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礼仪标准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礼仪,在日常交往和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性价值。
微笑是人类的一种表情,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流露,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在人与人交往时通过微笑彼此表达出友好和敬意,通过微笑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友好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交往关系。
在礼仪活动中,微笑在礼仪层面的标准应该具备人性化的特点,微笑不应程式化、复杂化,而要真诚、自然,把握微笑的尺度应该注重人内心的情感状态,体现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而绝无任何外来的包装或矫饰。
以下是微笑的礼仪标准,欢迎阅读。
奥运期间,志愿者的微笑作为北京最好的名片,展现着中国的友好与热情、开放与自信。
奥运会开幕式上在鸟巢绽放的2008张来自世界各地儿童的笑脸,为世界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微笑,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需要翻译却能架起沟通的桥梁,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都能够理解微笑的含义。
微笑,渗透着情感,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自然流露,来自人的内心深处。
微笑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肯定以后的内在心理历程,是人们对美好事物表达愉悦情感的心灵外露和积极情绪的展现。
微笑可以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关心和爱,是礼貌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和谦恭、友善、含蓄、自信的反映。
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礼仪,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传达着友好的信息;微笑在礼仪活动中体现出重要的实践性价值,“微笑一下并不费力,但它却产生无穷的魅力;受惠者成为富有,施予者并不贫穷;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永久的回忆……”(法国小诗)。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每个人都有一个瞬间的微笑是最美的。
如何微笑,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美丽的瞬间,用这样美好的表情参与到交往活动中。
确定微笑礼仪的标准,对于在礼仪活动中正确的运用这种表情提供了尺度。
在交往活动中,依据礼仪的标准控制微笑的尺度,为人们顺利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人类内心情感状态的流露,微笑的标准应当具备其人性化的特点。
从人性化的视角确定微笑的标准是从人自身表情的角度出发,不能够脱离表情的特征。
微笑应该是自然的,动态的,是“诚于内而形于外”的愉悦情绪的外在表现。
一、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礼仪“礼仪所表现的是一种善良的人性,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规范的人伦。
”(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求人们将这种社会规范逐渐内化为个体的礼仪行为。
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礼仪,贯穿于各种礼仪活过程中。
当与人见面握手时,如果伴以亲和的微笑,会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交往中,微笑能够表现出善意、尊重和友好,通过微笑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友好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交往关系。
在各种场合恰当地运用微笑,可以起到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对方的积极心理效应。
如果人人都能够在交往活动中正确、自然的运用微笑礼仪,彼此表现与人为善的态度,必然有利于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一)微笑在日常交往中是最易被人接受的礼仪在日常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伴以微笑可以使气氛和谐。
人们对于微笑的表情最为敏感,普遍会产生积极地情绪。
你向对方微笑,对方也报以微笑,他用微笑告诉你:你让他体验到了幸福感,由于你的微笑,使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
换言之,你的微笑使他感到了自己的价值。
“于是,有人把微笑这一“体语”比喻为交际中的“货币”,人人都能付出,人人也乐于接受。
”(丛航青《公关礼仪》)微笑语在人类各种文化中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能超越文化而传播。
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势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这些表情动作最初具有适应意义。
因此,以后就成为遗传的东西而被保存下来。
例如,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动作。
正因为表情有其生物学根源,所以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原始表情是具有全人类性的。
1972年,埃克曼(Ekman)、弗里森(Friesen)等对六种面部表情作了测定,发现五个国家的公民很容易地指出每种表情所代表的情绪(见下表)。
从表上看,各民族对表情的判断大同小异。
研究者之后又选取了新几内亚尚属原始部落的霍尔族和丹尼族,结果发现,他们也能正确判断这六种面部表情。
而且,把霍尔族土著的面部表情用录像带记录,让美国大学生来评判,也能得到正确的判断。
(王雁主编《普通心理学》)注:表中数字为各国人对表情判断一致的百分数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对于愉快的表情人们的判断正确率是最高的。
这种表情就是笑容。
人类表情的生物学根源决定了当人看到对方的表情是笑时,可以判断出对方的情绪是愉快的,所表达的感情目的是友好的。
这种判断决定了交往的情绪基础。
当人们在交往中期望达到预计目标时,首先要通过微笑表现出善意,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往才有成功的可能。
