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一、智能楼宇简介
智能楼宇 (Intelligentb uilding),又称作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的重要产物,它以最优化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快捷的环境空间。
智能楼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即通常所说的3A。
智能楼宇集成的具体容是: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需求,优选各种成熟的楼宇自控、安保、信息通信产品和设备,利用网络技术将它们连接起来,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组态和设计,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不仅是提供统一的系统运行平台,而且也要求系统实现部数据的一致性,使得不同设备、系统、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标准化和部操作一致性得到保证,并与建筑环境相互协调。
其本质在于将原来建筑物相互独立的设备、资源、服务、管理、功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布线技术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楼宇自动化大系统,实现信息、资源、任务共享。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发展,对楼宇智能化要求更高,原来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传统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向更方便更优越的基于Intranet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的模式发展,即成为面向Intranet的智能大厦信息集成管理系统((Intranet Integrate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 System, IBMS)。
即把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Web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不再与服务器直接相连,而是与Web服务器相连,Web服务器再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
集成系统的开发业不再是面向过程,而是面向对象,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集成。
从信息交互上来看,也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和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
二、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的智能化,特别是公用建筑的智能系统,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出发点,应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功能系
[10]成杰.智能住宅楼宇建设和管理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建筑物的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致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即智能化楼宇。
智能化楼宇是通过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要素进行最后的分析后,设计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高效、方便的工作环境;是传统建筑学与现在4C技术(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已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业的发展主流。
它追求的目标是:
◆舒适性: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舒适。
为此,空调、照明、消声、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均应达到较佳和最佳条件;
◆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提高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量、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统使用管理方面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办公使用方便外,还应该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适应性:对办公组织结构的变更、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更新等适应性要好,对服务设施的变更要稳妥迅速,对办公设备、办公机器、网络功能变化和更新换代时的适应过程中,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网信息的泄漏和被干扰,特别是防止信息、数据被破坏,防止被删除和篡改以及系统非法或不正确使用;
◆可靠性:努力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围。
智能化楼宇应具有的功能方面的定义。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楼宇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
而据统计,目前安装的智能化系统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不但与产品质量及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有关,也与方案确定及设
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正规化的智能楼宇系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集成是高效物业管理的客观需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②集成系统在应急状态或其他涉及整体协调运作时,为管理者提供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能力,从而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③集成化提供的开放平台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可提高信息利用率,发挥增值服务的功能。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1 课题的研究现状
智能楼宇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和提供快捷的服务。
建立先进与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达到环保和节能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所设计的智能化系统从最初的各个子系统独立发展到系统集成,从建筑管理系统发展到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而且是根据工程中实用和适用的原则客观地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也从侧面体现了人们对智能建筑涵的认识和提高的过程。
从技术角度上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建造了大量的高层建筑,仅在一地已竣工在建的高层建筑已达5000多栋,其中极大部分为商用办公楼,拥有智能化设施。
另外在我国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智能建筑也是比比皆是。
如:机场、机场、罗湖商业中心、北京名人广场等许多大厦都不同程度的采取智能建筑的技术。
作为未来高速信息公路网一个节点智能建筑已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智能建筑已经从集成成功地发展到集成系统和网络,从基于单机应用发展到基于网络的协同应用,特别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集成的应用。
从信息交互上来看,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
2.2 课题的前景展望
2l世纪的楼宇将是智能化的建筑,智能化实现的前提便是楼宇各系统的集成。
TCP /IP网络互联通信协议是Internet/Internat通讯协议,可以有效的传输数据、声音和图像等各种信号。
未来智能建筑中所有的子系统将通过相应的无线设备进行系统网络集成,在除去网络上的物理布线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活度容易添加站点减少资源上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运作。
现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无线技术包括:BlueSocket技术以学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较高的建设投入作保证,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的用途
和用户的需求来集成,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和过多的浪费。
三、课题主要容和要求
课题的主要研究容主要是:1、以政府弱电系统需求作为原型,对智能楼宇系统作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2、熟悉智能楼宇的各项技术。
3、设计智能楼宇的技术方案。
4、建立并实现系统,写出性能测试报告。
要求:
1任务:撰写开题报告。
2选择与课题相关的英文原稿并将其翻译成中文。
3查阅资料,了解国外有关智能楼宇设计与实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确定系统结构,勘测与部署方法。
5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并完成系统设计与实施报告。
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2.1研究方法
在设计一幢新的智能建筑物或设计一幢改造的建筑物的布线系统时,要注意建筑物的结构,必须依靠建筑物的建筑环境来进行水平布线、垂直干线布线等各子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开始时,应从以下几项工作研究:
(1)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办公室用户的通信需求。
(2)评估和了解智能建筑物或建筑物群物业管理用户对弱电系统设备布线的要求。
(3)了解弱电系统布线的水平与垂直通道、各设备机房位置等建筑环境。
(4)根据以上几点来决定采用适合本建筑物或建筑物群的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和布线
介质及相关配套的支撑硬件。
(5)完成智能建筑中各楼层面的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
(6)根据所设计的布线系统列出总投资及材料清单。
2.2步骤措施
一:分析课题要实现目的,确定设计方案。
二:了解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现有的相关技术,多方面收集资料。
三:分析现有的网络环境,确定智能楼宇所需的主要设备,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确定实施的可能性和难点。
四:集中学习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运用。
同时可开始尝试设计智能楼宇。
五:开始检验智能楼宇的设计方案,将理论在实际中实现。
六:完成全部设计,将详细的设计说明转化为所要求的论文(报告)形式,完成论文撰写任务和答辩大纲(幻灯片文件)制作,准备绘制所有的设计图纸;
七:毕业论文各种文档生成与整理,交指导教师修改;
八:指导教师返回学生设计资料,由学生最后修改完成好所有的毕业设计文档;
九: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