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最全)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1、货币:(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3)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2、什么是价格?和价值的关系?(1)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纸币:(1)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发行规律:国家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经常使用的用工具:用卡、支票。

5、(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延续快速安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张意义。

6、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应该怎样认识?(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产品(2)素质上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本能机能上看,具有价值制度和畅通流畅手段的基本本能机能(4)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5)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有度。

7、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供求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B、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8、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的?与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的关系?(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1)基本内容: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发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讲:价格下降——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力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力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影响,并且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a、调节生产b、提高劳动生产率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1、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A居民收入B物价总水平(2)消费的类型A、按照产品类型分歧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B、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种。

C、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产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3)消费心理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4)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心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换代期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1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3)怎样坚持和完善?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1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根本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

15、私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非私有制经济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紧张组成局部16、私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17、(1)现代企业典型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公司制(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哪两种?二者最主要的区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分。

主要区分是股分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3)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18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的因素?A、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C、要诚经营,树立良好的誉和良好形象。

19、就业(1)就业的重要意义?概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述: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施行积极地失业政策,完善市场失业机制,扩大失业规模,改善失业布局个人角度: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A树立自主择业观B树立竞争择业观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20、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21、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政府: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多渠道的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个人: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22、(1)投资的类型A、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B、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C、债券:(稳健的投资);D、保险(为风险的投资)(2)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转帐结算三种(4)保险类别: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5)保险订立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23、分配制度(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中在私有制经济中实行的分派方式是:按劳分派。

其他分派方式有:按个体劳动成果分派和按生产要素分派(2)按劳分派的缘故原由:是由我国现实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实行按劳分派的前提。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子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派的直接缘故原由(3)按生产要素分派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公道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度对功名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生机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24、实现收入公平的措施:(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派为主体多种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公道有序的收入分派格局提供了紧张的制度包管(2)包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派中占有公道比重,劳动待遇在初次分派中占有公道比重是实行按劳分派的紧张举措(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收入公平。

25、收入公平的主要表现和要求、意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不能过去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是社会主义分派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与存在矛盾。

27、怎么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力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派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28、财政的巨大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滞缓、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经由过程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削减税收,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经由过程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2、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任务?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

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23、个人所得说: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24、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25、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6、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计划和市场。

27、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调节的积极意义?A、市场能够经由过程价格涨落比力实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息,实现资源配置。

B、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社会主义必须鼎力大举发展市场经济。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8、怎样规范市场秩序?A、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B、诚实守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缺少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