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别推荐《窥龙图》这是一本很用心的小说,看得出作者笔力不凡,与当前味同嚼蜡的网络相比,真是判若云泥。
但不明白作者为什么选择网上发布,而没直接选择实体出版。
小说由三条线索互相缠绕,主线是男主人公与女盗贼的一路逃逸与解密;副线有两条,警察追捕和邪恶势力的追杀。
故事节奏紧迫,构思设伏巧妙,逻辑严谨。
唯一的缺憾是后面的章节可能有点费脑。
No.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阿瑟·柯南·道尔(著)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
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
一本老少皆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跨上推理之路。
No.2 《马耳他之鹰》达希尔·哈米特(著)《马耳他之鹰》是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属于那种你可以不喜欢,却不可以不读的推理小说。
在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上也排名第56位。
No.3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埃德加·爱伦·坡(著)虽然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但爱伦坡的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
作家能够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
No.4 《时间的女儿》约瑟芬·铁伊(著)铁伊是1930年代以来、推理史上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
她一生只写有八部推理小说,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
本书即是铁伊最著名的作品,属历史侦探小说范畴,曾在英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票选中荣膺史上第一名。
No.5 《无罪的罪人》斯考特·杜罗(著)律师悬念小说的经典之作。
男主人公拉斯迪是一位资深且极为优秀的首席检查官,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到一些令人心痛的社会弊端以及各式各样的犯罪,为揭露司法制度的阴暗面,他暗中操纵,不惜以身试法……结局出人意想,绝对震撼!No.6 《冷战谍魂》约翰·勒·卡雷(著)《冷战谍魂》作为约翰·勒·卡雷的成名作,还没有他后来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暮气,显得创意超群。
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
在作家冷静写实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使作品不愧为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No.7 《月亮宝石》威尔基·柯林斯(著)本书讲叙围绕着一块印度宝石发生的种种怪事,是英国侦探文学的创始作,作者柯林斯系英国文学大师。
No.8 《长眠不醒》雷蒙德·钱德勒(著)菲利普·马洛初次登场的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硬汉派侦探找到了他们的最佳代言人。
No.9 《蝴蝶梦》达菲尔·杜穆里埃(著)杜穆里埃写过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
杜穆里埃深受19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的影响,大多情节比较曲折,人物刻画比较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着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感伤主义。
No.10 《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著)本书即是阿加莎的最佳作品,有“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之称。
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这本书真称得上是一个异类了。
从头到尾都紧张刺激,让读者欲罢不能。
前所未有的情节布置当真可说是“异想天开”,充分展现了本格派推理小说的无穷魅力。
No.11 《解析谋杀案》罗伯特·特雷弗(著)法庭推理类。
律师贝克正在追查一桩凶杀案,当事人梅森中尉和他那自称被死者强暴的太太对真相有所隐瞒,死者邦尼和他们夫妻俩到底有何秘密?贝克能查到线索,找出事实的真相吗?No.12 《罗杰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部入选百大的作品,也是她最初一鸣惊人、轰动文坛的成名作。
No.13 《长相别》雷蒙德·钱德勒(著)雷蒙德·钱德勒第二部上榜作品,也是他一九五三年的第六部长篇,为他继《蓝色大丽花》《The Blue Dahlia》之后,二度赢得爱伦·坡年度最佳小说大奖。
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蓝诺士酒醉后被马罗捡回,蓝诺士稍后寄来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别,然而,一连串谋杀,却使这个告别绵绵不绝……No.14 《邮差总敲两次门》詹姆斯·凯因(著)一对恋人试图谋杀阻碍他们的丈夫,结果自然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这本书初问世时,曾因作者离经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笔引起极大争议。
