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一)现金的清查现金的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的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一致。
在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如发现账实不符,必须当场核实盘盈盘亏数额,同时还要注意超过规定库存现金限额、白条抵库等现象。
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结果,现场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
若账实不符,要由出纳员说明原因,记入盘点表内,并由清查人员和出纳员共同签章。
“现金盘点报告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其一般格式如表7.1所示。
表7.1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签章:出纳员签章:(二)有价证券的清查各种有价证券和库存现金一样,应在财产清查时进行实地盘点,由财产清查人员会同出纳人员共同负责。
除了要与账面核对,查明有无盘盈盘亏外,还要查明有价证券是否有违反财经法规和非法买卖等情况。
清查结束后,也应在现场填制相应原始凭证,据以入账。
(三)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实物、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它是采用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来进行的。
在与银行核对账目之前,应先详细检查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然后根据从银行取得的对账单(即银行记账时复写的账页)逐笔核对以检查银行存款的账实是否相符。
应当注意,在双方记账均无错误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银行对账单上的存款余额与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存款余额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双方之间往往会发生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事项。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企业送存银行的款项,企业已记账,作为银行存款的增加,但银行尚未入账;二是企业开出支票等从银行存款付出款项,企业已记账,作为银行存款的减少,但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三是银行代企业收进的款项,银行已记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增加,但企业尚未收到有关凭证,而尚未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四是银行代企业支付的款项,银行已记账,作为企业存款的减少,但企业尚未收到凭证,而尚未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使企业和银行的账簿记录出现未达账项,从而使双方的账面余额不一致。
因此,在核对双方账目时,必须注意有无未达账项,如果发现有未达账项,应据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便检验双方的账面余额是否一致。
下面举例说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例7-1】某企业2001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852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86700元,经查对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发现有下列未达账项:1.企业于月末将收到的转账支票4500元存入银行,并已作为增加银行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入账;2.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一张1600元,并已作为减少银行存款入账,但持票人尚未去银行提取,银行尚未入账;3.企业委托开户银行代收款4800元,银行已收到并已入账,企业尚未接到转账通知,尚未入账;4.开户银行在企业的存款内扣除借款利息400元,并已作为减少企业存款入账,企业尚未接到转账通知,尚未入账。
根据上述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表7.2所示:表7.2所列调节后的存款余额,就是根据双方的账面余额,加减未达账项后所求得的余额,也就是企业可以支取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银行已经入账而本单位尚未入账的业务,均不作账务处理,而应在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据以记账;对于长期悬置的未达账项,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表7-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1年5月31日项目余额项目余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 85200 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 86700加:企业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4800 加:银行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4500减:企业尚未入账的付出款项 400 减:银行尚未入账的付出款项 1600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8960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89600上述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也适用于各种银行借款的清查。
但在清查银行借款时,还应检查借款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是否按期归还。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实物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各种财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和固定资产等。
(一)确定实物资产账面结存的盘存制度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是指企业、单位日常对财产物资增加、减少以及结存数进行计量所采取的方法。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两种,单位可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和财产物资的种类采用不同的方法。
1.永续盘存制(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指按财产物资的品种规格逐一设置明细账户,将其增加和减少数,按其发生的顺序逐日逐笔在账簿中进行登记,并能随时账簿中计算出其结存数额的一种存货的盘存制度。
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很多并且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做到账实相符,采用永续盘存制的单位,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
(2)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
