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笔书法论文

毛笔书法论文

浅析毛笔书法
摘要:书法在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相当多人的重视与青睐,当然也让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去学习、欣赏书法。

但是如何能让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及其欣赏书法的水平更快的得到提升,还需要做到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对其做一些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毛笔书法课堂教学学习欣赏
正文:
一:毛笔书法简介
1:书法的概念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

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

2:书法的发展历程
书法以毛笔书写汉字,它讲求用笔的疾徐、顿挫、顺逆、刚柔,墨色的浓淡、干湿创造美的章法及结构形式,借以表达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品格情操。

中国书法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篆、隶、真、草、行等主要字体形式。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

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

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

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

3: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传播得最为广泛,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书法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

应该说书法诞生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以书法见长。

书法,看似十分简易,仿佛凡会书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能使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字,似乎就成了书法家。

其实不然。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

写汉字容易,真的走进书法艺术境界的书法家并不是很多的。

书法,是在洁白的纸上,靠了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词、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

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二:毛笔书法的课堂教学
1:书法的课堂教育
我们都知道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气韵等等。

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

当然书法虽然含有书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如离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电线的本质而进行抽象的文学那样叙述故事,描写内心感情,却和音乐中器乐较为相近。

器乐以旋律、和事。

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书法艺术尽管书体各异,但其造型的共性都是以点、线条构成单个的表意形体,点、线条或结构单位在不违背文字意义的造型规律的前提下,具有充分的可变性与表现力。

2:书法的学习
我国的书法历史悠久,具有相当重要的的影响力,所以要学好毛笔书法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要想真正的学好书法,必须循序渐进,但不可急功近利;同时更要注重内涵,绝对不可形似而神不似,所以要想学好书法,必须从自己一点一滴的开始,经常去看一些相关书籍,在闲暇的时候去学习写作,同事在学的同时更好的去研究与利用,让我们对书法的学习更好的得到利用,更好的去为我们获得一定的兴趣与利益。

三:毛笔书法的欣赏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大量的非搞书法的人来说,他们显然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且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能从没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就书法创作者自身而言,不断地创作实践,加上不断的书法理论研究,其自身的欣赏水平亦随随之提高,一般地说是较为同步的,就像一句哲言所讲的那样:“心中没有太阳,也就看不见太阳”。

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是从两个大方面来看的:一是书法基本功。

书法中内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第一,看字体间架结构的基本功怎样。

写毛笔字,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写不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字意,从而影响到书法的审美价值。

一个字的间架搭好,这个字的字体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欣赏这些字的同时还要更好的去了解其字体的各个方面。

“真、草、隶、篆”,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行笔的法则。

行笔法则变了,字体也跟着有所变化,也许新的、更好的、具有审美性的字体就产生了。

我们赏析一幅书法的好坏一定要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去看,看起笔是否有力,行笔用力是否均匀流畅,在写点、横、折、竖、勾、撇、捺、提等笔划时,是否符合这种字体的行笔法则,这些行笔法则都是前辈大书法家千锤百炼出来的。

每个大书法家在行笔都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写的每一笔划都有功力,都有审美价值。

书法家在行笔上没有功力、没有审美价值的笔划叫“败笔”。

所以书法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笔法则为学习基础,练好书法行笔中每一笔的基本功。

有的毛笔字,从纸背后看,起笔处十点,收笔处是点,交叉处是点,整个子的背面是6个点,这就是行笔用力不均匀所致。

而好的作品还要看内涵的语言,其书法语言概括为以下四点:第1点,书法中是否有文学的内涵。

好的书法作品不但每个字都体现着该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体的美,而且还反映着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内涵在书法作品中。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赤壁赋》也是这样。

这些书法作品被称为“文人字”。

我们看一件书法作品时常评曰:“这是文人
字”、“这是书家字”、“这是匠人字”。

这是由于写字人的文学水平不一样,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现出的内涵不一样、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

读好的书法作品给人的思想以驰骋的余地,让人欣赏书法就像是在欣赏诗词,因为书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写照。

读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就像读田园诗,会勾起对田园的联想。

读毛泽东、郭沬若的书法作品也都会给人以诗词的联想。

第2点,书法作品中是否内涵音乐的韵律。

好的书法作品中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结构都有音乐的韵律,你读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在奏鸣。

第 3点,书法中是否内涵着画的意境。

“字画本一体”,字乃抽象的画,好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示着画的意境。

第4点,书法中内涵的势态。

书法中内涵的势态包括大气还是小气,是潇洒、飘逸还是拘谨,是格调高雅还是低俗,是厚重还是轻浮等等。

这些统统和书法家的品格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书法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

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

总之,书法作品所涵盖的丰富语言,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书法家人格的写照。

结语:
具有相当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都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同时让相当多的人学习,欣赏书法,通过本文对毛笔书法及其课堂教学和欣赏水平的介绍,让更多的人更好的去学习、欣赏书法,是我们的书法思想得到更好的发扬,使优良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汉代毛笔》
2:张丙辰《古代行书》
3:《书法欣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