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供电__刘介才第5版课件(1-9章完整版)

工厂供电__刘介才第5版课件(1-9章完整版)


5、电压高低的划分 行业要求不同划分不同,一般以1140V为高低压区分点
分 电网和用电设备

额定电压/kV

0.38

0.66
3
6
10

35

66
110
220
330
500
发电机 额定电压/kV O.40 O.69 3.15 6.3 10.5 13.8,15.75,18, 20,22,24,26
电力变压器额定电/kV 一次绕组 0.38 0.66 3,3.15 6,6.3 10,10.5 13.8,15.75,18, 20,22,24,26
工厂供电
总学时 60学时
第一章 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 供电系统、发电厂、电力系统及自备电源 电压、电能质量 中性点运行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第一节 工厂供电的意义、要求及课程任务
1、工厂供电(plant power supply): 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Wt t
4、负荷系数(负荷率):
KL

P PN
第二节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供电系统要安全可靠运行,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导线、电缆必须 选择合适,因此必须对各环节的电力负荷进行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计算负荷的方法 :需要系数法 ,常用 二项式法,设备台数少,容量差别悬殊时采用。
一、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负荷分别计入一个同时系数 K p 及 K q
车间干线: 0.85~0.95及0.90~0.97
低压母线: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时取 0.80~0.90及0.85~0.95
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时取 0.90~0.95及0.93~0.97
总的计算负荷为 P30 K p P30.i
Q30 K P Q30.I S30 P320 Q320
I30
S30 3U N
(见例题2—2)
二、按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
1、基本公式:
P30 bPe cPx
Pe=用电设备组总容量 Px=X台最大容量的设备总容量 B、C为二项式系数 见附表1
2、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考虑各组用电设备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在各组用电设备中 取其中一组最大的附加负荷(cPx)max,再加各组的平均负荷bPe
我国220/380V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而且 引出有中性线N、保护线PE、保护中性线PEN。
中性线(N线)的功能:一是用来接用额定电压为系统相电压的单相用电 设备;二是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三是减小负荷中 性点的电位偏移。
保护线(PE线)的功能:它是用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的 接地线。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指正常不带电压但故障情况下 可能带电压的易被触及的导电部分,例如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等)通 过保护线接地,可在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减少触电危险。

PN U N cos
(见例题2—1)
2、设备容量的计算 连续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组:
设备容量是所有设备的铭牌额定容量之和。
断续周期工作制用电设备组:
必须进行负载持续率换算 Pe PN N / 100
3、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应该考虑各用电设备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因素,对有功、无功
产生:负荷剧烈变化引起冲击负荷,如电机起动、电焊机、电弧炉、轧钢机。 危害: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电压波动的抑制措施
专用线路或专用变压器供电、减少系统阻抗、减小引起波动的负荷、 高电压等级、大容量供电、装设吸收无功装置
五、电网谐波及其危害
含义:对周期性非正弦交流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所得到的大于基波频率(50Hz)整数 倍的各次分量,通常称为高次谐波。(电路中非线性元件造成)
第四节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电源中性点的不同运行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别是在系统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将影响系统二次侧的继电保护及监 测仪表的选择与运行。
种类: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1、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正常运行:电压、电流对称。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高于同级电网电压5%
4、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当变压器T1直接与发电机相联时,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 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当变压器T2不与发电机相联而是连接在线路上时,可看作是 线路的用电设备,因此其一次绕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如为较大的高压电网时,其二 次绕组额定电压应比相联电网额定电压高10%,其中5%是用于补偿变压器满负荷运 行时绕组内部的约5%的电压降,另外5%用以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耗。若二次侧供 电线路不长,直接供电给高低压用电设备时,仅考虑补偿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绕组 内部5%的电压降。
对于小型工厂,由于所需容量一般不大于1000kVA或稍多一些,如 果工厂所需容量不大于160kVA时,一般直接由公共低压电网供电。
a)一台主变
b)两台主变
经过分析可知: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不改变电压;而变 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二、发电厂和电力系统
1、发电厂(发电站):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种类:水力、火力、核能、风力、地热及太阳能发电厂。
4、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电系统
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直配方式,可以省去一级中间变压,简化了供 电系统接线,节约投资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提高 了供电质量。然而这要根据厂区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35kV架空线路深入 负荷中心的“安全走廊”要求而定,否则不宜采用。
5、只设一个降压变电所的供电系统
2、重要性: 生产自动化后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供电中断,会引起设备损坏,可能发生人身事故。 3、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4、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对中小型工厂的供电系统及电气照明进行操作、维护、设计、计算。
第二节 工厂供电系统、发电厂、电力系统及自备电源
一、工厂供电系统概况
三、负荷曲线 表示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从负荷曲线上可以掌握负荷变动规律,获 得对设计和运行有用的资料。
有日有功负荷曲线、 年负荷持续叶间曲线、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等。
如下图:a)夏日负荷曲线 b)冬日负荷曲线 c)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四、负荷曲线、负荷计算所用的物理量
1、年最大负荷(Pmax):
全年中负荷最大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又叫半小时最
大负荷P30 。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是一个假想时间)
Tmax
Wa Pm a x
一班制:Tmax=1800—3600h、两班制:Tmax=3500—4800h、三班制:Tmax=5000—7000h
3、平均负荷:
Pav
2、电压偏差对设备的影响 感应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 、电光源等
3、电压调整的措施
调压型变压器、减少系统阻抗、改变系统运行方式、三相负荷均衡、无功 功率补偿。
四、电压波动及其抑制
1、含义:电压波动是指电网电压有效值(方均根值)的连续快速变动,
即:
U % Umax Umin 100 %
UN
2、电压波动的产生与危害
危害:使变压器及电动机的铁心损耗明显增加、电动机转子发生振动现象、电力系 统发生电压谐振、对附近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产生信号干扰。
六、工厂供配电电压的选择
工厂供电电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当地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同时要考虑工厂 用电设备的电压、容量和供电距离等因素。在同一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条件下,供 电电压越高,线路电流越小,使线路导线或电缆截面越小,可减少线路的初投资和 有色金属消耗量。
P30 (bPe )i (cPx )max Q30 (bPe tan)i (cPX )max tanmax
1、中型工厂供电系统简图: 一根线表示三相线路
高压配电所有两条lOkV 的电源进线,分别接在高压 配电所的两段母线上,形成 单母线分段制。一条电源进
线供电,另一条电源进线作为 备用。
2、中型工厂供电系统的平面布线示意图
3、大型工厂总降压变电所 电源进线35KV及以上,经
过两次降压,也就是经总降 压变电所,将35kV及以上电 压降为6~10KV的电压,然 后车间变电所降为一般低压 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
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以及特 别重要的负荷。双电源供电,必要时增设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是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双电源供电,当负荷较 小时可以专线供电。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二、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连续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短时工作制(负荷持续率)
2、电力系统(power system):
送电过程:发电机→升压→高压输电线路→降压→配电
电力系统: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 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电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力网 或电网。电网以电压等级来区分,例如lOkV电网。
35
二次绕组 0.40 0.69 3.15,3.3 6.3,6.6 10.5,11
38.5
66
72.5
110
121
220
242
330
363
500
550
二、电压偏差与电压调整
1、电压偏差的概念 设备的端电压U与设备额定电压U。之差对额定电压U。的百分值,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