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层改造技术——压裂-
第二节:压裂液
3、配制方法 水+添加剂+稠化剂溶胶剂 水+添加剂+交联剂交联剂 溶胶剂+交联剂水基冻胶压裂液 田箐及其衍生物
(3 y x ) pi ( pi pP )
1 2 1
总垂向应力:
Z z ( pi p p )
1 2 1
第一节、造缝机理
二、造缝条件
1、形成垂直裂缝的条件 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达到井壁岩石的水平方向的 抗拉强度时,岩石将在垂直于水平应力的方向上产生脆性 破裂,即在与周向应力相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垂直裂缝。造 缝条件为: h
第一节、造缝机理
(一)地应力 ①垂向应力: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垂向应力来自上覆岩层
的重量,其大小可以根据密度测井资料计算:
z s gdz
0
H
由于油气层中均有一定的孔隙压力pS (即地层压力或流体 压力 ) ,部分上覆岩层的压力σz被多孔介质中的流体压 力支持。
第一节、造缝机理
所以,有效垂向应力为:
第一节、造缝机理
三、人工裂缝的方向 在天然裂缝不发育的地层,裂缝的形态(垂直缝或水
平缝)取决于其三向应力状态。根据最小主应力原理,
裂缝总是产生于强度最弱,阻力最小的方向,即岩石 破裂面垂直于最小主应力轴方向。
•当σz最小时,形成水平裂缝; •当σz最大时,形成垂直裂缝; •当σz> σx> σy时,裂缝面垂直于σx方向; •当σz > σy> σx时,裂缝面垂直于σy方向。
Z
v t
产生水平裂缝时,井筒内注入流 体的压力等于地层的破裂压力:
PF Ps
z tv
1
1 2 1
第一节、造缝机理
三、破裂压力梯度 为了方便比较与预测不同油田、油井、地层的破裂压力,引 入了破裂压力梯度概念,用β表示破裂压力梯度。 1、定义 表示地层破裂时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单位为:Mpa/m.
x 方向上,而最大周向
第一节、造缝机理
2、井眼内压所引起的井壁应力
压裂过程中,向井筒内注入高压液体,使井内压力升高。井筒内压必然
产生井壁上的周向应力。根据拉梅公式(拉应力取负号),则井壁上的周向应 力为:
p r p r ( p p )r r r r r (r r )
2 2 2 e e i a e i a
x
y
2
a 3a (1 ) (1 ) cos 2 r 2 r
2 4 x y 2 4
(1)当r=a且σx=σy=σH时,σθ=2σx=2σy=2σH
,说明圆孔壁上各点
的周向应力相等,与θ值无关。
第一节、造缝机理
(2) 当 r a , x y 时,
层井,容易形成垂直裂缝。
B:当β大于2.3×10-2Mpa/m时,多为浅层井,容易形
成水平裂缝。
C:如果β大于2.8×10-2Mpa/m,则可能是构造应力太
大,或岩石的抗张强度大造成的。
第一节、造缝机理
原因:浅地层的垂向应力相对比较小,近地表层构造运动
比较多,尤其是在褶皱和逆断层类型的地层中,水平应力大 于垂向应力的几率也大,所以浅地层容易出现水平裂缝。 注意:如果破裂梯度太高,则不正常,可能是由于地层严 重堵塞造成,可通过预先进行高效射孔、密集射孔、水力 喷砂射孔,或采取小规模酸化等措施。
第二节:压裂液
3) 摩阻低:压裂液的摩阻愈小则在设备功率一定的条件下, 利用造缝的有效功率愈大。摩阻过高不仅降低了有效功率
的利用,且由于井口压力过高,排量降低。
4) 稳定性:压裂液应具有热稳定性,不能由于温度的升高 而使粘度有较大的降低;液体还应有抗机械剪切的稳定性, 不因流速的增加而发生大幅度的降解。 5) 配伍性:压裂液进入地层后与各种岩石矿物及流体相接 触,不应产生不利于油气渗滤的物理—化学反应。
时需要提前泵注粘土稳定剂、除垢剂或清蜡剂;若这些
添加剂与基液及其它添加剂不配伍,或者量少而又必须 破裂液:高粘液体,起破裂地层的作用,在温度较 保证作业浓度时,则需要单独提前泵注;同时在高温、 高的地层里,它还可起一定的降温作用。有时为了提高 深井地层,这段液体还可起到降低地层温度的作用。 前置液的工作效率,在前置液中还加入一定量的细砂(粒 径100---140目,砂比10%左右)以堵塞地层中的微隙,
P H
第一节、造缝机理
2、破裂压力梯度值的范围
1)计算值,通过公式计算。
2)统计值,根据大量压裂施工统计出来的,破裂梯度 值范围为:
β =(1.5×10-2~1.8×10-2)~
(2.2×10-2~2.5×10-2)
第一节、造缝机理
β =(1.5×10-2~1.8×10-2)~ (2.2×10-2~2.5×10-2) 2)统计值 A:当β为小于1.5×10-2~1.8×10-2Mpa/m时,多为深
减少液体的滤失。