反之,交往之初面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都会给人冷谈、不满或者厌恶的负面暗示,影响交往活动。
因此,在日常交往中,适当的运用好微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笑与手势、语言一样在礼仪行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交往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且,微笑可以伴随着手势、语言等出现在交往过程中,辅助手势、语言等达到交往目的。
(二)微笑在服务工作中是最实用的礼仪现代服务礼仪对服务有这样一种解释:"SERVICE"(服务)由7个字母构成,意为全方位,高标准的要求。
其中,"S"——Smile(微笑)、"E"——Excellent(出色)、"R"——Ready(准备)、"V"——Viewing(看待、观察)、"I"——Inviting(邀请)、"C"——Creating(创造)、"E"——Eye(眼光、关注)。
第一个字母“s”——微笑,意味着服务人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
微笑服务是服务人员美好心灵和友好诚恳态度的外化表现,是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的美好桥梁。
目前,微笑服务已经在世界各地和多种行业引起广泛重视,成为商界、服务业界竞争的有效武器。
美国希尔顿酒店的事业一向兴旺发达,秘诀就在于他一向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微笑服务。
希尔顿总公司董事长唐纳·希尔顿曾经明言:“酒店第一流的设备重要,而第一流的微笑更为重要。
”50多年里,他不断地到设在世界各国的希尔顿酒店视察,视察中他经常问下级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没有?” 在社会生活中,消费者要求维护自身权益,要求被尊重;行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体现良好规范和人性化服务的“微笑服务”就成为了一种高附加值的,具有较高档次的服务规范。
在服务交往中,服务对象的情绪往往受到服务人员态度的影响。
微笑的表情,服务人员温和的语调和礼貌的语气,不仅能引发服务对象发自内心的好感,有时还可以稳定服务对象焦虑急燥的情绪。
微笑在不经意间对语言进行修饰,使服务对象在整个交往中感到轻松和愉快。
同时,在服务交往中,微笑也可以给服务人员自身带来热情、主动、自信等良好的情绪氛围,处在这一氛围中的服务人员,他的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
微笑在给服务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服务人员自身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有利于服务工作者自身的身心健康。
二、微笑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实践性价值(一)微笑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首次效应或者优先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而初次见面时面带微笑,就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第一印象。
在很多关于面试技巧的论述中都提到,如何给面试官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入考场内,要微笑着注视面试官。
保持自然的、热情的微笑,它不仅说明你自己是放松的,而且在表现你的风采的同时,微笑已经开始在你和面试官之间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了。
第一印象的形成一般只需数十秒钟。
有经验的面试官会很重视从这几十秒钟捕捉关于应试者的真实的自然的信息,如果应试者能有效地利用这几十秒钟,将会给面试的继续进行,带来好的影响。
在最初的几十秒钟,我们能做什么呢?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微笑。
(二)微笑促使人际交往顺利进行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其实就在传递一种快乐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你对他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
对方就会和你产生共情,体会到你的快乐,更愿意和你接近。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沟通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
微笑能产生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
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
面对不同场合、不同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可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微笑的表情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它在外观上造成的美感,更在于它总是带给别人友好的感情,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
(三)微笑可以有效的化解交往矛盾微笑是金,用笑容还可以成功地化解许多矛盾和争端。
朋友与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发生不愉快,是冷眼以对,还是泰然处之?是深化矛盾,还是消除在萌芽之中?这就要看当事者的态度了。
你若大度,对方也会还之于宽容,你若耿耿于怀,双方势必难以和好如初。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深的矛盾,当面对微笑时,也有可能强行压制下去。
面对一张微笑着的脸,再大的怒火也会不觉间熄灭。
一个人的微笑就像温暖的春风般可以化解严冬的冰冻。
所以,在人和人的相处之中,微笑是至关重要的,它虽然不是犀利的语言,却比任何语言更加有力。
人际交往难免产生隔阂,微笑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纠葛时,一方若能以微笑面对另一方,往往就不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了。
(四)微笑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敬业”在《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所谓的敬业就是要求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敬业就是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喜爱自己的职业。
在众多服务行业中,大都要求从业者微笑服务。
做到微笑并不是很难,只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展现出标准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