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上)习作缩写故事教案完美版

(五上)习作缩写故事教案完美版

缩写故事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缩写民间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一、激趣导入。

(展示故事《巨人的花园》)同学们,谁能概括一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学生看故事,自由发言)对比一下原来的故事内容和你们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讲的比原来的内容简短)那么故事的情节完整吗?(完整)你们能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吗?(能)用概括的语言来描述故事的方式,我们称为缩写。

但是,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还是有区别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缩写故事。

二、启发思路。

1.理解什么是“摘录、删减”。

(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

)2.理解什么是“概括、改写”。

(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3.结合实例,理解概念。

齐读《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保留了海力布热心助人的特点,删减了故事的引子和海力布分给大家猎物的例子。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概括和改写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情节。

)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

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

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概括了海力布得到宝石的情节。

)4.在保留故事原意的情况下,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故事的引入部分一般可以删去,故事的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必须保留。

)三、习作指导。

以《猎人海力布》第5、6自然段为例,进行讲解: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于是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1.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可以删减。

(“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2.哪些地方需要改写?(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要怎么改?(海力布什么也不要,只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3.剩下的内容要用什么方式缩写?(概括)4.结合上面删减和改写的内容,缩写这两个自然段。

(海力布来到龙宫,龙王想送他珍宝表示感谢,海力布什么也不要,只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龙王稍加思索后就给了他。

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他不要忘记之前它说过的话,海力布谢过小白蛇便回家了。

) 5.除了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不能改变故事的原意。

(2)改写之后的语句必须通顺。

6.学生交流并练习缩写《猎人海力布》,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择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最好有优秀作品和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学生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课堂小结。

总而言之,缩写故事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

也就是说,缩写不允许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

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保持原文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二,要按缩写的要求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有些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

第三,要衔接自然,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1.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内涵,学会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

2.在懂得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缩写文章,必须注意的是,改写完的文章应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我想对您说”,和生活紧密联系,贴近生活,让学生以写信的方式向朋友或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倾诉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对他们的感情,促进学生更好的与他人沟通、相处。

教学目标写一封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细节,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1.小游戏:我说你做。

规则:根据老师给定的口令,在白纸上按要求写出内容。

①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十个人的名字。

②划去你认为不重要的三个名字。

③再划掉三个名字。

④接着划掉两个名字。

⑤请再划掉一个名字。

游戏分享:最后你还剩下了谁?在游戏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在游戏过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你从这个游戏中知道了什么?出示:母爱如水,母爱是一条彩色的长河,永远奔腾不息。

父爱如山,父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永远挺拔耸立。

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心声想要对别人倾诉:告诉爸爸妈妈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跟朋友诉说自己成长中的点滴烦恼,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表达敬佩之情……这节习作课,我们的主题是:我想对您说。

(板书)二、确定对象,有感而发1.说一说:自己和父母或好友之间发生的感动的、开心的或难过的事。

2.忆一忆:①出示抗击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治疗病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志愿者们为社区服务的图片,分享自己的感受。

②故事引路:A.在疫情爆发初期,钟南山院士坐火车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当时他已经年近八十四岁,他是最勇敢的逆行者,是最令人尊重的老人。

B.疫情爆发后,广东一位年轻的护士瞒着父母去支援武汉,被记者问到是否想念家人时,她却说了句“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没法做事了。

”谈谈两个人物让你感动的地方。

师:刚才提到的这些人物中,谁的行为最让你感动或开心、难忘?你最想跟他说点什么?三、明确用意,进行选材1.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

这就是要我们写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在作文中,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

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对父母或好友说。

①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深厚情感;②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你;③也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坏习惯。

……3.对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说。

可以说出你对他们的关心,表达你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激。

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生命保卫战:那些英勇无畏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换来无数病人的康复;那些忠于职守的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志愿者们,为居家防护的人们做着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工作……那时发生的事,那些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难忘、感动。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位或几位自己敬佩的人,对他们说说心里话,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

4.小组讨论。

①确定诉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朋友还是其他人?②列举五至八件你和他们之间的事情,用简单的词语。

比如:打伞、生病、戒烟、生日蛋糕等等。

③在你所列词语中选择两到三件印象深刻的圈上。

四、回顾课文,学习写法1.回顾本单元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出真挚感情的?借助思维导读,整理如下:2.你从本单元的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发现?明确:写作方法: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叙事抒情3.利用思维导图,确定写作大纲。

举例:父母——回忆与父母难忘的事——与父母的“矛盾”——给父母的建议——其他(要点:清楚具体——真情实感——尊重父母——真诚沟通)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例文习作人教(部编版)习作例文习作活动分析:本次的习作训练由两篇例文开启,习作例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都是说明文,但说明的对象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时也应有所区别,《鲸》以说明事物为主,《风向袋的制作》以说明过程为主。

另外,教师在教学两篇例文时也需要有别于课文教学,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

在学习完两篇习作例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写说明文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也可以回顾所学的两篇课文及两篇例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练习写说明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

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的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一定顺序写作,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说明文。

2.按一定顺序把事物的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以课文激起写作兴趣,引出写作内容。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说明性文章,了解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认识了漂亮、乖巧、驯良的松鼠。

作者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以或简洁明了、或准确生动的语言使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清楚明了,让活泼可爱的松鼠如在眼前。

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向他人介绍一下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两篇优秀的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如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然后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将自己了解的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呢?2.板书:介绍一种事物。

二、交流反馈,温故知新1.复习交流《太阳》和《松鼠》,回顾说明文的特点。

预设: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此时可提问学生,在交流中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反馈“初试身手”写的片段练习,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互相评议。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初步尝试了写说明文片段和将散文改写成说明性文章。

学生在初次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问,教师可以展示部分“问题作品”,让学生参与品读、评议、修改,促使存在相似问题的学生认识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为后面的习作训练打下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