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B.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C.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D. 图钉的尖很尖锐2.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B.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 越往山顶爬,大气压强越大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不竖直会影响水银柱的竖直高度3.如图所示,三个等高的不同形状均匀实心铁制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为圆柱,乙为圆锥,丙为长方体),它们的底面积S甲═S乙<S丙.关于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 甲压强大于乙压强B. 乙压强大于丙压强C. 甲压强大于丙压强D. 甲乙丙压强都一样4.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速度。
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
则水翼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A. B. C.D.5.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茶壶B. 订书机C. 小灯泡D. 吸尘器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乙A. ρ甲>ρ乙,△F甲<△F乙B. ρ甲>ρ乙,△F甲>△F乙C. ρ甲<ρ乙,△F甲<△F乙D. ρ甲<ρ乙,△F甲>△F乙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丁<p甲=p乙<p丙B. p甲=p乙<p丁<p丙C. p甲>p乙>p丙>p丁D. p丁<p甲<p乙=p丙8.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同种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1<p2F甲=F乙 B. p1=p 2F甲>F乙C. p1=p2 F甲<F乙 D. p1>p2F甲=F乙 9.如图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①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②②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③③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④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①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④正确10.如图所示,一端开口长为30cm的玻璃管竖直放置时,被一段8cm长的水银柱封住部分空气。
若管外为标准大气压,则管内空气的压强是多少cm高水银柱;如果将玻璃管缓慢倾斜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则管内空气的压强是多少cm高水银柱。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38cm,8cmB. 84cm,76cmC. 84cm,84cmD. 76cm,76cm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0.0分)11.如图1实验中杯中水不会流出来是因为有______的存在。
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图2中洗手盆下水管利用的是______原理,使得两管中的水面相平。
12.如图(a)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40帕和20帕,则对桌面压力较大的为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把乙放在的甲上面,如图(b)所示,则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______帕,甲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_帕。
13.小美和家人乘高铁去青藏高原旅游,在站台候车时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其原因是:列车行驶进站时,其周围空气流速较______,气体压强较______,安全线内的人很容易被吸”向列车;当列车进入高原后,小美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高度较高,大气压强较______(上述空格均选填“大”或“小”);善于观察的小美发现这里的人们都用高压锅煮饭,这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的增大而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首个实现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
着陆器的支架选用密度值较小的钛合金材料,可以______它着陆时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同时在它每个支脚底部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底盘(如图所示),可以______受力面积;从而______它对月球表面的压强,防止着陆器深陷松软的月球表面。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15.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液体,其深度之比为1:8,容器底所受到的压强之比是17:10,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若乙容器中是水,那么甲容器中是______。
16.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图中甲、乙是某课外小组自制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能用来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是图______的装置;与在井口地面时相比,此装置在该矿井深处时玻璃管中的水柱会______(选填“高”或“低”)一些。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18.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将微小压强计置于空气中,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然后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如图甲所示。
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______(多选题)A.U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依然相平B.U型管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C.U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D.用力越大,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2)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探头处水的压强就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3)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把探头缓缓下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如图乙所示为将探头置于水面下h处时的实验情形,如果仅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19.某小组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在扎有橡皮薄膜的同一横截面积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用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程度l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他们用了三种液体各做了两次实验,下表记录了注入液体的密度ρ、深度及六次橡皮膜凸出的程度l1、l2、l3、l4、l5、l6,且l123456。
液体的密度ρ(×103千克/米 3)实验序号深度h(厘米)橡皮薄膜凸出程度l0.815l1 210l21.0310l3 420l41.2518l5 620l6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或4与6数据中l与ρ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后,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对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分析,认为出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既跟液体质量有关又跟液体深度有关”的结论是由于实验所用容器的特殊性造成,因此他们添加了器材再次进行实验。
请你简单描述该小组同学所应添加器材的特征。
______(可用文字或用图示进行描述)20.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3)图乙和图丙的探究结论是:______(4)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由实验现象,它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S=0.1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5000Pa.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容器中水的深度h。
2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面上,甲的边长为0.2米,甲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 3,乙的边长为0.3米,乙的质量为54千克。
求:①正方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
②若将正方体乙叠放在甲上表面的正中央,则乙对甲的压强p1与甲对地面的压强p2之比为多少?23.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在水平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
(g取10N/kg)求:(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