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及方法
PK混凝土箱梁一般采用短线法节段预制,适用于斜拉桥PK混凝土箱梁施工,以及其他箱梁节段预制、胶拼施工。
主要作业内容为:节段梁预制、预应力张拉、节段梁提升、节段梁胶拼、体外预应力张拉。
1.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 1-1 施工工艺及要点流程图
2.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2.1箱梁节段预制
箱梁采用“1+1 桥位短线法”施工,在首个箱梁节段浇筑后,第 2 个箱梁节段以首个箱梁节段为端模浇筑,进行匹配,从而保障箱梁节段拼装线形控制精度达到±2mm。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预制施工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一步骤二
步骤三步骤四
箱梁节段预制工艺步骤图
操作步骤如下:
(1)安装并调整浇筑台座模板系统,整体吊装箱梁节段钢筋及部分内模,内模安装后浇筑混凝土并养生。
(2)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一侧端模及侧模并张拉部分横向预应力钢筋,拆除底模后将箱梁节段滑移至匹配台座。
精调首个箱梁节段的空间姿态,以首个箱梁节段端面作为第 2 个箱梁节段的端模,进行匹配预制。
(3)第2 个箱梁节段达到设计养护期后,将首个箱梁节段滑移至张拉台座,按要求张拉首个箱梁节段的预应力钢筋并压浆。
(4)将第 2 个箱梁节段移动至匹配台座,并精调其空间状态,进行第 3 个箱梁节段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待首个箱梁节段达到压浆养护强度后,将其提升至滑移支架。
(5)重复上述施工步骤依次完成剩余箱梁节段的匹配预制。
2.2箱梁节段预应力张拉
为防止结构早期裂缝出现,影响结构的外观和使用性能,保障施工质量,每个箱梁节段在地面预制施工过程中分 4 次张拉(预张拉、初张拉、中张拉与终张拉)。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确定预应力张拉量,PK 混凝土箱梁节段的预应力张拉步骤如下:
(1)在浇筑 PK 混凝土箱梁混凝土 1.5d 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65%以上时进行预张拉,张拉量为15%的设计张拉值。
(2)在浇筑混凝土 3d 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85%~95%时进行初张拉,张拉量为 50%的设计张拉值。
(3)箱梁节段移至龙门吊下方,在箱梁节段提升前进行中张拉,将箱梁
顶板、底板、腹板全部预应力钢筋与横隔板底部预应力张拉至设计张拉值的100%后进行起吊。
(4)将箱梁节段提升至墩顶,并滑移至胶拼位置,完成胶拼后进行终张拉,即张拉所有预应力钢筋到 100%设计值。
2.3提升与落梁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张拉后,滑移至起吊位置,采用 1100t 特种龙门吊机提升至临时支墩。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提升至滑移支架后落梁至滑靴,监测滑靴顶部标高,调节无极螺栓使滑靴顶部标高相对高差为 0(保证箱梁节段在滑移和存放阶段均处于水平状态)。
在滑靴顶部相对高差调节到 0mm 后,先将梁体下放至距滑靴顶部约 5cm 位置,此时竖向千斤顶按照 5MPa 低压顶升,直至全部千斤顶均与预制节段底面接触严实,完成落梁。
千斤顶向上顶升时,位移传感器实时反馈4 个滑靴顶部距节段底部的高度。
顶升过程中按照设计支点反力的 10%,分10 级加载至 100%,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单位时间内的进油量及各千斤顶活塞
杆的顶升速度,设定单次的顶升行程不超过5mm,最终同步顶升 10cm 的行程,将梁体调整至水平状态。
整个提升与落梁过程控制在 4.5~6h 内。
为保证落梁精度,提升与落梁作业时间全部在日间进行。
1100 吨级龙门吊机箱梁提升与落梁如下图所示。
龙门吊机箱梁节段提升示意图
2.4预制梁段滑移
针对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拼装研发的滑移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支撑装置、滑移装置、牵引装置。
在支撑装置布置橡胶垫块,以形成“柔性”接触,形成秘贴接触面并适应变形。
行走时采用压力监测装置对支撑反力进行实施监测。
采用液压千斤顶对支点高程进行调整,以保持四支点高程一致,防止偏载。
滑移装置设有滑道,利用滑靴在滑道实现行走。
滑靴设有限位挡块,防止脱离滑道,保障箱梁节段行走安全。
滑移时通过连接杆将滑靴与水平千斤顶相连,水平千斤顶顶撑在反力座,带动滑靴行走。
2.5箱梁空间姿态测控
