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在这不多阐述,简单地说,构成社群需要五大要素,分别是“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具体可分为社群定位,目标人群,进群路径,进群诱因,传播推广,社群维系和社群转化。
同好即“定位”,建立商业社群有三种模式:
(1) 环绕灵魂人物构建社群
(2) 环绕核心产品构建社群
(3) 环绕软性服务构建社群
根据公司业务和客户需求,
称,暂定
在“会”的基础上,以种子用户为前提,成立“ 名人会”,为的种子社群。
有效的结构设置保证了社群的有效进行。
前期设置金字塔结构,而此社群结构包括组织成员、社交平台、加入原则和管理规范。
有群主和业务员组成,群主负责社群管理、内容输出、价值观输出等,担任着主
KOL 角色,兼任着活动的组织,引流设计,变现设计等。
业务员也承担着KOL 的角色。
这里着重说明:业务员本职工作销售,但在社群不可擅自发送硬销售性质的内容 (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公众号等)。
在公司的社群里,旨在分享业务相关的内容、活跃社群、用户情感维护。
成员加入的方式:是邀请制。
其主要的方式为,(1)业务员邀请(2)渠道引流(3)会员邀请
“会”群规的设定
1、欢迎加入“合肥香蜜群”,香蜜进群请先自我介绍,并更改群名片 (格式:姓名+行业) ;以商业互助会友,建议实名交流;
会友们邀请朋友入群,可先向管理员或者群主申请,谢绝私自邀请。
2、本群定期对会员关心的商业、管理、营销、运营、活动策划等,进行话题交流。
并定期组织线下沙龙,会员也可向群主或者管理员申请,审核后统一发起。
谢绝非官方发起的一切活动。
3、本群不定期邀请行业大咖在线关于商业管理、营销、运营、活动策划等相关分享,以群主通知为准。
4 、“闭群”时间:为保证会友们每天都有饱满精神去工作,建议每天24:00~次日7:00 睡个好觉。
没有价值的社群迟早会成为“鸡肋”,广告成河。
此外,输出干货和内容需要引导全员开花,体现去中心化。
1. 课程(荔枝微课、知识星球)
2. 定期干货分享
3. 线下活动
具体如下思维导图
通过运营建立“四感”,延长社群的生命周期。
仪式感:比如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奖惩等以规范社群。
参预感:通过讨论,参预等,以此保证社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
组织感:通过对某主题活动的分工、协作、分工等,以保证社群战斗力。
归属感:通过线上线下互助、活动,以此保证社群的零聚力。
总结运营流程
1 社群运营模式原则
A 前期走发散性思维模式(聊天内容不限于产品/品牌/行业,大体方向不偏即可)
B 后期集中帅选向专业化角度完善
2 社群执行过程中提交相应报表
周报表
3 运营社群过程中不同小号对应不同身份
A 提前设置相应身份和职位
B 多种表现形式介绍
4 与相关部门协调组织相应的线上线下活动
A 确定周期
B 确定沟通合作部门和落地负责人
C 提前确定合作内容和分工
D 申请经费等明细使用记录反馈
5 明确不同业务员朋友圈转发内容的分类
A 不建议全部一致,因为好友情况属性不同
B 针对性有规律转发
6 社群的壮大计划指标落地
A 社群数量的增加
B 社群规模的扩大
C 社群质量的监控
7 马甲小号的执行分解
A 分批次加社群用户成员,设立每天加好友目标执行落地
B 视情况交流推广公司的业务产品
C 定期分批次与好友群发互动刷存在感
8 运营后期效果反馈
定期提交报表(日报表/周报表)反馈社群问题
9 不定期根据社群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意见
官方发布图文——撬动种子用户/粉丝转发——扫码加客服好友、客服拉群——转发图文、截图给客服——审核通过,正式成为群员
在这可以用的辅助工具:建群宝、爆汁、社群精灵。
1.每周邀请一位佳宾关于营销、运营、管理方面的分享
2.时间为周六晚上8.30-9.30
3.分享方式:荔枝微课、知识星球,分为佳宾分享和答疑两个环节
4.佳宾邀请策略:公司内部人员,如CEO,付费邀请行业精英,后期注重群内资源的挖掘,可引导会员进行分享。
5.分享公告:提前两天在群内公告,可引导群内用户发朋友圈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6.分享总结:分享结束后,整理成电子档,释放。
开展与主题相关的线下活动,丰富社群成员的体验,加深关系链的沉淀。
可以是分享会,可以是一次去参加培训、讲座,组队比赛等等。
同时线下活动也承担着转化的功能.
传播效果达到最优,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
渠道:确定传播渠道。
哪里最多目标受众?哪里的目标受众最容易撬动?
内容:根据传播渠道制定传播素材。
什么传播素材最能打动目标受众?
时机:目标受众什么时间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
如下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