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课件(五四制)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课件(五四制)


①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政策
1917 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
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制造七月流血事件。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领导阶级不同 采取的措施不同 代表的利益不同 资产阶级 反动反人民 资产阶级 苏维埃政权 无产阶级 符合人民利益
广大工农群众
②领袖归来,制定方 针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 归自己支配。 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 外,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 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二月 1917 年 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 革命 3月
十月 1 9 1 7 年 革命 11月
推 翻 资 产 阶 级 临 时 政 府
社会主义 革命
结论: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教材内容,联
系中国近代史内容,合
作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
意义。
1. 俄国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新经济政 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 作用知道苏联的成立。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 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 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 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 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 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 主义的部分书刊
课堂小结
一 战 灾 难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 民政策) 继续进 行世界大战 遭惨败 屠杀和 平示威的反 战人士 革命群 众拥护列宁
首都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工人和士兵
武装起义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革命主力 方 结 式 果
1917年3月,革命群
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
的标志。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
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格二 勒月 街革 头命 场中 景的 彼 得
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继二月革命后又爆发十月革命的原因
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德15.7%
美35.8%
①俄国成为帝国主义 链条上薄弱的环节。
其他
上流社会 举行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 棚内勉强裹腹
②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材料二:全国男丁一半,约1500万人入伍。战 场上接连失利,丧失波兰、立陶宛的大片土地,伤 亡数百万人。 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几乎崩溃。国家外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 史 全册优质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
俄罗斯民众红场游行,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 请问:后人为何如此敬重列宁?

新时代的曙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革命爆发 的原因、经过、结果。
义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
削阶级,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的局面。)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打冬宫
武装起义者攻打冬宫后的留影
巩固政权的政治政策
全俄第二次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列
宁宣布苏维埃政权
成立,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巩固政权的经济政策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巩固政权的外交政策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 斯特和约》,苏俄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 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及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 体化
难点: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债从1913年的88亿增加到500亿卢布。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 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
③战争的灾难成为各种矛盾爆发的催化剂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 报》思想和组织上建党准备
1900年,布尔什维克党的
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④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逐渐成熟
二月革命
时 间
地 点 1917年3月(俄历2月)
巩固政权的军事政策
建立军队,取得国内战争的胜
利 图为莫斯科郊外练兵场上的红军。
建政权;收企业;颁法令;退大战;迁首都
1918-1920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时间 革命任务 性质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推翻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建立社会 主义国家
提出“全部 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
4月 初衷
和 平 夺 权
7月 梦魇
白 色 恐 怖
8月 调整
暴 力 革 命
10月 抉择
武 装 起 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领导力量 革命主力 结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 维克党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力量
11月7日,冬宫被攻占, 标志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取得胜利
工人士 兵代表苏维 埃(布尔什 维克党)
十 月 革 命
世界现 代史的开端
列宁确 定武装起义 方针
当堂达标
1.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 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十月革命 2. 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 么? 帝国主义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课导入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 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