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其污染及水
治防染及其污水
治及其防染水污
]
课标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1.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3.]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水污染概念、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为编写思路,围绕课标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标准编写主干知识,以活动、阅读等辅助栏目拓展水污染的有关知识,使整节教材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很好的达到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课表要求。
为了实现第二个课标要求——以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介绍了最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危害,并让学生联系家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分析。
关于水污染防治,教材从预防、治理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还设置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完成第三个课标。
[教学构思]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1.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
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2. 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1.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4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2.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3.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蒙古集宁一中地理学科教案
1.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2.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3.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高中地理学科湘教版《地理Ⅵ》第四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共3页,第页2 内蒙古集宁一中地理学科教案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
2.类型
3.成因
4.危害
二、水污染防治
高中地理学科湘教版《地理Ⅵ》第四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共3页,第页3 内蒙古集宁一中地理学科教案
1.原则
2.措施
高中地理学科湘教版《地理Ⅵ》第四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共3页,第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