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2018年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铭记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两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是国家发展的主题,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和该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

从历史逻辑上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历史前提,其目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

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富民强国路。

这条道路全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它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

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逻辑关系:“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

这就保证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5、如何认识并切实抓住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一、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判断的大格局没有变。

第二,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生的深刻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第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条件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好。

一是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明显优势。

二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大幅度增强。

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加快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有机遇,有挑战,还是机遇大于挑战6、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现阶段的重要意义。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相互交融并且紧密联系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这个目标的完成是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积累宝贵的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对于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至关紧要的。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全面”。

所谓的全面小康,包含三点含义。

一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指的是“五位一体”都要全面进步,不仅经济要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要一起全面进步。

二是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要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三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全面小康决不能是城市繁荣而农村荒芜,农村贫困地区也得实现小康。

7、判断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依据是什么?三个显著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改革开放的整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人们对改革的认知度和共识度在大大下降。

中国的“双转”(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在快速推进,但也积聚了很多社会矛盾和冲突。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的形象不断被西方国家所误解误读,这背后更多的是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

第二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直接表现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第三个标志,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有增无减。

当前中国至少面临四种风险,一是经济风险,二是社会风险,三是信任风险,四是政治风险。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要包括: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6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既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涉及经济政策的调整。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于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解决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

10、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转型过程中的结构调整产生再生生产力。

根本原因之二,转型对人的主体性的解放。

根本原因三,转型使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创业潮。

根本原因之四,转型中的制度融合。

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加强经济立法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中外的合作。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派、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竟争的新优势。

2.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主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11、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如何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