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24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24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124(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12,分数:24.00)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敌后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分数:2.00)A.加强政权建设√B.减租减息C.文化建设D.干部教育解析:解析:以上各项内容均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任务,但是,“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加强政权建设,从而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

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分数:2.00)A.信念√B.理想C.梦想D.幻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念的内涵。

B选项,理想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C,D选项,要么在认识基础上有缺失,要么在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上有缺失,故错误。

因此,选项A正确。

3.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的区分依据是(分数:2.00)A.主体B.时间C.内容√D.层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想分类的依据。

教材中只讲述了理想的类型,并没有提及理想分类的依据。

但是可以根据语义进行逻辑反推。

A选项,根据主体,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B选项,根据时间,理想可以分为近期理想与远期理想;D选项,根据层次,理想可以分为一般理想与崇高理想。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的划分依据应该是内容或领域。

因此,选项C正确。

4.下列选项中,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并且是中华民族的兴国强国之魂的是(分数:2.00)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中国精神√D.优秀传统文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精神的定位(意义)。

A,B选项从属于c选项。

D选项,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但却不能完全涵盖中国精神。

c选项,中国精神准确地对应了题干的定位。

因此,选项C正确。

5.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分数:2.00)公私合营A.B.国家资本主义√C.“四马分肥”D.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赎买解析:解析:1953年9月,毛泽东在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6.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会议是( )(分数:2.0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一届人大一次会议C.二届人大一次会议D.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解析:解析: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9年4月召开的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是在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期间。

1964年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这次大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7.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讲话中,他首次提出的概念是(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解析:解析: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

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共十三大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邓小平于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到的概念。

8.下列既是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的是(分数:2.00)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尊老爱幼√D.邻里团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家庭美德的内容,具体考查尊老爱幼的定位。

A,B选项为社会公德的内容,C,D选项为家庭美德的内容。

其中,子女要孝敬、赡养父母及长辈,父母要抚育、爱护子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因此,选项C正确。

9.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其中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分数:2.00)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运行,具体考查法律制定的定位。

先有良法才能有善治,故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因此,选项A正确。

10.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2.00(分数:A.法律思维B.法治思维√C.法治观念D.法治理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思维的概念。

四个选项的概念比较接近。

要锁定题干中“法治,,与“思维”两个关键词,就能锁定正确答案。

因此,选项B正确。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多个层面的规范性文件组成,其中处于主干地位的是(分数:2.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其中宪法是统帅(核心),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选项B正确。

12.“队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分数:2.00)A.自然性B.社会性√C.抽象性D.生物性解析:解析:一切生命皆有自然属性,即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

人是群居物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作用、互相满足形成社会生产关系。

人不能离开社会,离群索居。

人必须是在社会中形成和体现自身价值,离开社会,什么都不是。

因此,B选项正确。

二、<B>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B>(总题数:17,分数:34.00)13.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有(分数:2.00)A.有理想√B.有本领√C.有担当√D.有学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

D选项,有学历并非时代新人的必要要求,尽管我们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唯学历论,D选项错误。

A,B,C选项是2018版教材的内容。

因此,选项A,B,C正确。

14.中国共产党从两次失败中两次崛起并达到政治上成熟。

这两次失败包括( )(分数:2.00)A.大革命的失败√B.南昌起义的失败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D.秋收起义的失败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两次胜利是指: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土地革命的兴起。

该题所问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的两次失败则是指: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5.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劳动价值C.D.剩余价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

C,D选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与人生价值从属于不同的范畴。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因此,选项A,B正确。

16.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发表的《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的保证有( )(分数:2.00)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解析:解析:为了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

ABCD都是四项保证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抗日派的赞同。

17.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下列关于理想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B.理想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C.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但未必具有实现的可能性D.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C选项的前半句表述正确,后半句表述错误,理想未必能实现,但是理想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理想与空想、幻想的区别。

A选项是理想的概念;B,D选项正确地表述了理想的特征。

因此,选项A,B,D正确。

18.新时代青年人应当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就需要统一自己的(分数:2.00)A.爱国之情√B.强国之志√C.报国之行√D.民族之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做理性的爱国者。

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要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

D选项,怀民族之恨虽情有可原,但是不符合我们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发展理念,D选项错误。

因此,选项A,B,C正确。

19.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

为此,新生的共和国着重抓了的任务有( )(分数:2.00)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D.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紧迫问题有:完成解放全中国、巩固新生政权等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在国际上应对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封锁、威胁,共产党自身经受执政考验。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ABCD四个方面的工作。

20.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主要有( )(分数:2.00)A.要求过急、工作过粗√B.改变过快√C.实行人民公社体制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解析:解析:1955年夏季以后,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不可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