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系(部)
2018年8月
正文排版要求(封二)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2.2,下2.2,左2.8,右2.2,左侧装订。
标题为三号黑体,居中;正文小标题为:仿宋字体,字号为小三号,加粗,顶格写;其余内容格式为: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字体均为小三号、仿宋,行距为单倍行距。
内容要求:理论课的学时总数、实验课的学时总数、上机课的学时总数必须与课程基本信息中一致。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学时讲课学时:20学时
实验学时:52学时上机教学:0学时
学分:学分
授课对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色彩构成基础
教材:孙明阳张耀天编著,《摄影基础》,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参考书目:陈勤曲阜贵编著,《大学摄影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第1版。
二、课程内容简介
摄影自诞生以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化。
特别是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普及以后,摄影迅速进入平常人的生活,摄影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利。
本课程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学习,结合实际练习,帮助他们利用好新型摄影器材并将与传统摄影技术完美结合,赋予摄影学习以新的概念,轻松步入摄影之门。
本课程内容安排上分为几个部分:
通过讲解摄影历史发展脉络、流派,使学生了解摄影内涵与概念。
通过介绍摄影器材,让学生掌握相机光圈、快门、镜头工作原理及
使用养护。
介绍光影知识、色彩原理、构图法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运用。
通过不同摄影题材的具体案例分析,教会学生相关拍摄技巧。
让学生掌握摄影后期用到的软件和处理技巧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本课程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摄影理论和掌握摄影技能,进而将摄影技术转化为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艺术手段,此外该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摄影的基本理论和熟练掌握摄影的拍摄技巧。
要求:
1、掌握摄影的发展史及其不同阶段产生的风格流派。
2、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掌握摄影用光用色技巧。
4、熟悉并掌握不同摄影题材的拍摄技巧。
5、掌握摄影后期处理技术。
四、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摄影概述(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摄影的概念
第二节叩启复制时代的大门
第三节摄影的门类
第四节摄影的流派
重点、难点:概念(达盖尔摄影法、卡罗式摄影法)流派第二章:摄影器材(4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影像工具
第二节照相机的种类和性能
第三节照相机的镜头
第四节光圈、快门与景深
第五节照相机的其他配件
第六节照相机的选购、使用及维护保养
重点、难点:相机类型、光圈、快门与景深关系、镜头
第三章:光影魅力(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认识光线
第二节光的种类
第三节光的要素
第四节测光和曝光
第五节光的作用
重点、难点:光线、测光与曝光
第四章:色彩语言(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色彩原理
第二节色彩搭配
第三节色温与白平衡
第四节色彩心理
第五节玩转色彩
重点、难点:色彩心理、色温、白平衡
第五章:构图奥妙(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认识构图
第二节构图要素
第三节构图形式美法则
第四节构图技巧
重点、难点:构图法则、构图技巧、构图要素第六章:常见题材的拍摄技巧(2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闻摄影
第二节风光摄影
第三节人像摄影
第四节旅游摄影
第五节建筑摄影
第六节美食摄影
第七节动物摄影
第八节人体摄影
第九节观念摄影
第十节商业摄影
第十一节生活摄影
重点、难点:镜头选择、拍摄技巧、摄影规律
第七章:后期秘籍(6学时)
主要内容:
第一节图像处理软件
第二节选片、审片与修片
第三节手机摄影及其修图工具
重点、难点:软件操作、处理技巧、手机摄影技巧
五、实训课教学内容、目的和课时安排
实训1、镜头安装(1学时)
主要内容:单反相机镜头安装更换
实验目的:快速更换相机镜头
实训2、熟悉相机(1学时)
主要内容:不同型号单反相机按钮作用,部件名称
实验目的:尽快熟悉自己手中的相机
实训3、光圈、快门使用(2学时)
主要内容:光圈+快门曝光练习
实验目的:掌握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快慢与光通量关系,查看照片曝光效果。
实训4、测光练习(1学时)
主要内容:不同测光方式与技巧
实验目的:了解测光方式,掌握单反相机测光模式
实训5、白平衡设置(1学时)
主要内容:相机白平衡不同数据下的照片效果
实验目的:掌握相机白平衡的手动设置
实训6、构图练习(2学时)
主要内容:利用相机取景器进行构图练习
实验目的:熟悉构图要素、运用构图形式美法则、掌握构图技巧实训7、新闻摄影(2学时)
主要内容:新闻类别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新闻类摄影技巧
实训8、风光摄影(6学时)
主要内容:风光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风光类摄影技巧
实训9、人像摄影(6学时)
主要内容:人像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人像类摄影技巧
实训10、建筑摄影(4学时)
主要内容:建筑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人像类摄影技巧
实训11、美食摄影(1学时)
主要内容:美食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美食类摄影技巧
实训12、动物摄影(4学时)
主要内容:动物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动物类摄影技巧
实训13、观念摄影(2学时)
主要内容:观念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观念类摄影技巧
实训14、生活摄影(2学时)
主要内容:生活类摄影
实验目的:掌握生活类摄影技巧
实训15、图像处理软件(2学时)
主要内容:软件安装与调试
实验目的:熟悉软件
实训16、图片修正练习(4学时)
主要内容:图片后期处理
实验目的:利用软件修正处理图像,以达到最佳效果
实训17、手机摄影(4学时)
主要内容:手机摄影
实验目的:通过手机镜头,学会利用手机拍出高质量的图片
六、教学方法
以学生实训练习为主,教师理论讲授为辅,并结合学生作品的欣赏评阅进行。
七、成绩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行随堂考核。
课程学习后拍摄作品数量要求不少于1000
张,拍摄作品质量要求至少30张佳作。
以学生上交的作业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判。
在学生拍摄的图片中,检查学生对各项技术的把握程度并加以评分。
最后总成绩=平日出勤20%+平品时作品分数的30%+期末命题作品总成绩的50%
大纲执笔者:周茂全
大纲审定者:
分管教学负责人:
编写时间:2018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