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饰灯具技术标准

装饰灯具技术标准

艺术灯具主要技术要求1.本文件为灯具采购询价而制定的技术规范要求,作为选型实施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2.环境条件2.1 安装地点:室内2.2空气温度:夏季最高温度(干球)40.6 C、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干球)28.7 °C冬季最低温度(干球)19.1 C、最冷月份平均温度(干球)22.2 C最热月份平均相对湿度85%最冷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5%抗震烈度等级:8 度3、主要技术要求:3.1 质量标准(材质及生产工艺要求应答)3.1.1设备技术要求GB7000.1-2002 《灯具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0-1999 《可移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1-1999 《固定式通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GB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 、T9467-1998 《室内灯具光度测试》等相关标准规定;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有新标准按新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及规范,有新标准按新标准执行;其他相关标准。

3.1.2装饰灯具光源要求GB/T5702-2003 《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GB/T7922-2003 《照明光源颜色的测量方法》等相关标准的规定灯具满足以下电气要求:工作电压为200v+10% 频率为50HZ3.1.3材质及生产工艺要求1)五金灯具满足按照设计选定材料要求进行加工,其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及抗疲劳强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选用国产优质品牌铜板,其厚度不小于2mm ,受力管壁厚度不小于0.5mm ,所有外露五金均为铸铜件。

产品应符合国家和灯饰行业的有关标准规定。

五金制图、开料/划线、定圆、打点、钻孔、焊接工艺执行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10854-89 )标准;五金灯架严格经过 5 次表面砂磨处理, 3 次轮磨抛光;表面采用全覆盖电镀铬工艺,光泽崭亮,光滑无麻点;灯具主体材料厚度须达到3〜5mm,应一次成型,焊缝须平整光滑,平整误差应不大于士1mm。

着色探伤检验符合焊接国际GB/T3323-198911 标准要求。

建议选用上海宝钢或同档次及更高档次品牌钢材;灯具各外饰组件冲击实验为Nm0.5 ;受力部件选用优质钢材,要求力矩实验螺钉d=3.9mm,1.2Nm ;固定支架要求模具冲压成型,确保精准、牢固。

2)电气线缆、灯座灯具满足防触电保护等级 1 级产品应符合国家和灯饰行业的有关标准规定;选配经国家3C认证,国际CE认证的灯头,灯头选用陶瓷一体化、耐温电木材质,E27 250V 4A,要求力矩Nm2.0 ;电线、导线线材类采用耐温不低于105 C,线径在0.5mm以上的通过国家3C认证可使用于灯具的产品;接线端子应采用绝缘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插头应选用250V 6A ;2内部导线选用耐高温阻燃导线(227 IEC 06RV )300/500V0.5MM 2?,电源线(277 IEC 52RV )300/500V所采用的玻璃材料厚度须平整均匀、无气泡、表面无划伤。

切割不允许有缺口、裂纹,崩裂痕迹不可过大过多。

边缘可分为自然切割边、磨边、抛光边三种。

表面处理一般有喷砂(或局部喷砂)、浸酸等加工方式。

可按需要做强化处理,要求强度为小片玻璃在1米左右自由落下实地不破裂,且在破裂时碎片成晶体状,边缘较钝,不会割伤人体。

23X0.75mm 2?,建议选用上海电线五厂或同档次及更高档次品牌;灯座要求移动灯座15°〜25°不倾倒,平衡性良好;相关电气接线配件均通过防火要求和样关测试。

3)玻璃类(灯罩、遮光部分)装饰灯罩的材料满足选用阻燃材料,其颜色、形状、尺寸、材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仿云石灯罩厚度不小于10mm 要求透光性强,暗纹逼真,所有布艺及皮质灯罩厚度不小于0.5mm. 所有易燃材料均为防火处理。

产品应符合国家和灯饰行业的有关标准规定;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布艺材料,经加工后成品遮光部分(灯罩);按指定要求(颜色、布艺类型等)选配和加工。

灯罩丝织物表面洁净,选用丝质弹力布,防火等级达到B1 ,垂真不歪斜,灯罩牢固有质感表面应平整、顺直、接缝吻合;4)电镀生产工艺灯具电镀层满足厚度不小于30微米,电镀材料采用优质进口材料、电镀层、外涂进口全封闭透明漆。

灯体表面饰面应采用镜面镀铬,表面采用英国EC-2090电泳漆保护(依据GB/T1188-2000执行检验及实验);镀铬基本工序要求:磨光-抛光-上挂-脱脂除油-水洗-电解抛光或化学抛光-酸洗活化-预镀-电镀T水洗T后处理T水洗T乾燥T下挂T检验包装;电镀后应对镀层进行各种后处理以增强镀层的各种性能,如耐蚀性,抗变色能力,可焊性等。

具体分为:脱水处理(水中添加脱水剂,如镀亮镍后处理),钝化处理(提高镀层耐蚀性,如镀锌),防变色处理(水中添加防变色药剂,如镀银、镀锡、镀仿金等),提高可焊接处理(如镀锡)。

在灯具机械构造性能检测试验中,主要内容包括:灯具型式试验、机械强度试验、防腐蚀性试验、防尘试验、防潮试验、耐久性试验和热试验等。

在灯具电器性能检测试验中,主要内容包括:电源联接合其他外部线路试验、接地规定、防触电保护试验、绝缘电阻试验、介电强度试验、泄漏电流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试验等。

光学性能检测试验中,主要是对灯具的配光和效率进行检验。

以下列举几种主要试验的试验准备、试验程序和试验设备:(1)机械强度试验。

试验设备为冲击试验器和无接头试验指。

试验时,对灯具在可能的最薄弱处冲击三次,特别是包围着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套处,实验后,样品应物损坏。

