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社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呈现越来越方便、多样化的形势,从古代的邮包、信件,到近代的电报、固定电话,再到现在的移动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MSN)、微博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沟通的工具改变,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将改变。
进一步,宽带互联网时代下的沟通工具也将不再完全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沟通方式将大放光彩,移动互联网将会为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经济的社交沟通工具。
这将引领了新一轮沟通和信息技术革命。
一、移动互联网(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
(二)移动互联网的现状三月份,数据分析公司Chitika发表报告称,2012年二月份最后一周,移动互联网全部流量在全部互联网流量中的比例平均为10.55%,与2011年7月份相比增长了34.44%。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持续,快速普及。
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其中,移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在整体移动互联网中占30.5%。
成为继移动增值服务外的第二大子行业。
移动互联网各种新领域不断涌现,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和投资人加入。
浏览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IM等领域竞争异常激烈。
(三)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便携性:移动设备一般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携带于用户的身上,而且具有小巧轻便的特性。
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相对于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方便性,通讯和资讯的业务服务远比PC设备方便。
便利性,移动互联网的联网方式是一张立体的网络,众多网络信号构成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互联网具有随时随地接入Internet的特点。
即时性,在移动互联网便利性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和发送互联网的各类信息,因此非常适合于新闻资讯、通讯、邮件和在线服务等业务。
隐私性:移动互联网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通讯用户上网是不需要将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给他人知道或者是共享。
(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原因1、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
31%的美国人主要或者只使用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
17%的手机用户主要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
2、无线接入技术的持续改进3G移动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LTE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城市的Wi-Fi 快速覆盖。
我国三种制式:CDMA2000、WCDMA、TD-SCDMA的3G网络完成了全国的网络覆盖,并且不断地进行优化。
并且在快带接入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快速推进Wi-Fi的覆盖范围,在一年里,Wi-Fi热点从不到30万迅速增长到100万。
根据十二五宽带战略规划,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要建设750万热点。
3、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种类不断拓展,到2011年底,移动应用种类包括移动电商、移动广告、移动搜索、移动定位、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移动办公、移动商店、移动阅读、移动音乐、移动游戏等。
移动应用领域的细分,将使得移动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移动应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苹果和安卓的移动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在2011年突破100万。
而且每天都有开发者发布新的应用。
移动应用数量的剧增致使,质量优秀的移动应用才能受到大部分用户的认同。
4、智能终端的快速增长根据贝叶思咨询智能手机研究报告与相关统计数据。
2011年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达6700万左右,预计2012年有望达1亿部。
平板电脑的市场在经历同样的快速增长。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最主要终端,在未来相关硬件的不断发展情况下,这两种接入终端将越来越好地支撑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Viget网站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关于移动终端的现状和预测::1)当下每天出售的iPhone数量已超过全球新生婴儿的数量;2)预计今年年底,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数量将超过地球总人数;3)每天有130万Android设备激活并且速度与日俱增;4)目前已有4.8亿Android用户;5)31%的美国成年手机用户把手机作为他们接入互联网的主力设备;6)美国超过半数的互联网连接来自移动设备;7)17%的手机用户主要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去年有60亿移动设备,相当于87%的地球人口;8)今天已经有超过60亿移动互联网连接,2016年将达100亿,全球将有26倍流量增长;5、政府政策的扶持近年来,国家对移动互谅这一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一直给予了高度支持。
由《互联网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得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重点扶持。
