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的内涵
宫崎骏的绝大多数作品虽然是关于小孩子的故事,但内容涉及冒险、乡村生活、神奇生物、魔法、战争等。
在共性之外,其题材有着极大地丰富性.在主题上,宫崎骏一直关注成长与环保的问题,借助童话般的奇幻故事,以及形形色色人物的内在隐喻,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
千寻及其父母、白龙、汤婆婆、钱婆婆和无面人等等丰富的角色共同编制出一段奇幻的历险故事。
虽然导演使用的是单线顺序叙事,但依然使情节紧张精彩,叙事的直白令主题更为突出。
相比《龙猫》的童真,《千与千寻》的主题更为深刻和复杂,但又不那么沉重。
宫崎骏通过一个孩子的异域冒险故事,完成了多层次主题的表达,并依旧使观众保持愉悦的心情。
归结起来,《千与千寻》主要有一下几点主题内涵:
第一:讽刺人类的贪欲,强调劳动的价值.
对于《千与千寻》这部作品,首先看到千寻的父母。
通过千寻与父母的交流以及其行程中的表现,看不出这对夫妇有何独特之处。
宫崎骏并没有对二人进行过多的描述,但在神隐餐馆的那场戏,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角色代表的是人性中的贪婪。
汤婆婆与钱婆婆的形成一对对比。
作为双胞胎,两人性格不同,追求更是不同.钱婆婆居住在沼底类似农庄的简朴小屋中,勤恳劳动,安享平淡质朴的生活.汤婆婆经营汤屋,对于金钱的欲望永不满足。
但她同样肯定劳动,千寻出色的接待了“腐烂神”,汤婆婆也没有吝惜赞扬。
这些虽然体现了她见钱眼开、利欲熏心的一面,但宫崎骏没有把她塑造成压榨劳动人民的形象。
因此我不认为汤婆婆是绝对的反面角色,而且汤婆婆对宝宝的关爱表现出令人捧腹的可爱一面。
这一主题在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千寻的父母因贪吃变成猪,汤屋的员工们见钱眼开最终得到的只是泥土变成的金子,汤婆婆是利欲熏心的“典型”,这些都是宫崎骏着意批判的对象。
相比之下,没有贪欲的千寻保持了人形,拯救了父母,她拒绝接受无脸男的金子,也使无脸男最终醒悟。
宫崎骏是否定人类贪婪欲望的。
他的很多电影表现纯真的小孩子,排斥一个现实的利欲社会,而《天空之城》中受权力诱惑的穆斯卡成为宫崎骏电影中最大的反派,无疑表现导演对贪婪人性的鄙视。
讽刺贪欲的同时,宫崎骏肯定了劳动的价值.千寻初到汤屋,白龙让她求汤婆婆给她一份工作,“你要说再辛苦也愿意等工作的机会,这样她就没有办法对你下手。
”汤婆婆也说“如果你抱怨想回去,我就把你变成猪。
”汤屋辛苦工作让千寻更快成长,她的尽责得到河神的奖励,那颗丸子也成了拯救无脸男和白龙的关键。
坚持朴素生活的钱婆婆请千寻一行人帮助她纺线,说魔法做出来的东西一点用都没有,靠朋友的劳动做出的头绳能为千寻带来力量。
宫崎骏认为在劳动中人类才能自我实现其意义,获得成长。
的确,不劳而获的东西,你又可以拥有多久呢?或许一年,或许一秒,但绝不会是一辈子。
第二:认识自己,寻求自身意义和价值。
来到隧道另一端的神隐世界,人会变得透明,连具有法术的钱婆婆也不可避免.我想这寓意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享乐世界,人的自我迷失吧!
“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白龙这样告诉千寻。
是的,忘记自己的名字就回不去了。
小孩子经常有疯玩的时候,父母生气了会说,玩疯了忘了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吧?而大人也经常会有迷失的时候,有时,为了眼前
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甚至出卖了自己的底线。
想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做回自己,就必须——记住自己的名字。
相比之下白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忘了自己的名字,不得不听命于汤婆婆,做一些为人所不耻的事情,以至于会被人诟病,说龙是没有善恶观念的.
幸而有千寻。
或许在我们人生中,总不乏这样的人出现,有意无意地提点我们。
如果真的能在关键时刻遇到这样的人,那真可谓尽够欣幸了。
白龙告诉千寻,不吃这个世界的东西就不会变透明。
是不是意味着,抵御住外界的诱惑才能保持真我呢?千寻和白龙在故事中“寻找自己”。
像白龙所说,汤婆婆喜欢夺取别人的名字,忘记名字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这也许是说,认识自己才能获得生活的方向感.
第三、走上人生路,担负做人的责任。
“责任”与“义务”意思比较接近。
在法律上,讲的是“对公民或法人必须做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在道德上,应尽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也没有差别。
人只要活着,就具有某种责任,因为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当中总存在着自己份内该做的事情.如果你独来独往,你总要负责自己的吃喝拉撒把?这就是个人责任。
如果你还有家庭,有父母、配偶、子女等等,那你就有了作为子女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父母抚养子女的责任,作为夫妻彼此忠诚与相爱的责任.这就是家庭责任。
何况我们处在普遍联系的社会圈子之中,那么我们就有建设社会’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卫生环境等等的责任。
这就是社会责任。
与“责任”密切相关的是“责任心”,即“责任感”、“责任意识”。
“责任感"与“责任”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份内应做之事,还需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进人尽力去做好,故“责任”有被动属性。
而责任心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份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
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的是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
在《千与千寻》这部动画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果敢、执着的小女孩。
为了拯救变成猪的父母和受伤的白龙,千寻不顾自身的危险,拼命抗争、奋力争取。
以极其强烈的责任心勇敢的承担了这份责任。
之前我并不喜欢让一部动画片蕴含过于深刻或沉重的主题,我希望动画片都能像《龙猫》那般温馨、纯真、令人愉快。
反映现实社会、人性之恶等令人产生反思的电影太多太多,有时真的想在清新的动画片中松一口气,但宫崎骏永远不会像迪斯尼梦工厂。
这样一个有社会担当,胸怀众生的电影人,会把电影作品作为一把利剑,为他的信仰传道,甚至作战。
《千与千寻》也许并未反映宫崎骏所坚持信念的最核心部分,而我依然认为这是宫崎骏最优秀的作品。
无论看多少遍,都能收获纯纯的感动,提醒自己别丢了自己,在碌碌凡世中获得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