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2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等活动,在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尺、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量一量,想一想,填一填。

2.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周长)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书签的图片。

同学们能画出每张书签的边线吗?
同学们,沿着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打开教材39页,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求周长就要先测量出各边的长度。

3.教材第39页“试一试”。

出示树叶。

一只小蚂蚁想围着这片树叶爬一圈,你知道它应该怎样爬吗?请你在叶子上画出来。

你知道自己画的这条线的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测量的?要注意什么?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2)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3)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与练习
1.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第2 题中各种形状的图形。

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的边线。

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上图形的边线。

展示交流学生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2.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是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和算法。

3.你能用不同方法求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吗?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上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且将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4.课后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相对比较弱,而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本节课利用学生们喜爱的书签和熟悉的篮球场导入新课,让学生指出它的周长和说出长方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

本次教学中借助指出书签一周的边线这一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先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需要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
的周长。

然后动手测量算出长度,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最后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这样理解以后学生更容易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