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产评估之矿业权评估
矿业权是指矿产资源使用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
前者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后者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矿业权经依法批准,可以转让他人。
矿业权的价值是矿业权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经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而形成的,应当依法受到保护。
近年来,随着民间资本大量涌入,矿业权市场日趋火热,如何对矿业权进行合理评估定价也日趋重要。
一、矿业权的评估
矿业权的评估对矿业权所依附的矿产地价值的判断。
评估者根据所掌握的矿产地信息和市场信息,对现在的或未来的市场进行多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矿业权具有的市场价值量进行估算。
矿业权评估在矿业权市场的全程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在矿业权授予、转让、抵押时的矿业权评估,股票上市和交易时的矿业权评估,矿业公司及勘查公司之间重组、兼并、分设、收购时的矿业权评估,政府为加强对矿业权市场的宏观调控,对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矿业项目的矿业权评估,为公司董事层决策服务的矿业权评估等。
矿业权评估是矿业权转让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转让,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其评估结果进行确认;非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转让的评估,由当事人自主决定。
新企业设立时,使用矿业权出资作价的,工商部门需要矿业权的评估报告。
企业在出租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的,需要进行强制评估。
企业将矿业权进行转让、抵押、信贷等处置时,需要进行矿业权评估。
另外,非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在进行转让作价时,也需要对其公允的价值进行一个判断。
评估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基础的价格依据。
二、矿业权评估的常用方法
(1)统一DCF法
DCF法,即将探矿权的折现现金流法和采矿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统称折现现金流量法,是对项目的评价的一种方法,在矿业领域的项目经济评价以矿床经济评价最为广泛和为人熟知,其评价结果净现值表示该矿业项目的未来获利能力,而未来获利能力的大小是项目方案选择和实施的依据之一,项目评价除净现值外,还有内部收益率和返本期等指标,这些指标用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折现现金流法应用于资产评估时,运用未来获利能力的大小来估计已形成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进行,针对矿床开发的不同时期净现值所表示的资产内涵是不同的,该方法评估的主要特点如下:
1、已形成资产是指基准日前投资形成的全部资产,包括资源储量和其他资产,而假设资源储量是基本可靠的;
2、价格、贫化率、回收率、精矿品位、采、选成本、管理费用、税率、投资、流动资金、折旧等参数都应该在假设范围当中;
3、就探矿权而言,采用折现现金流法所估算的净现值与资源储量价值基本接近,投资所形成的除资源储量外的其他资产较少,因此,矿业权价值≈净现值,此时,应采用正常的折现率(无风险报酬+风险报酬),建议采用10%左右,选择的大小的因素除利率水平外,还有价格因素、资源级别等重要因素;
4、就采矿权而言,采用折现现金流法所估算的净现值除资源储量价值外可能包括更多的其他资产,因此,矿业权价值=净现值-其他资产,该公式适合矿业开发的任何时期,也是
折现现金流法用于评估的基本原理,此时,如采用特殊的折现率(无风险报酬+风险报酬+投资报酬)或叫作矿业权还原率更合适,需要指出的是,增加的投资报酬是指“其他资产”的“以利索本”形态,而不是将来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报酬,根据资产评估原理,净现值表示已投资资产价值,净现值作为超额收益已扣除未来投资及其收益。
建议采用12%左右的矿业权还原率,选择的大小的因素除利率水平外,还有价格因素、资源级别等重要因素。
(2)收益法
收益法是针对正常生产矿山采用的,其实质和DCF法类似的,区别在于投资处理不同。
收益法未考虑流动资金投入,将固定资产投资等以折旧形式进入总成本(DCF法为直接进入发生时点的现金流出、不进入经营成本),实际上未能真正反映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计算折旧时不计资金时间价值,累计折旧虽然等于固定资产投资额,但折旧费折现后累计值显然小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当折旧时间越长、折现率越高时,采用该方法计算的矿业权价值的偏差越大,这也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准确反映项目的财务状况及与国际通行方法接轨考虑,有部分专家、修改小组成员建议取消收益法。
由于收益法和DCF法评估经济参数基本类同,采用DCF法代替收益法关键问题是评估中固定资产投资能否合理取值。
若固定资产投资取固定资产净值,通常正常生产的初期矿山采用DCF法也是可行的,但当剩余服务年限较短的中晚期矿山其固定资产净值不合理时,采用DCF法评估结果可能会出现问题考虑到我国其他评估行业收益法均普遍采用,《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保留该评估方法但应谨慎使用。
评估时应首选现金流量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适用收益法。
三.矿业权评估的程序一、委托评估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导者是评估委托人和评估机构,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委托程序和内容。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对评估委托人、评估机构和委托程序作了规定。
1. 委托评估人和评估委托人委托评估人:一般为有权出资探明矿产地矿业权的权利人(矿业权出让管理机关和矿业权人)。
此外的相关人委托评估矿业权是其自己的权利和选择,但后续程序有别于权利人。
评估委托人:必须具有国土资源部认定的矿业权评估资格的机构才能接受委托。
2.委托程序的规定委托、受托是通过双方鉴定的合同书(委托人的委托书)建立的服务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
委托人有权自己选择矿业权评估机构,评估管理机关不予指定,其他人无权干涉。
委托人应向委托机构说明评估目的、委托评估对象、范围、权属情况、投资性质等评估委托合同书明确委托的评估对象、评估基准日、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承诺事项、法律责任等。
二、评估阶段(一) 准备工作(1) 听取委托人对评估对象的详细情况介绍。
包括:评估对象的登记变动史和评估史,地质工作历史沿革,不同阶段的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勘察成果、投资性质和数额(2) 评估人员到现场勘察矿业权的情况。
(3) 调查收集当地矿产品的市场交易情况和价格。
(4) 拟定评估思路、技术路线,确定方法。
(5) 归纳、整理资料,核实数据和材料。
(二) 评定估算(三) 定稿三、评估结果确认或备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