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MC存储容灾解决方案

EMC存储容灾解决方案

应用平台的切换可以采用人工干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动技术。在采用自动技术 时需要考虑业务的关联性。通常采用人工干预、发起+自动执行的切换方式,减 少误判风险。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9
容灾中心接入平台的建议如下:
建设完整的连接能力,具备足够的带宽与当前生产中心互联; 当前生产中心必须配置访问远程中心的网络路由 远程中心需配备相应的DNS服务 如采用浮动IP,要确保切换后IP的浮动,并确保网络路由能访问已经浮动到远程 的IP地址。 对应用的访问和应用之间的调用尽量采用DNS方式。 容灾中心要具备网络接入能力,外围分支结构要具备访问主中心或访问容灾中心 的网络连接能力。为降低初期投资,外围分支机构可以先通过主中心访问容灾中 心系统,从而不改变现有网络连接方式。风险是当主中心的网络接入或网络被破 坏,将无法访问容灾中心,尽管系统已经被恢复。
13
4. 容灾架构设计 -灾难恢复等级划分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 复划分为六个等级:
第1级 基本支持 第2级 备用场地支持
介质级容灾 数据级容灾
第3级 电子传输和部分设备支持 第4级 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 第5级 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 第6级 数据零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
23
EMC 全面的数据迁移/移动产品
减少了数据迁移的时间和中断
EMC 数据迁移解决方案服务
规划、准备和执行复杂的迁移
基于 SRDF 系列的 Symmetrix 数据迁移服务 (SDMS)
针对大型机的基于阵列的在线数据迁移
EMC Open Replicator/LM
针对开放系统的基于阵列的在线数据迁移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0
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考虑
SRDF/一致性组
简单定义
– 确保应用程序始终能够从一个定义的时间点 重新启动(亦即一致)
要求一致性的常见情形
– 数据库:
• 数据库和日志在同一个阵列上,但是在不同的卷上 • 数据库放在一个阵列上,日志放在另一个阵列上
– 大型应用程序:
• 跨两个或更多的阵列
– 相关应用程序:
• 执行同一业务流程的多个业务应用程序
EMC 在 1998 年率先推出了复制一致性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1
一致性和远程复制
情形: 数据库 和 日志 在两 个不同的卷上
日志 7
(EMC NetWorks 备份管理软件)
物理磁带
*****以上解决方案EMC全部通过自有产品实现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7
4. 容灾架构设计 ——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当前应用架构、部署信息
服务器配置、部署信息 数据存储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存储架构、数据量、数据变化量等方面。 分析应用的关联关系,依赖关系。
应用级容灾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4
可实现第1和第2级要求的EMC解决方案
备份客户端 Master Server
SAN
磁带库 每周全备份 每夜增量
可选技术方案:
EMC BuRA解决方案(B2T、 B2D2T、B2CDL2T) 数据快照、克隆等本地保护技 术提高本地保护与恢复服务等 级
议程
1 2 3 4
容灾项目建设方法 容灾需求分析-容灾的范围与目标 容灾技术选择 容灾架构设计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
2 定义业务需求
EMC Invista
基于网络的在线数据迁移
EMC Open Migrator/LM
针对开放系统的基于主机的在线数据迁移
EMC/Softek Logical Data Migration Facility (LDMF)
针对大型机的基于主机的在线、数据集级别的迁移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2
解决方案:SRDF/一致性组
源 站点
目标 站点
日志 7 8
日志 7
1. 创建了一致性组
2. 远程复制开始
3. 一个逻辑卷出现故障
数据库 7 数据库 8 8
数据库 7
4. 组中的所有远程数据复制都 停下 5. 数据集现在是一个完整并且 一致的时间点映像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0
容灾技术选型原则:
采用的技术成熟、可靠,需要有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做参考
采用技术能满足具体业务RTO、RPO要求,并能适应传输网络带宽要 求 采用的技术简单、实用,避免管理的复杂化 最好是采用平台级的技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应用类型 尽量减少对生产系统的性能影响 采用的技术成本适度
物理磁带 物理磁带
生产中心
容灾中心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9
3 选择容灾技术(续) ——几种技术的比较
特征 支持异构服务器 跨异构存储的保护 对生产应用程序的影响 可扩展性 保证一致性,即使是跨多台服务器或多个存 储设备 基于存储 是 否 无 高 虚拟化 是 是 无 高 基于主机 否 是 性能严重 低 基于数据库 有限 是 严重 低 基于应用 是 是 严重 低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
容灾架构设计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2
4 容灾架构设计 ——参考容灾架构模型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SAN
/dev/c2t3d4 /dev/c1t1d1
不依赖源阵列
* 以前叫 Data Relocation Utility (DRU)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25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7
3 选择容灾技术(续) ——基于Oracle DataGuard的容灾方案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8
3 选择容灾技术(续) ——基于数据备份技术的容灾方案
15
生产数据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可实现第4和第5级要求的EMC解决方案
生产主机 同步或异步
SRDF, MirrorView Recoverpoint Celerra Replicator
后备主机
物理磁带 或虚拟磁带
可选技术方案:
物理磁带
4
3 选择容灾技术——容灾数据复制分类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5
3 选择容灾技术(续) —基于存储数据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案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6
3 选择容灾技术(续) ——基于主机应用数据复制技术的容灾方案
源 站点
目标 站点
日志 7 8
1. 远程复制(或者远程逻辑镜 像)开始
2. 一个逻辑卷出现故障
数据库 8 数据库 8 7 数据库 7
3. 其他逻辑卷继续将写操作传 播到远程位置 4. 数据集之间现在出现不一致, 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时间点 映像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一定限制
受范围限制
受范围限制
受范围限制
有保证的服务级别和数据保护策略 同步与异步自动切换 双向复制 数据丢失度 系统改造工作量 投资成本 维护成本 成熟度
是 是 是 无 无 中 无 高
是 有限 是 有限 无 中 无 一般
否 无 否 有 有 一般 低 一般
否 无 否 有 有 一般 低 中
否 无 否 有 大量 中 高 中或低
当前的网络部署信息。
各业务系统的用户及客户端位置,客户端与业务系统的访问方式等。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8
应用平台建议
针对不同业务的不同应用,在容灾中心配置相同服务器平台,OS版本相同; 针对各业务部署与生产中心相同的应用;
容灾中心服务器处理能力及高可用能力(是否采用群集等)可以与生产中心完全 相同(同级容灾),也可以低于生产中心(降级容灾)。具体采用根据“业务需 求定义”结果并平衡投资水平进行最后决定。
SRDF/S, SRDF/A, SRDF/STAR MirrorView/S, MirrorView/A, Celerra Replicator, Recoverpoint CRR EMC BuRA解决方案(B2T、B2D2T、B2CDL2T) 数据快照、克隆等本地保护技术提高本地保护与恢复服务等级
© 2004 EM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