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施工手册资料

工程施工手册资料

XXXX工程施工手册(讨论稿)一、工作内容D区:D1~D7号楼(共计39597平方米,其中D1:10777平方米、D2~6:17823平方米、D7:10997平方米)的土建施工、水电安装施工、消防工程、电梯工程、门窗工程、精装修工程。

二、质量目标1.单位工程的目标: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2.渗水率的控制:单幢按套计算,每幢≯3%;3.裂缝控制要求:1)、混凝土裂缝:采用合理的配合比、先进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方法和表面处理方法等、必要构造措施、及时养护,杜绝产生地下室底板裂缝、墙梁板裂缝、混凝土地面裂缝、楼板裂缝、屋面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裂缝。

2)、抹灰裂缝:加强基层清理及填充墙与柱的连接、提高填充墙的砌筑质量、对填充墙顶部与框架梁交接处用水泥砂浆分层嵌填密实、在填充墙与梁或柱连接部位钉挂金属网,保证抹灰裂缝符合分项验收要求。

4.层高控制要求:每层层高及净高偏差≯8㎜,单幢全高≯30㎜。

5.观感控制要求:按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中规定的项目全面控制,要求观感质量经“五方”验收评定为“好”。

三、总包方与分包方的责任义务1、总包方责任义务总包单位将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承担总包责任,如总承包单位将项目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管理。

1)质量责任和义务①、承包方应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并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②、应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承包单位应当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者采购的设备质量负责;③、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④、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⑤、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⑥、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⑦、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应当负责返修;⑧、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安全责任义务①、接受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于建筑安全生产所实施的行业监督管理,并依法接受国家安全监察。

②、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控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③、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④、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检查次数直属公司每月不少于一次,项目部每半月不少于一次,班组每周不少于一次。

⑤、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指标,安全达标及安全措施。

⑥、必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以责任形式把总的安全管理目标按照各职责逐级分解。

制定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规定,责任到人,每月考核记录在册。

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必须根据工程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编写安全技术措施。

对专业较强的项目,如打桩、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支拆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临时用电、塔吊等均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⑧、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安全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双方履行签字。

⑨、建立现场职工安全教育卡,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

3)文明施工责任和义务①、认真贯彻省市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地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②、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堆放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时,不得占用道路及安全设施。

③、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标牌。

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规范和操作规程。

④、机械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机械操作人员须按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操作。

⑤、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良好,做到场容场貌整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

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规范管理,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方案。

⑦、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及时清除隐患,保证安全有效。

⑧、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应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⑨、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和必要的防盗措施,四周设置围墙,主要出入口处应设立门卫等。

⑩、建立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在易发生火灾的仓库,木工棚等处应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配置相应灭火器等。

2、分包方责任和义务分包方应当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承担合同约定责任。

1)质量责任义务①、不得将分包项目转包和违法分包他人。

②、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方负责。

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③、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应进行检验,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④、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⑤、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应当承当返修责任。

⑥、做好成品保护,包括不损坏污染总承包或其他分包项目的成品等。

2)安全责任义务①、接受总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签订安全责任书,每周应进行安全生产自查一次。

②、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维护总承包方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禁止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另作他用。

③、承担安全事故等风险责任和经济责任。

3)文明施工责任和义务①、配合总承包方做好分包范围的各项文明施工工作。

包括统一着装,设置临时设施等配合工作。

②、配合做好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工作,并做到工完场清。

多余材料及时清运或堆放等。

③、加强职工膳食和宿舍卫生管理工作。

承担各级检查提出整改或经济处罚的责任,并应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3、总分包衔接程序分包方应在施工前与总承包方办理工序交接记录手续。

内容包括部位、接收班组检查意见等,并做好交接负责人签字和时间。

具体程序按下图执行:四、管理办法1.施工单位分项负责人检查签字;2.监理单位分项负责人检查签字;3.回顾讨论修改的工作步骤:这是保证质量持续改进的必须途径,要求各参建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本项目中逐步提升质量品质,同时为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轴线的控制办法根据结构形式确定“十字”控制轴,通过角度及尺寸的校核来控制轴线。

每层投测采取天顶法垂直测量,将底层上的控制点投测到上部各楼层上,作每层垂直和平面的基准点,也作测角和量距的复核点。

审查、复核主轴线时,应有针对性采取下列措施:1)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关系是否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检查设计总平面图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制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

2)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检查核实设计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位置的关系,及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可采用延长直线性、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中心桩),测设时,应检查复核房屋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2000)。

在多层楼房施工中,控制桩也是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要求施工项目布设的控制桩钉在槽外2~4m的地方。

如系多层建筑物,为了便于向上引点,可设在较远的地方,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到建筑物上。

建筑施工测量中,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

对于基槽挖土,检查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标高误差控制±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

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定出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水准点进行复核。

对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测量中,由于地面施工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高层施工部分场地较小,测量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干扰,因此,在审查、复核时应着重注意施工测量的方法是否有针对性及符合规范要求和所用的仪器是否适用、匹配。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网布设于地坪层(底层),其形式一般为一个矩形或若干个矩形,且布设于建筑物内部,以便逐层向上投影,控制各层的细部(墙、柱、电梯井筒、楼梯等)的施工放样。

平面控制点一般为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块小铁板,上面划十字线,交点上冲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

在审查、复核时应先检查平面控制点点位的选择是否与建筑物的结构相适应,具体要点: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控制点向上层作垂直投影时,要在各层楼板上设置垂准孔,因此,通过控制点的铅垂方向应避开横粱和楼板中的主钢筋。

然后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并测设,精度控制: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测设的误差不应大于±10”。

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注意控制点在结构和外墙(包括幕墙)施工期间妥善保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

待建筑物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墙上或柱上从水准点测设“一米标高线”(标高为十1.000m)或“半米标高线”(标高为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

应首先检查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是否符合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还是高程传递,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一定要求,应予以控制:垂准仪可以用于各种层次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如用经纬仪(加装直角目镜)作控制点的垂直投影,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

高程传递一般可采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超高层建筑应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

各种仪器使用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

高层建筑结构细部(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并筒、粱、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测设很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平面结构,应重点进行控制: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方案(是否经过计算),再检查其实施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