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层改造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储层改造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十一五
十二五
国内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刷新记录
内容 最大作业井深,m 最高施工温度,℃ 最高施工压力,MPa 最高施工排量,m3/min 最深水平井,m 最大注入液量,m3 指标数据 8023 201 136 17.2 6305/7810 46140 对应井号 克深7 牛东1 大北301 威201-H1 塔中×-15H 焦页12-4HF井 所属油田 塔里木油田 华北油田 塔里木油田 西南油气田 塔里木油田 中石化焦石坝
序 装备名称 号 总体情况 国产化情况 引进情况
公司共有压裂泵车 492 台 套,91.07万水马力 243台套,占49.4% 249台套,占50.6% 2000 型 为 主 279 台 套 , 主要厂家:江汉第四石 主要厂家:美国的 1 压裂泵车 2500型58台套,二者合计水 油机械厂和烟台杰瑞股 哈里伯顿、双S公 马力70.3万占总量77.2% 份公司 司和国民油井公司 无3000型压裂泵车 同泵车配套 同泵车配套 基本为美国哈里伯 混砂车、 混砂车122台套 基本为江汉第四石油机 2 顿、双S公司、西 仪表车 仪表车81台套 械厂和烟台杰瑞股份公 方、道威尔和国民 司产品 油井公司 基本为国产 连续混配 主要厂家:四机赛瓦石 3 25台套左右 设备 油钻采设备公司、北京 矿冶研究总院
(一)作用与地位
1.储层改造每前进一步,都促进了勘探开发向新的领域迈进
<1990
储层解堵、提高单井产量,动用1mD以上储量
整体压裂、开发压裂 1991~2005 结合井网、提高采收率,解决注水开发油藏整体改造问题
横截缝
纵向缝
2006年直井多层、水平井多段压裂 细分层段开发、提高动用程度,动用下限降至0.3mD 2011年体积压裂与工厂化 提高改造体积,启动非常规资源开发
砂岩
(3)大型模拟实验研究-可视化管路和支撑剖面研究
“中心”可视携砂模拟研究与国外同步
主要功能
压裂液井筒中剪切加热历史模拟 测试压裂液管式流变参数 n′、k′
、表观粘度、摩阻

直观模拟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流 动形态,动态携砂性能、支撑 剖面

评价不同压裂液的支撑剂传输 能力 ,并可以研究不同类型压 裂液冻胶的沉砂性能
征及与液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新型环境扫描电镜与能谱组合 测试系统
流变仪实验测试系统
(2)材料性能评价与研发-酸液
实验内容:评价酸液的流变、腐蚀、缓蚀等性能,研究酸岩反应机理、均匀布 酸和酸液转向等技术,为储层酸化/酸压改造设计和产量模拟提供依据 实验能力:长庆、西南、川庆等单位均能满足酸液性能测试和新材料研发的评 价实验,“中心”同时具有酸岩反应透明裂缝模拟和均匀布酸研究能力 技术差距:180℃以上酸液缓蚀性能评价、酸岩反应非均匀刻蚀表征
流体实验 微观结构与 分析实验 摩阻、流变、 蠕变及粘弹 性实验 酸岩反应 模拟实验
大型流体管 道模拟
大型岩石物 理模拟 井工厂矿场 模拟实验
(1)储层(岩石)基础评价实验技术
实验内容: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地应力大小、方向研究 实验能力:测试设备(引进 Terra-tek 和 MTS )围压系统 140MPa 、孔隙系统 100MPa,基本满足6000m井深就地应力条件下的参数测试;古地磁可研究地应 力方位 生产需求:高压井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围压200MPa )、岩石强度连续测试、
低渗透油藏
近年来,储层改造技 术紧密围绕 3 个目标、 7 个 方面开展创新与攻关,逐 渐 形 成 了 以直井多层和水
平井多段压裂为核心 的 储
层改造主体技术,满足6类 不同类型储层的改造需求,
为低渗透油气藏的经济有
效开发和非常规油气藏动 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深井/超深井储层
(二)主体技术
储层改造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实验评价与基础理论 2.优化设计及软件 3.改造装备 4.液体体系 5.支撑剂 6.工具与工艺技术 7.裂缝监测与诊断技术
ZEISS圆球度分析仪
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测试系统
(2)材料性能评价与研发-压裂液
实验内容:评价液体粘弹性、滤失、损害、摩阻及表界面化学等性能,研究压 裂液交联和破胶机理,为压裂设计、施工和效果预测提供依据
实验能力:“中心”、大庆、长庆、川庆等单位均能满足压裂液性能测试和新
材料研发的评价实验,长城钻探(昆山)具有大核磁研究瓜胶分子结构的能力 生产需求:200℃以上压裂液动态滤失与伤害模拟、纳米尺度孔隙微观结构表