国家各级政府一方面加大力度支持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来规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都将是我国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移动互联带来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用户的上网方式,出现了移动终端和PC终端两大连网方式并存的局势。
移动终端市场的不断增加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接入技术的完善和网络信号的大区域覆盖,互联网的特性和优势逐渐彰显并被放大,人们不再满足于PC终端的上网方式和系统的应用。
更多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携性、便利性和即时性的特点随时随地的享受移动终端带来的全新体验,资讯、沟通和娱乐随心所欲,而不仅仅局限于电脑桌上。
此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效率,扩大了交易的范围,降低了成本,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机会和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初期的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和通讯,到网络游戏和娱乐,再来到了电子商务和社会网络的时代。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初期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长,正在被网络游戏、娱乐,网络视频等低价值型消费所吞噬。
由此带来的消费增长,在制约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带来的社会价值。
二、网络社区(一)网络社区的定义网络社区就是社区网络化、信息化,是一个以成熟社区为内容的大型规模性局域网,涉及到金融经贸、大型会展、高档办公、企业管理、文体娱乐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需求,同时与所在地的信息平台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全面的合作。
网络社区也可以成为CLUB,就是在网上提供现实社区所需要的各种交流手段,包括的功能主要有公告栏、群组讨论、社区通讯、社区成员列表、在线聊天、找工作等。
(二)网络社区的分类和现状1、根据社区内容涉及的范围划分网络社区划分为综合性网络社区和专业性网络社区。
综合性网络社区谈论的主题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不同的网络社区。
例如天涯网络社区和百度贴吧就属于综合性网络社区,分为很多板块,内容覆盖了生活、情感、文学、计算机、音乐、股票等方面。
专业性网络社区是指谈论的主题只涉及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网络社区。
例如瑞星卡卡社区只涉及病毒方面的话题,中国汽车网只涉及汽车方面的话题。
2、按网络社区的独立性划分按网络社区是否非独立存在,可以将网络社区划分为独立网络社区和附属网络社区。
独立网络社区是指一个不依附其他网站的拥有独立域名的能为社区成员提供综合性或专业性社区服务的网站。
例如天涯社区就是一个为社区成员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的综合性独立网络社区,则是一个为成员提供IT技术服务的专业性独立网络社区。
附属网络社区就是一个衣服较大网站的没有独立域名的能为社区成员提供综合性或专业性服务的网络社区。
例如网易社区、百度贴吧、阿里巴巴网上商人社区等。
3、根据沟通交流的实时性划分根据沟通交流的实时性,可以将网络社区划分为即时性社区和非即时性社区。
即实行网络社区是指社区成员发出的信息能够立即得到反馈的网络社区,如QQ群和聊天室等方式,他们一般都支持现实成员的在线信息、即时传送信息、即时交流、即时发送文件和传送语音网址等。
非即时性网络社区则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讨论不要求立即得到回复或不用回复的网络社区,如BBS、博客等。
4、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网络社区划分为论坛、博客、即时通信等。
(三)网络社区的特点1、社区空间的跨地域性这是网络社区最重要的特征,现实社区通常强调地域环境的影响,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
网络社区则不然,它的存在是虚拟的、无形的,跨越了地理上的限制。
网络社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影响社区的构成,影响社区构成因素主要还是人群、人对社区的感情、对社区成员的认同。
网络社区空间的跨地域组织形态,使其成员可以散布于各地,一个人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网络社区里。
这不仅导致了现代社会人类互动范围的扩大、社会互动速度加快,而且也导致人们面对面互动方式的改变。
2、社区人际互动的匿名性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是网络交往具有不必见面的特点变成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简介交往,这就使网民可以将自己的身份随意进行修饰,使得网络社区的人际交往具有很强的匿名性。
这也给人们一个虚拟的角色替代自己,并不存在真实世界中的身体属性、阶级属性和地域属性造成的沟壑,以其强大的灵活性创造出一个连续的世界,在网络社区中去穷尽地展示自己。
3、社区的自组织性现实社区由行政、企事业和社团共同管理,而网络社区中不存在专门的行政机构,人们之所以能早网络社区中交往,是基于相同或相近的爱好,以及互补的利益需求,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行政机构规划和安排,而是由其成员自发组织的结果。
一个网络社区想要存在,不仅需要网络管理员提供技术保障,更需要社区成员的投入和完善。
设计社区的主题,充实社区的内容,共同制定社区的规则并遵守规则都需要社区成员共同自己组织完成。
4、社区的开放性开放性可以说是一个网络社区存在的基础,网络社区依托网络技术可以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国界或地界的形式,人们既不受自然的物理时空限制,也不再受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肤色等的局限,它没有中心,没有等级,没有严密的管理机构和繁杂的规章制度,凡具有某一或某些需要的人都可通过简单的识别程序获得该网络社区的身份。
这使网络社区具有比现实社区更强的开放性。
它体现在网络社区成员来源的广泛,信息来源的广泛,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的广泛。
5、社区成员流动的频繁性网络社区具有多种功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兴趣差异在不同的社区内流动,而且社区成员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果对某一社区环境不满或社区内某一成员的言论不和,成员可以马上离开,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