根据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滑移、存梁过程中的不利工况计算分析得知,箱梁节段单支点与其他三点相对平面高程需控制在±5mm,可以保障混凝土箱梁的拉应力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在滑移过程中监测箱梁空间姿态。
监测采用圆柱式“液态水平仪”,分别布置在四支点上方的箱梁顶板处,当四支点相对高程接近控制指标时,液态水平仪开始报警。
此时,可通过电脑控制液压千斤顶调整箱梁支点的相对水平高程,以控制箱梁节段的空间滑移姿态。
2.6箱梁节段胶拼工艺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胶拼分为试拼、调位、涂胶、施加预应力等步骤,具体如下:
(1)在胶拼前进行试拼,以确保节段胶拼空间位置一致,减少涂胶后位置调节时间。
试拼时调整待拼节段标高,将箱梁节段拼接面靠拢,保证箱梁节段标高、中线、匹配面及预应力孔道接头的对位精度。
(2)梁段试拼后,将匹配块脱离 0.3m,箱梁节段标高和倾斜度不做调整,锁定四支点标高。
(3)匹配块脱离 0.3m 后涂胶,控制涂胶时间,避免环氧树脂失效。
卸
载竖向液压千斤顶后,精确测量并记录螺杆伸出基准面长度,对比试拼前、后螺杆伸出基准面的长度,精调长度超过1mm的螺杆,使螺杆伸出基准面长度与试
拼成功时基本一致。
(4)在胶拼箱梁节段中插入剪力键,第 1 次张拉部分顶、底板纵向体内预应力钢筋,使胶缝压力达 0.3MPa 左右,12h 后第2 次张拉至设计张拉量,最后将体内剩余预应力钢筋张拉到位,完成箱梁节段胶拼连接。
(5)重复以上步骤,对 PK 混凝土箱梁节段进行胶拼,最后张拉纵向通长体外预应力束,实施体系转换,实现边跨组拼,完成主梁施工。
3.施工机械及装备
(1)龙门吊机:龙门吊机主要由吊机基础、主梁结构、支腿、行走梁、行走结构、电器、梯子、司机室组成。
(2)钢筋制作设备: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
(3)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导管、漏斗、溜槽、储料斗等。
(4)胶拼设备:案秤、配胶用的干净容器、抹刀、搅拌器具等。
(5)测量设备:水准仪、全站仪等。
(6)试验设备:混凝土试模,台秤,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等。
(7)电力设备:内燃发电机、变压器。
4.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混合梁斜拉桥PK箱梁的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的保证措施主要包括:
(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施工时应先按照设计图进行放线,然后进行绑扎,保证钢筋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分段施工须保证相邻钢筋接头的错开长度,钢筋绑扎、焊接时搭接长度须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施工时注意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钢筋露筋,从而形成钢筋腐蚀通道。
(2)预埋件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索塔预埋件施工时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施工前须先按照设计图进行准确放线,然后进行施工。
索塔各种预埋件必须采取有效固定措施,防止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移位。
(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设计时必须仔细校核面板、内外肋材料的变形,控制模板变形在规范范围内;模板拉杆受力计算准确,材料选用合理,杜绝“爆模”现象发生。
模板加工制作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位置准确,模板支撑采取专用防腐塑料垫块。
模板拉杆与预埋筋焊接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拉杆螺帽须拧紧。
(4)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开盘前检查各准备工作是否全部就绪,如砂石料、水泥、人员、设备等等。
用于浇筑混凝土的外加剂、骨料、水泥等进行试验检测,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使其坍落度、粘稠度、初凝时间满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振捣应分层逐点进行,防止漏振。
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应认真处理并清理干净,防止出现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