永续盘存制的主要优点:①加强了存货的管理。
在存货明细账中,可以随时反映出每种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并从数量和金额两方面加以控制。
②明细账的结存数量,可以通过盘点随时与实存数相核对。
一旦某种存货发生溢余或短缺,易于查明原因,及时进行纠正。
③明细账上的结存数,可以随时与预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比较,以便及时进行采购或将多余存货及时进行处理,加速资金周转。
永续盘存制的主要缺点:①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大,人力和物力耗费较大。
②存货品种较多的企业,如采用月底一次结转存货成本的核算办法,则计算工作比较集中。
永续盘存制在存货控制和保护它的安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单位对存货都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核算。
2.实地盘存制(1)实地盘存制的概念。
实地盘存制,就是平时只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增加数额逐日逐笔在账簿中进行登记,对其减少数不在账簿上逐笔登记,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存货数额作为结存数,倒挤出财产物资的减少数额,并据以记账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采用实地盘存制,必须要进行财产清查,否则无法确定财产物资的减少数额和实存数额。
(2)实地盘存制的优缺点。
实地盘存制的主要优点是:①采用这种核算制度,存货可只设一个总分类账户或只按大类设置几个二级账户,不必逐一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因此大大简化了明细核算工作。
②采用这种核算制度,平时可只记进货成本,不记发出存货成本,简化了核算工作。
实地盘存制的主要缺点:①不能随时反映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动态。
②由于对存货的核算是以存计耗,即发出存货的成本是倒挤出来的,这就将各种财产物资的短缺、损失也倒挤到了发出存货的成本,不利于加强物资管理工作。
因此,该种盘存制度适用于那些经营品种多、价值低,交易频繁的商品,以及数量不稳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鲜活商品等的商品流通企业。
在制造类企业中,很少采用这种盘存制度。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那种盘存制度,对财产物资都必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但清查的目的存在着差异。
(二)、清查实物资产的方法不同种类的财产物资,由于其实物形态、用途、性能、存放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清查时应采取不同的清查方法。
财产的清查方法从技术方面看一般有以下几种:1.实地盘点法实地盘点法是在财产的存放地点逐一对其进行清点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实存数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对库存现金以及各种实物资产(如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进行清查。
2.抽样盘点法抽样盘点法是指从总体或总量中抽取少量样品,确定其样品数量,再由此推算出总体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小、数量多、不便逐一清点的财产。
3.估算法估算法是对某些财产进行逐一计量,而估计其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数量大、堆放不规则、价值低廉、不适合实地盘点的财产。
例如,建筑工地的砂石料,就可以采取估算法。
4、测量计算法测量计算法是通过测量其体积,以单位体积换算成重量,从而求出实存重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存量大,不适合实地盘点,但存放有规则的财产。
例如,对单位生产用煤则可采用测量计算法。
5.对账单法对账单法是将自身的账簿记录与对方开出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或根据账簿记录给对方开出对账单,提供给对方进行核对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清查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
6.查询法查询法是采取向对方发函或派人前往查对询问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债权、债务的清查。
(三)、实物资产的清查各种库存实物(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具有实物形态的财产物资)的清查应当按照清查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以免重复和遗漏。
在盘点时必须以各项财产物资目录规定的名称规格为准,查明各种实物的名称、规格,然后盘点数量并检查其质量。
由于各种实物的形态、体积、重量、堆放方式等不尽相同,因而应当采取不同的清查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实地盘点法测量计算法和估算法。
实物的清查除了盘点其数量外,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
对于实物质量的检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实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有的采用化学方法,有的采取物理方法来检查其保管质量。
在进行实物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并参加盘点工作,以明确经济责任。
实物盘点清查后,应将清查结果如实地登记在“盘存单”上,并由盘点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签章。
“盘存单”是记录实物盘点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反映财产物资实有数的原始凭证。
其一般格式如表7.3所示。
表7.3 盘存单单位名称:盘点时间:财产类别:存放地点:编号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备注盘点人签章保管人签章为了进一步查明账存数额与实存数额是否相符,确定盘盈或盘亏数额,应根据“盘存单”和有关账簿记录,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
“实存账存对比表”是用以调整账簿记录的重要原始凭证,是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编表工作,“实存账存对比表”上通常只填列账实不符的物资,而对于账实完全相符的物资则不列入此表。
其一般格式如表7.4所示。
表7.4 实存账存对比表三、往来款项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与对方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
清查时,应在检查本单位各项债权、债务账目正确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明细分类账的记录,按户编制对账单,送交对方单位进行核对。
对账单一般一式两联,其中一联作为回单。
其一般格式如表7.5所示。
如果对方单位核对相符,应在回单上盖章后退回;如果数字不符,则应将不符的情况在回单上注明,或另抄对账单退回,以进一步清查。
在核对过程中,如果发现未达账项,双方都应采用调节账面余额的办法,来核对往来款项是否相符。
在清查过程中,应注意查明有无双方发生争议的款项、没有收回希望的款项以及无法收回的款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或减少坏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