试验记录表格如下:(2)防腐蚀性试验。

对防滴、防淋、防溅、水密和加压水密灯具的铝质部件或铝合金部件应做防腐蚀试验。

将灯具样品表面仔细清洗,用丙酮去掉杂质油漆,在用汽油或类似的物质去除油脂和手印,样品在试验箱内放置24小时,箱底有一层pH值为10〜11的氯化铵溶液溶解在0.75L蒸馏水中,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

经过如此处理后,样品用流水冲洗,防置24小时后,用手指尖轻压样品,不应现实有肉眼可见的裂痕。

(3 )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试验。

根据灯具的分类和标注在灯具上的IP数字的不同,灯具防护试验的方法也不一样。

这里简单介绍本次比选过程中使用的IP65型灯具的检验方法。

防尘灯具(IP5X / IP6X )应在防尘试验箱内进行防尘试验,箱内空气流使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每立方米空间内应含滑石粉2kg。

所用的滑石粉经筛网标称线径50卩m的筛子筛过,粉的粒径最小为1“,其中至少有50% (质量)的粒径小于5卩m。

其试验程序如下:A.灯具挂在粉尘箱外面,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直至达到工作温度;B.将正在工作的灯具以最小的扰动放到粉尘箱内,关上箱门;C.启动风机,使粉尘箱内的滑石粉悬浮;D.1分钟后关闭灯具电源,在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下冷却3小时;E.试验后,防尘灯具内、密封防尘灯具外壳无滑石粉沉淀的为合格。

防喷灯具(IPX5 ),关掉灯具电源开关,用专用喷嘴的皮带管从各个方向喷水15分钟。

样品喷嘴应距样品3米。

喷嘴处水压约为30kPa。

试验后,灯具内无积水判定为合格。

(4 )耐热、耐火试验。

A.耐热试验。

防触电用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和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制部件都应有足够的耐热性能(对于陶瓷件和导线的绝缘层无须本试验)。

试验在加热箱内进行,箱内的温度比热试验(正常工作)中测得的相关部件的工作温度高(25 ±5 )C。

带电部件固定就位的部件试验最低温度为125 C,其他部件的最低温度为75 C。

被测部件的表面应水平放置,用直径5mm的钢球以20N 压迫该面。

若此面在受试时弯曲,则应在球压部位下加以支撑。

1小时后将球从试件上取下。

试件在冷水中浸10秒使其冷却,测量压痕的直径,不得超过2mm。

B.耐燃烧,防明火试验。

固定带电部件久违的绝缘材料以及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的外部部件应耐燃少和防明火。

固定带电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部件经受的试验为:受试部件经受针焰试验,试验火焰施加于样品可能岀现最高温度的部位10秒,在试验火焰移开后,自然燃烧时间应不超过30秒,由样品中落下的任何燃烧物不应引燃下面的部件或水平铺置在样品下(200±5)mm处的薄纸。

不固定带电部件就位,但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制的部件经受的试验为:部件应经受灼热丝试验。

样品的任何火焰或燃烧应在移开灼热丝后30秒内熄灭。

燃烧物或熔化物落下不应使水平铺置在样品下(200±5)mm处的单层薄纸燃烧。

(5)电气性能鉴定试验。

A.接地试验。

将从空载电压岀超过12V产生的至少为10A的电流分别接在接地电子(或接地触点)与格可触及金属件之间,测量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的电压降,并由电流和电压降算岀电阻,该电阻不超过0.5欧姆为合格。

B.绝缘电阻试验。

灯具在经过潮湿试验后,在潮湿箱或在达到规定温度的室内进行,所有开关都应置于接通的位置,断开并联的旁路电容器、带电部件与灯具壳体之间的电容器、连接在带电部件之间的镇流器或变压器,绝缘电阻应在施加约500V的直流电流,一分钟后测定。

有关部件之间点绝缘电阻值不应低相应标准规定的位合格C.介电强度试验。

灯具不装光源,在100%额定电压下工作24小时后,将基本为正弦波的、频率为50Hz的施加于相关绝缘体两端,时间为1分钟,试验用的高压变压器,在输岀电压调到相应的试验电压后,输岀端短路时,其输岀电流至少应为200mA。

在试验中,不应发生火化与击穿现象。

D.耐电痕试验。

将被试验部件的一个平的面水平放置,将两个铂电极放在样品面上,每个电极施于样品面上的力约为1N。

电极与50Hz、175V的正弦波的电源连接电极短路时,线路的总阻抗可由可变电阻调节,电流为(1.0±0.1 )A,Cos© =0.9〜1,线路中接入一个延时至少0.5秒的过电流继电器,在电极之间滴入电阻率为400Q cm浓度约为0.1%的氯化铵蒸馏水溶液使样品面潮湿,滴下的液滴体积为20〜25mm 3,跌落高度为30〜40mm,每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秒,在滴完50滴时电极之间不岀现闪烙或击穿的判定为合格。

E.确定导电部件是否会引起触电的试验。

测量被测件与地线之间的电流,测量线路的无感电阻为(2000± 50)Q,若测得的交流电流峰值不大于0.7mA或直流电流不大于0.2mA,则该部件不带电,判定为合格。

测量被测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电压,测量线路的无感电阻为5000Q,若测得的电压峰值不大于34V,则该部件不带电,判定为合格。

F.泄漏电流的测量。

灯具在环境温度为(25 ±5)C,专用测试电路供电,额定电源电压和频率下试验,试验电路采用隔离变压器,其与测量仪表连接的中性”线应可靠接地,此时灯泡的功率在额定值的±5%之内的判定为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