连续混配设备 连续输砂设备
连续油管车
液氮泵车
3.装备配套基本满足生产需求,但研制能力弱
截止2012年底,中石油集团公司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共有压裂泵车近500台,总功 率近100万水马力,国产、进口压裂泵车各占一半左右。国内以江汉四机厂和烟台杰 瑞为主,具有2000型和2500型压裂泵车的生产能力,中石油内部的宝鸡石油机械厂研 制成功2300型压裂车。
(一)作用与地位
3.储层改造不断提升单井产量,保障了产能建设顺利实施
2007-2012年水平井改造现场试验近2000井,压后原油稳定产量6-7 吨,是直井的3.8-4.1倍,为中石油平均单井产量趋稳做出了贡献。
(一)作用与地位
4.储层改造技术已成为与地球物理、钻完井并列的三大关键工程技术 “十一五”期间年均改造井数近 16000口,2011年压裂酸化近20000 井次,相比2006年增加53%
一),大尺度三向应力加载重现储层地应力( 69MPa ),流体饱和模拟油藏孔隙流体
(20MPa), 固液两相泵入模拟压裂泵车/混砂车工作( 82MPa ),主/被动声波结 合的声发射事件解释复杂裂缝技术模拟微地震解释裂缝( 24 通道)。研究能力和水平
与世界同步。
大物模实验系统
砂岩应力转向后形成的转向复杂裂缝
1441
2004
1874
2005
1736
2006
1759
2007
2446
2008
2753
2009
2409
2010
2946
2011
3432
5672
7405
6657
6562
6918
10006 10959 10130 12761 13276 15873 16065
以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为代表,液体与工艺技术快速发展
(一)作用与地位
2.储层改造使储层动用渗透率下限不断降低,难动用资源转化为可采储量 储层改造实现了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和苏里格等致密气 藏的有效动用 “水平井 +体积压裂”助推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先导性 试验和动用,成为其商业开发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国内近50亿吨未动用石油储量中的70%和近3万亿未动用天然 气储量中的91%需改造,储层改造面临强劲的非常规油气藏生产需求
八五
九五
应用基础研究(机理研究) 人才培养(学历深造) 技术体系完善(压裂、酸化)
特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动用开发压裂技术研究
十五
特殊岩性(变质岩、泥灰岩)改造技术 新型压裂材料研制,海外技术应用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 加大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设,大型物模 基础理论及机理、产品及液体体系、实 验方法与大尺度物模实验、体积压裂优 化设计与工艺技术、诊断与评估方法
2.拥有世界先进软件,形成了优化设计技术,满足了需求
压裂优化设计理念由经典单一裂缝向裂缝网络转变
综合地质、物探、钻完井、录井、完井等资料,建立地质模型
以压后产量为目标,应用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优化裂缝参数 以优化的裂缝参数为目标,应用压裂裂缝模拟技术,优化施工参数
压裂优化设计相关软件种类较多,主体软件全为引进
井、页岩气多种版本)、Meyer、Gohfer、TerraFrac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 Eclipse、DeskTop VIP、Work Bench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依托研究项目研究自主开发特色软件,商业化程度低,较难推广
国内多家机构也开展了设计软件研发,开发模式多为依托研究项目,针对特定区 域或特殊需求形成特色功能软件,但商业化程度低,后期持续升级完善工作薄弱。 ①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已研软件6套, 在研软件4套)
主体软件全为引进,其中中国石油购买了美国卡博公司 FracProPT压裂 设计软件集团版。“中心”拥有较全的全三维裂缝模拟、油藏数值模拟、应 力场模拟等系列软件;大庆、长庆、川庆等公司拥有应用较广泛的 2-3种软 件(FracProPT 、 Stimplan等)。
优化设计软件: FracProPT (油田应用最多)、 Stimplan (含酸压和水平
依托研究项目研究自主开发特色软件,商业化程度低,较难推广
②西南石油大学
3D-HFODS三维压裂模拟及优化设计软件 水平井分级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考虑酸蚀蚓孔效应的酸化压裂设计计算软件
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Frac—Hor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水平井整体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实验评价满足需求,基础理论研究逐步提升
基础评价实验和基础理论研究,是认识储层、评价材料性能、形成新理 论、研发新材料、发展新技术的基础。
储层改造评价实验和基础研究
储层基础实 验技术
材料性能评价 和新材料研究
大型模拟实 验研究
岩心基本性 能 岩石力学实 验、地应力 岩心微观结 构
支撑剂实验 基本性能实 验 表面/界 面实验 导流能力 动态滤失 伤害实验
复杂工况整体压裂优化软件
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水平井压裂返排优化设计软件 重复压裂应力分析软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储层改造专用装备基本满足,但研制能力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