以犯罪者为第一主人公,以凶手做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渐渐与凶手立场趋于一致……这种技巧在今天随处可见,在当时却着实是个创举。
No.15 《教父》马里奥·普佐(著)《教父》是美国现代流行小说的代表性作品,自1969年问世至今全球发行已超过2100万册,系当今世界无可匹敌的超级畅销书。
No.16 《沉默的羔羊》托马斯·哈里斯(著)高智商的罪犯和漂亮年轻的女探员之间的对峙,时时让读者冷汗直流。
开放式的结局让这部惊悚小说显得余音缈缈,耐人寻味。
No.17 《迪米特里奥斯之棺》埃里克·安卜勒(著)与早期间谍小说相比,现代间谍小说没有那幺多“爱国主义”的陈腐气,而且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注入了更多现实主义活力,而作者本人就曾经当过情报官。
No.18 《俗丽之夜》桃乐丝·塞耶斯(著)桃乐丝·塞耶斯对推理文坛的贡献,是将推理小说从“纯粹解谜过关”的泥淖中拉拔出来,并提升其跻身到现代主流小说之林。
在她的改革下,20世纪的推理文学有了真实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虚无飘渺的抽象命案。
No.19 《短篇选集》阿加莎·克里斯蒂(著)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三部入选百大作品——在前二十名中占有三席,足以印证这位侦探小说女王在推理小说界的至尊地位。
克里斯蒂的一些长篇小说常常显得像是一部短篇小说的扩展版,所以我们要是想领会侦探女皇不落俗套的构思和制造“文字障”的技巧,看看短篇也是不错的选择。
No.20 《豺狼的日子》弗雷德里克·弗赛斯(著)福塞斯的处女作,一出版便轰动推理文坛,成为年度第一畅销书,也获得一九七二年爱伦坡年度最佳侦探小说奖。
这本书节奏极快,叙事中双线并行,有条不紊,读者的心一直被吊在喉咙口,直到小说结束时才能嘘出一口长气。
No.21 《再见吾爱》雷蒙德·钱德勒(著)硬汉派大师雷蒙德•钱德勒第三部上榜作品,菲利普•马洛接手去寻找一位退休法官失踪情人的故事。
书中写的是推理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范式,冷酷、忧伤、现实、浪漫合为一体,在作品结局一切矛盾纠缠爆发,令人低回不已。
No.22 《第三十九级台阶》约翰·巴肯(著)本书以世界大战前夕为背景,虚构了一出平民卷入间谍战,最后延缓战争爆发的精彩情节。
本书经悬念大师西区柯克改编成为电影后,亦也成为电影史上经典惊险故事片之一。
No.23 《玫瑰的名字》安伯托·埃柯(著)中世纪修道院里的凶杀案,历史推理类史上排名第二的名作(仅次于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
作者安伯托·埃柯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等多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号学权威。
艾柯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博学深思,在作品中隐隐透出与造物者对话的势头,令人心生景仰。
艾柯笔下的侦探威廉继承了福尔摩斯的招牌式推理,但比起前辈却显得博学世故得多。
《玫瑰的名字》由于作家的博学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就算读者只看看书中那无奇不有的偏门知识,也是够有趣了。
No.24 《罪与罚》陀斯妥耶夫斯基(著)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
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
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No.25 《风暴岛》肯·福莱特(著)国家、个体、仇恨与爱恋、忠诚与背叛的遭遇战中,庞大的情报机构与弱女子究竟谁显出了摧毁性的力量?惊险又丰富的历史又给了人们怎样的回味,著名畅销作家福莱特的这一名作高潮迭起,悬念从生,结局出人意料。
No.26 《法庭的鲁波尔》约翰·莫蒂默(著)约翰•莫蒂默的Rumpole系列主角是位爱掉书袋的老律师。
No.27 《红龙》托马斯·哈里斯(著)《沉默的羔羊》续集。
继续讲叙吃人医生汉尼拔的故事。
No.28 《九个裁缝》桃乐丝·赛儿丝(著)这是桃乐丝·赛儿丝第二部入选百大的作品。
在众多近代崛起的英籍推理作家心目中,桃乐丝·赛儿丝写于1934年的小说《九个裁缝》,被公认是30年代最佳推理小说。
No.29 《古灵侦探》乔治·麦唐纳(著)一个患了不治之症的商人,雇用了秘密记者吉维蔡斯来谋杀他,但是,一旦吉维蔡斯接下了这个任务,他所到之处,都有意想不到的惊险与笑料在等着!因为,除了一笔令人眼红的寿险金以外,这件事还充满了许多阴谋诡计。
根据它改编的电影成为非常有名的系列喜剧侦探片。
No.30《裁缝,水手,士兵,间谍》约翰·勒·卡雷(著)约翰·勒·卡雷第二部上榜作品。
本书的书名源自英国的一首儿歌,但同时也是书中其中四位主角的代号。
故事的重心是要查出谁是潜伏在英国情报局最高阶层的一个双面间谍,这个间谍是10多年前由莫斯科中央安置在英国情报局卧底的。
根据情报,这个双面间谍就是目前在英国情报局身居要职的4位高级情报员之一……超级情报员乔治·史迈利在一团乱丝中一点点理出头绪来,钻进尘封的旧档案里寻找蛛丝马迹,最终解开了俄国情报头子所设计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No.31 《瘦子》达希尔·哈米特(著)据说达希尔·哈米特和福克纳在一次喝酒聊天时,福克纳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通俗小说的轻视之感,汉密特当时没说什么,但回去以后不眠不休,把自己关在书房之内,写出了精益求精的《瘦子》,成为硬汉名作之一。
No.32 《白衣女人》威尔基·柯林斯(著)这是第一部以不同叙述人的叙述陈词结撰而成的推理小说,对后世的侦探小说影响至巨。
不停变换作品的叙事角度,不仅可以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悬疑气氛,还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读者阅读作品的新鲜感,是十分高超的叙事技巧。
No.33 《特仑特的最后一案》E·C·本特利(著)著名的“反推理小说”,开启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