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工序安排

热处理工序安排

热处理工序安排
热处理工序的作用: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消除工件的内应力。

A.预备热处理
常用的有退火、正火等。

多安排在粗加工前。

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消除毛坯制造时的残余应力,改善组织。

退火:降低硬度。

正火:提高硬度
B.调质
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为以后的热处理做准备,用于各种中碳结构钢和中碳合金钢。

多安排在半精加工前。

C.消除残余应力热处理
常用的有时效处理。

多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目的是消除毛坯在制造、加工时产生的让工件产生变形的内应力。

时效:切削和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D.最终热处理
目的是提高零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

多安排在精加工之前。

常用的有:淬火、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

淬火:提高零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

用于中碳结构钢和合金钢。

渗碳:低碳钢经过渗碳后,工件表面具有高硬度,增加了零件的耐磨性及抗疲劳强度,而工件心部仍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还
可以解决工件表面部分不淬硬的工艺问题。

渗碳深度;0.5-2.0mm.
渗氮:通过氮原子的渗入,使工件表面获得含氮化合物,从而达到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的目的。

渗氮温度低,工件变形小,渗氮层较薄,多安排在精加工前,之前常安排一道时效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