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

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

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1、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条:(1)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

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

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

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可再用于洗涤。

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

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这样既可减少生产成本,又可降低废水浓度。

第四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第一在制定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规划时都要考虑水体污染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

第二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第三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

第四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

最后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第一设立国家级、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

第二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2、水污染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水误病)、镉中毒(骨痛病)、砷中毒、铬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

这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

(2)致癌作用。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a)氏和其他多环芳烃等污染水体后,可在水中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内蓄积。

长期饮用这类水质或食用这类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

(3)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生活污水以及制革、屠宰、医院等废水污染水体,常可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传染性肝炎和血吸虫病等。

(4)间接影响。

水受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发生异臭、异味、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抑制水体天然自净能力,影响水的利用与卫生状况。

3、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

常见的污染途径如下:(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2)城市生活污水;(3)农业上污水灌溉、喷洒农药、施用化肥,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4)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经水溶解而流入主体;(5)工业生产排放的烟尘废水,经直接降落或被雨水淋洗而流入水体,(6)降雨和雨后的地表径流携带大气、土壤和城市地表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海水倒灌或渗透;污染沿海地区地下水源或水体;(8)天然的污染源影响水体本底含量,例如,黄河中游河段有严重的砷污染.其原因是黄河含沙量的90%来自黄土高原.而且高原黄土中砷的本底很高,故造成该河段水体有严重砷污染。

4、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是什么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主要有:(1)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清洁水是无臭的,受到污染后才产生臭味。

(2)水温,是水体一项物理指标。

水体水温升高.表明受到新污染源的污染。

(3)浑浊度.地面水浑浊主要是泥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物质造成的。

浑浊度升高表明水体受到胶体物质污染。

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

(4)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值为7表示水为中性,大于7的水呈碱性,小于7的水呈酸性。

清洁天然水的pH值为6.5—8.5,PH值异常,表示水体受到酸碱性的污染。

(5)电导率,是测定水中盐类含量的一个相对指标。

溶解在水中的各种盐类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具有导电性,所以导电率的大小反映出水中可溶性盐类含量的多少。

(6)溶解性固体.主要是溶于水中的盐类,也包括溶于水中的有机物、能穿透过滤器的胶体和微生物,因此溶解性固体的大小反映上述物质溶于水中的多少。

(7)悬浮性固体,包括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细微物质。

悬浮物的直径一般在2mm以下。

它是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来源,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8)总氮,是水中台有机氯、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氯的总量,简称总氮,主要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9)总有机碳(TC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总量,折合成碳计算。

总有机碳含量是反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10)溶解氧(DO),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

溶解氧含量较高,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强;反之表示水体中污染物不易被氧化分解,此时厌氧性菌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质变臭。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氧。

因此生化需氧量的大小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12)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需氧污染物质时所消耗的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COD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13)细菌总数,反映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

细菌总数增多表示水体的污染状况恶化。

(14)大肠菌群,是表示水体受人畜粪便污染的程度。

大肠菌群越高,水体污染越重。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指数每升水不得大于3个。

化验在污水处理中的指导作用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水质分析工作极为重要,它对污水处理过程起着指示与指导作用。

正确的水质分析结果可反映出污水厂原生污水的进水浓度,经处理后的出水浓度,从而可知污水处理的效果。

这是运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同时分析数据可反映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运转状态以及各种特异变化情况。

诸如进水中异常工业废水的进入、污水处理过程不正常运转状态的出现等等。

因此定时定点的水质分析工作是检验污水处理成果和调整、控制污水处理运转状态必须进行的工作。

常规的化验项目有:反映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水温、颜色、气味、SS反映污水化学性质的指标: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NH4-N(氨氮)、NO3-N(硝酸盐氮)、TKN(凯氏氮)、TN(总氮)、TP(总磷)、PH、浊度卫生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反映污泥特性的指标:SV、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挥发性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含固率、镜检等(1)PH值表示污水的酸碱程度,它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其范围为0~14。

污水中PH值大小对管道、水泵、闸阀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可表明有工业废水的进入。

过低会腐蚀管道、泵体还可能产生危害。

例如污水中的硫化物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H2S气体。

高浓度时使操作工人头痛、流涕、窒息甚至死亡。

为此,发现PH降低必须加强监测,寻找污染源,采取对策。

(2)BOD(生化需氧量)BOD可反映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污水中所含有机物越多,则消耗氧量亦越多,BOD 数值也越高。

反之亦然。

因此它是污水水质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3)COD(化学需氧量)测定BOD的用处很大,但需时较长,不能及时出数据。

COD反映污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所需氧量,它的数据值接近于全部有机物的需氧量。

且COD测定时间短,一般COD>BOD,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种类变化较少,则COD与BOD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就可用当天的COD来预测BOD值。

同时,COD值也常被用来作为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参考数据。

(4)N、P参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的污水中吸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里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等。

待处理的污水中必须充分地含有这些物质。

磷是合成核蛋白、卵磷脂及其磷化合物的重要元素。

它在微生物的代谢和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按BOD:N:P=100:5:1考虑。

(5)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能够反映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活性污泥量,可用以控制、调节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还能通过它及时地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重要的运行参数,也是评定活性污泥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体现了沟内活性污泥的多少。

SV一般介于300~500,如过高,污泥絮凝沉降性能不好,太高时,有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

此时,要及时排泥。

(6)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又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

MLSS的高低应与污水中有机物的多少相适应。

在进水浓度高时,通常应提高MLSS,以提高曝气池中微生物量,去处理有机污染物质。

一般在曝气池内控制MLSS为2000~6000mg/l,不宜大于8000mg/l,因为MLSS过高,妨碍充氧。

用MLSS控制排泥:首先根据实际工艺状况确定一个合适的MLSS值,当实际运行的MLSS值高于设定值时,应通过排泥来降低MLSS值。

(7)污泥指数(SVI)SVI值能够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对生活污水及城市污水,此值以介于70—100之间为宜。

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过高,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并且已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

(8)镜检活性污泥法中,虽然主要参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是细菌,但活性污泥体系是由一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即: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判断生物处理工艺运行的好坏用细菌的数量、种类来分析最为理想,但是目前用细菌进行诊断尚无简易的方法,短时间内得不出分析结果,作为污水处理中经常性的观察项目难以推广。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是能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到的微型生物,它们的种类数量的变化可间接判断生物处理装置运行的优劣,微型生物种类的鉴定和计数比较简单,所以是污水厂日常运行中的重要管理和监测项目,可很好地配合工艺运行和管理。

5、怎样处理城市污水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等,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要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同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以及污水在利用过程中的净化作用.确定废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外排,均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分为三个级别,即一级处理(机械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高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采用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构筑物,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等。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一级沉淀池出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

典型设备是生物曝气池(或生物滤池)和二次沉淀池。

三级处理主要去除二级出水中营养物(氮和磷)及其他难降解物质。

主要方法有絮凝、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等物化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