第二节:压裂液
2)携砂液:作用是将支撑剂带入裂缝中并将砂子放到预定位
置上去。在压裂液的总量中,这部分占的比重较大。有造缝及 冷却地层的作用。 3)顶替液: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定位置,并有预 防砂卡的作用;最后顶替液是注完携砂液后,用于将井筒中全 部携砂液替入裂缝中,以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沙。
顶替液
中间顶替液:
末尾顶替液:
第二节:压裂液
(1) 前置液:包括预处理液和破裂液,它 的作用一是预处理地层,二是破裂地层并造成 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以备后面的携砂液进入。 前置液一般包括清孔液、前垫液、破裂液。
第二节:压裂液
清孔液:5% HCl和 0.2 %左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
液疏通压裂井段射孔孔眼 前垫液:对水敏、结垢或含蜡量高的地层进行压裂
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
憋压 造逢
裂缝延伸
充填支撑剂
裂缝闭合
水力压裂增产机理
(1)形成的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比原地层系数大得多,可
大几倍到几十倍,大大增加了地层到井筒的连通能力; (2)变径向流动为线性流动,即由原来渗流阻力大的径向
流渗流方式转变为单向流渗流方式,增大了渗流截面,减小 了渗流阻力;
井
井
min 0 ,180 3 y x max 90 ,270 3 x y
。
。
说明最小周向应力发生在
应力却在 y 的方向上。
(3)随着r的增加,周向应力迅速降低。孔壁上的应力比远 处的大得多,这就是地层破裂压力大于裂缝延伸压力的一 个重要原因。
2
e
2
2
2
2
2
e
a
e
a
当厚壁筒外边界半径 re→∞ ,厚壁筒外边界压力 Pe=0 时, 井壁上r=a处的周向应力:
pi
井筒内压引起的井壁周向应力与内压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第一节、造缝机理
3、压裂液径向渗入地层所引起的井壁应力
P
Pi
P
Pi
P
由于注入井中的高压液体在地层破裂前,渗入井筒周围的
地层中,形成了一个附加应力区,它的作用增大了井壁周
围岩石的应力。
第一节、造缝机理
3、压裂液径向渗入地层所引起的井壁应力 增加的周向应力值为:
( pi pP ) 1 2 1
C 1 C
r
b
其中:
C
r
岩石骨架压缩系数
C
b
岩石体积压缩系数
第一节、造缝机理
4、井壁上的最小总应力 地层破裂前,井壁上的最小总周向应力应为地应力、井筒内 压及液体渗滤所引起的周向应力之和:
z p
Z S
水平有效应力:
x y
1
z
如果地层处于弹性状态,考虑到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两个水平主应力可能不相等。
(
x
1 E 2 ( P ) E ) P 2 1 1 1
1 z S 2 s
y (
1 1 E 2 ( z PS ) 2 E ) Ps 2 1 1 1
裂缝
(3) 可能沟通独立的透镜体或天然裂缝系统,沟通油气
储集区,增加新的油源
(4)裂缝穿透井底附近地层的污染堵塞带,解除堵塞,因 而可以显著增加产量
第一节、造缝机理
第 9 页
第一节、造缝机理
压 力 破裂 F a b 加砂
停泵 携砂液 裂缝闭合
前置液
排量不变,提高砂比,压力升高 反映了正常的裂缝延伸
泡沫压裂液等。 水基:以水为基底 原油 清水 油基 多相压裂液
酸基压裂液
第二节:压裂液
(一) 水基压裂液 1、定义 水基压裂液是在清水中加入稠化剂,交联剂等配置而成。 2、特点 优点:粘度高、摩阻低及悬砂能力强,滤失少。
缺点:但热稳定性和机械剪切稳定性较差。为了克服这
一缺点,又发展了交链压裂液和延迟交链压裂液
第二节:压裂液
6) 低残渣:要尽量降低压裂液中水不溶物的数量,以免降
低岩石及填砂裂缝的渗透率。
7) 易返排:施工结束后大部分注入液体反排出井外,排液
愈完全,效果愈好。
8) 货源广:便于配制,价钱便宜。
第二节:压裂液
四、压裂液的类型 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压裂液由最初的原油和清
水逐步发展为目前经常使用的水基、油基、酸基压裂液及
E
管内摩阻
裂缝延伸压力(静)
净裂缝延伸压力 C
裂缝闭合压力(静)
a—致密岩石
b—微缝高渗岩石 S 地层压力(静)
压裂施工压力曲线图 PF—破裂压力 PE —延伸压力 PS —地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