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导航系统UML建模
需求分析
系统是为用户(主要是学生,老师,新生家长,对校园不熟的人)以及系统管理员服务和系统,因此分别从用户、系统管理员、系统的角度来看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
对于用户来说,需要利用系统完成以下内容。
1.拥有自己的账户,以便系统识别。
2.获取校园地图
3.对自己所在位置定位,显示自己所在位置
4.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地点位置,如吃饭的食堂位置,运动操场位置等
5.获取用户当前位置到指定地点位置的路线,及最短路线
6.获取指定两点位置间的路线和最短路线
7.用户利用系统可查看各个场所的信息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需要利用系统完成以下内容。
1.增加场所
2.更改场所信息
3.删除场所
对于系统来说,它自动完成地图的更新
UML建模步骤
在UML建模语言中有多种独立类型的图,包括用例图、类图、对象图、顺序图、通信图、状态图、组件图、部署图等,这些图针对不同的侧重点来描述系统,但是实际建模中并不需要创建所有类型的图,而是根据系统开发的需要选取合适的图辅助开发。
UML建模针对系统开发过程中依次进行的分析、设计、实施几个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阶段建模步骤如下:
1.用例图根据需求、功能建模。
2.静态模型包括类图概括系统结构和交互。
3.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初步分析对象的行为。
4.活动图针对控制流建模。
(2)设计阶段建模步骤:
1.状态图描述具体对象的状态变化。
2.组件图描述系统的所有物理组件及其关系。
(3)实施阶段建模步骤:
1.部署图描述系统模块的分布式部署。
用例图模型
确定用例
有系统的需求可知,用户需求的操作主要用例有:注册,登录,定位,查询路线,查询地点;系统管理员需求的操作主要用例有:场所管理。
再次输入密码
身份验证
登录系统用例
用户查看附近场地
定位用例
输出其他路线查询路线用例
查看地点基本信息
修改地点信息
参与者系统管理员
前提条件地点发生了改变
后置条件系统更新了地点
基本操作流程1、地点有变化。
2、管理员开始改变地点。
3、改变完毕。
4、系统地图地点得到更新。
与主路线相关用例
可选操作流程1、管理员增加地点。
2、系统开始增加。
3、增加失败,没有该地点,不可增加。
静态模型
定义系统的类:管理员类,地点类,用户信息类,路线类。
系统类图:
交互模型(顺序图):交互图描述了系统的实际运作,在确定了用例和类之后,需要交互图描述系统对象的实际运作和交
互。
顺序图根据具体用例或类的对象,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和交互发生的次序。
管理员增加地点顺序图
登录模块对象交互顺序图
活动图:活动图能够显示出系统中哪些地方存在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如何共同满足前面使用用例图建模的商务需求。
用户查看路线活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