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送审稿)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2011年5月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2)4 变电站设计 (3)4.1 站址选择 (3)4.2 电气一次部分 (4)4.3 电气二次部分 (6)4.4 土建部分 (10)5 输电线路设计 (14)5.1 电气部分 (14)5.2 结构部分 (21)6 施工要求 (22)6.1 一般要求 (22)6.2 场地环境保护 (22)6.3 大气环境保护 (23)6.4 噪声影响控制 (24)6.5 水污染控制 (24)6.6 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措施 (24)附录本指导意见用词说明 (26)前言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绿色电网的任务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简称cccgp,即3C绿色电网,下同)。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基建一体化管理推进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制定了《南方电网公司“3C绿色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技术标准的建立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将智能、绿色、节能等理念逐步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不断提高公司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
为规范开展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的建设,统一建设原则,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提出、归口、组织编写并解释。
本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指导意见主要起草人:徐达明、李品清、邓恩宏、陈兵、周健、廖毅、游复生、侯婷、刘宝英、简翔浩、蔡田田、施世鸿、李涛、谭可立、吴琛、徐中亚、王咏莉、池代波、汪晶毅、龚有军、林方新、刘万群、张帆。
1 范围本指导意见作为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原则。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交流110kV~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示范工程,其它类型的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意见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意见,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意见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意见。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97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6203-1996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24790-2009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7-2008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18870-2002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 20840.7-2007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 20840.8-2007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 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DL/T 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002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352-2006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90-200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47-2005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860 《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108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HJ/T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JGJ 75-200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J 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Q/CSG 10011-2005 《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CSG 11006-2009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国家环保总局令第十八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南方电网基建部《南方电网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11版)》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实施规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010年版)》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3 总则3.1 紧密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建设和运行需求,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将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等理念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促进3C绿色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3.2 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遵循智能、高效、可靠的原则,根据输变电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发展情况,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的一、二次设备,实现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对功能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的要求,支持电网完成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
3.3 在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方面,统筹考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因素,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及设备材料选型、积极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措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3.4 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和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原则,合理控制费用,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5 选择“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具体项目时,应明确示范工程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并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本指导意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当示范工程侧重在新技术、新设备方面进行智能化示范建设时,宜选择对设备运行检修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当示范工程侧重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方面进行绿色示范建设时,宜选择人口密集区或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地区的项目。
4 变电站设计4.1 站址选择4.1.1 变电站站址应避让以下区域:1)国家及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2)国家和地区规定的风景区和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3)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地、湿地、森林、自然生态保护区;4.1.2 站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合理使用土地,可合理选用废弃场地作为变电站站址,并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标准。
4.1.3 站址及进站道路新建段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宜少占用或不占用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4.1.4 变电站总体规划应结合工程条件按最终规模统筹规划,预留发展用地应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征地,分期建设。
4.1.5 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应满足当地规划要求,避免与相邻民居、企业及设施的相互干扰。
4.1.6 进站道路路径设计须结合地形综合考虑,宜利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尽量减少桥、涵及人工构筑物工程量;宜利用当地的社会交通运输资源,做到沿线厂矿企业共同应用,并兼顾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
4.2 电气一次部分4.2.1 电气主接线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在具备可靠性、灵活性、前瞻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以减少元件数量,力求做到经济合理,简单可靠。
4.2.2 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4.2.2.1 变电站应选用全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维护量小、占地少、环境友好的电气设备。
4.2.2.2 主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应根据现有规程规范确定所应满足的最低损耗限值,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损耗目标值。
宜选用三相变压器,在制造、运输等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选用单相变压器、分解运输式三相变压器或三相组合式电力变压器。
冷却方式宜采用自然油循环风冷或自冷。
4.2.2.3 站用变压器应选用11型及以上低损耗、节能型产品。
户内布置的站用变压器应采用带金属箱体的干式变压器,以节省占地面积。
4.2.2.4 并联电抗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应根据现有规程规范确定所应满足的最低损耗限值,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损耗目标值。
4.2.2.5 主变压器应选用低噪声环保型产品,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噪声目标值。
宜在变压器安装地点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吸声措施,使噪声在传播中衰减。
4.2.2.6 高压并联电抗器应选用低噪声环保型产品,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噪声目标值。
4.2.2.7 10kV并联电抗器户内布置时,应带有效的减震装置,并联电抗器基础宜独立设置,不与建筑物结构相连,以减少震动和噪声的影响。
4.2.2.8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选择宜根据电网条件与电容器参数经相关计算分析确定。
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取0.1%~1%;用于抑制谐波,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取4.5%~5%,当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采用4.5%~5%与12%两种电抗率混装。
4.2.2.9 500kV开关站宜选用带抽能线圈的并联铁芯电抗器,除补偿线路的容性无功外,还可作为开关站的站用电源。
4.2.2.10 主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开关设备及氧化锌避雷器等主要电气一次设备应根据现有监测技术的成熟度,考虑实际运维需求,基于安全、可靠、有效、经济的原则,酌情实施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4.2.2.11 电力变压器、500kV并联电抗器的冷却器宜采用PLC智能控制方式,根据负荷大小、油温高低进行最优化判断,自动投入或退出冷却器运行,节能降耗,提高寿命。
4.2.2.12 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外,较长导体的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2.2.13对SF6的采购、使用、回收宜全过程监控,提高SF6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水平。
4.2.3 配电装置布置型式4.2.3.1 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前提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布置应紧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