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桂梅的读后感

窦桂梅的读后感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读后感
名师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掩卷思索:这本书给我什么启发呢?三个关键词:读书、实践、思考。

一、读书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就要有专业自信。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信?窦老师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

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的人。

拥有实践经验的教育者,倘若不通过读书,获得洞察人性的智慧,观点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爱读书的人,不管怎样,都愿意在忙碌中,找到书这位朋友,并与之对话的。

对话中,慢慢地,回到自己,关照自我,关乎内心。

这样,你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人家的文字上,而是进一步,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和作者,甚至文字中的人及现象一起产生共鸣。

”这是书中窦老师谈读书的一段话。

读书是一件极其需要坚韧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方式,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做到的人着实不多。

二、实践
做一名有专业自信的教师,需要有专业技能。

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践。

教师既然作为专门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

因为真正了解你那“一亩三分地”的还是你自己。

就像自己生了小宝宝,能很自然的谈母爱一样,那些没有宝宝的,没有体验,只有间接经验的,也许就会空谈和泛化。

所以,只有教师自己能对自我专业发展说了算。

如何提升教师课堂的专业技能?我认为这需要研究教学。

课堂功夫,并不是读书功夫,这就好比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回事一样。

因此,做教师,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把自己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

窦老师的“抓课眼”值得我学习。

在《圆明园的毁灭》中紧紧抓住“毁灭”进行如下建构—窦老师一贯倡导和践行“主题教学”,其鲜明特色是“超越文本”。

当然这样的超越是建立在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的基础上。

“立足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立
足文本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一是突破“文本”的限制,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二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增加积累。

三、思考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还要有专业自我。

这就需要思考。

窦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我想起了去
年山东之行亲身感受的杜朗口反思文化。

在杜郎口中学教学楼走廊上密密地摆放着一块块白板,老师每天要把自己的收获、成功的做法,需要整改的问题及措施书写在白板上,教师的思考氛围很浓厚。

而且每一位老师都写得很真诚,不加保留。

窦老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语文的浓浓气息,从她的书里感我受到了教育的真谛,做一个教师就应该有专业自信,专业技能,专业自我。

我会努力着,让自己更充实一些,更精彩一些!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老师学习心得认识窦桂梅老师,源于一节录像课,不管是课堂还是文章,她的才华、智慧、性情和理想都让我折服。

再次捧起她的专著《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多了一份喜悦,更多了一份期待。

这是一本关于窦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专业探问、课堂拣金、课例反思等八个章节全方位阐述了她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本书有独到的见解。

这本书就像一缕春风,吹醒我面对十几年语文教学那快要“锈透”掉的大脑,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章“专业探问”开篇,窦老师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教师的专业如何真正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即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

她认为尊严是教师专业的华彩乐章。

窦老师认为教师要拥有专业尊严:一是要拥有专业自信,二是要拥有专业技能,三是要成就专业自我。

谈到“专业自信”,窦老师认为教师专业与一般职业相比,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有的、具有公共情怀的服务,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专业底气,是能否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

所以她认为老师要提高专业自信,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要通过读书、上网、写随笔等渠道让自己真正地走向“专业化”。

怎样才能走向“专业化”?博览群书应该是拥有专业自信的一条捷径。

窦老师在书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最好途径是“内升型”,需要教师自觉、自主的学习力。

以及个人积极向上的执着力等。

比如坚持读书、写随笔,更重要的是要回到实践中积累和反思,捕捉到有利于教学的现象,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而从这些经验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想想我,教了将近二十年的语文,读的书能有几本,可写了多少随笔,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又有多少?不仅如此,往往以没有时间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真是惭愧!虽然也能上几节县、校级公开课,那也借鉴的多,自己思考的少,如何能有自信,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谈到“专业技能”。

窦老师认为教师既然作为专门的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

如何树立教师课堂的专业技能?一句话,研究教学,除此之外别无他路,课堂功夫并不是读书功夫,这就好比“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回事一样。

因此,只要做教师,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把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教育智慧。

教师之间的智慧有差异,关键是要自省,要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问题所在,能发现自己教学智慧缺陷所在。

我深有同感,虽然懒,但我也读了一些书,教育类的书让我反思并结合实际改正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正如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确实离不开书籍。

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自省,我们提升自身的素质,让课堂具有独特的风格……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读后感
名师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掩卷思索:这本书给我什么启发呢?三个关键词:读书、实践、思考。

一、读书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就要有专业自信。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信?窦老师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

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的人。

拥有实践经验的教育者,倘若不通过读书,获得洞察人性的智慧,观点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爱读书的人,不管怎样,都愿意在忙碌中,找到书这位朋友,并与之对话的。

对话中,慢慢地,回到自己,关照自我,关乎内心。

这样,你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人家的文字上,而是进一步,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和作者,甚至文字中的人及现象一起产生共鸣。

”这是书中窦老师谈读书的一段话。

读书是一件极其需要坚韧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方式,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做到的人着实不多。

二、实践
做一名有专业自信的教师,需要有专业技能。

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实践。

教师既然作为专门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

因为真正了解你那“一亩三分地”的还是你自己。

就像自己生了小宝宝,能很自然的谈母爱一样,那些没有宝宝的,没有体验,只有间接经验的,也许就会空谈和泛化。

所以,只有教师自己能对自我专业发展说了算。

如何提升教师课堂的专业技能?我认为这需要研究教学。

课堂功夫,并不是读书功夫,这就好比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两回事一样。

因此,做教师,任何时候,都要学会把自己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

窦老师的“抓课眼”值得我学习。

在《圆明园的毁灭》中紧紧抓住“毁灭”进行如下建构—窦老师一贯倡导和践行“主题教学”,其鲜明特色是“超越文本”。

当然这样的超越是建立在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的基础上。

“立足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立足文本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一是突破“文本”的限制,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二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增加积累。

三、思考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还要有专业自我。

这就需要思考。

窦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

”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我想起了去年山东之行亲身感受的杜朗口反思文化。

在杜郎口中学教学楼走廊上密密地摆放着一块块白板,老师每天要把自己的收获、成功的做法,需要整改的问题及措施书写在白板上,教师的思考氛围很浓厚。

而且每一位老师都写得很真诚,不加保留。

窦老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语文的浓浓气息,从她的书里感我受到了教育的真谛,做一个教师就应该有专业自信,专业技能,专业自我。

我会努力着,让自己更充实一些,更精彩一些!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