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代领土变化

中国历代领土变化

中国历代领土变化我一直想对这个课题做一个总结,今天总算完成。

这里的中国领土主要指的是历史上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绝没有破坏民族团结之意。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约210万平方公里。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疆域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

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

成汤灭夏至盘庚五迁,始居于殷。

面积大概320万平方公里。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

面积大概340万平方公里。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抵河西、四川,北达阴山,南包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至云贵地区。

汉朝(前202—8年,25—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

汉代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故称刘汉。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

公元2年,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面积609万平方公里。

西汉疆域图东汉疆域图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

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

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面积543万平方公里。

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

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

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

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

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

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

面积302万平方公里。

南北朝时期(公元386年~公元589年[1]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及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朝宋)、南齐、南梁(萧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增加了几乎所有剩余的内蒙和部分外蒙的土地。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定国号为“隋”,北周覆亡。

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在东北地区边界固定在辽河一带。

在北方到五原、定襄等阴山以北之地。

西域地区取得青海一带领地,深入青海湖及西域东部。

西南地区设南宁州总管府于味,南方设置比景郡、象浦郡、海阴郡等三郡。

国土面积467万平方公里。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一说1076万平方公里。

武周时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强盛时的唐国土大的非常惊人,比现在中国少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方公里,可谓史上巨大的缩水。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建都开封,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统一。

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

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

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

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

崇宁三年(1104年)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

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

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

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北宋面积280万平方公里。

南宋200万平方公里元朝(1271年—1368年)是忽必烈建立的由蒙古人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朝承袭大蒙古国主要的领土,经过多次扩展后,于1311年元武宗时期达到最大,西到吐鲁番,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及缅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与北海、鄂毕河东部,东到日本海,史书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

元朝且为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四大汗国的宗主国,其藩属国涵盖高丽与东南亚各国。

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

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

呜呼盛矣!“国土最大时,比现在少一小半西藏和大半新疆,内蒙古全部和东三省小半土地,俄罗斯极少土地。

共710万平方公里。

后来大为缩水,丧失西藏新疆和东北台湾,到灭亡时只剩下350万平方公里。

清朝(1644—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十二帝,享国267年。

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沙俄)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与库页岛。

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

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至帕米尔高原。

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

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与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国(1912——1949)。

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

由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政权,简称民国。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

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

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1],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

下面就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再赘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