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激励理论是一种研究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以及怎样激发人的动机、改变人的行为的心理理论。
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使用这种理论,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文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
规定人的行为对小学生学习英语而言,能够明确目标,激发和唤起学生探求目标的兴趣与信念。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
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望。
二、情趣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同学生的情感联络,形成师生情感共鸣;教与学双方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双方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可忽视。
情感是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中介,是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如果师生间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情感,学生没有培养起积极学习的情感,教学是无法成功的。
师生间只有情感相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达到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目的。
“高兴的记忆永不忘”这是至理名言,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掌握知识,训练技能,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以你的真心换得学生的真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课堂的情境设计。
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情境中,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在教颜色时,我将颜料和调色板带到教室,在学生充满好奇的眼光中,向他们展示三原色:red,yellow,blue。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将红色和黄色调和,这时学生会发现两种颜色调和变成了橙色。
在不断地混合、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他们又认识了:orange,green,grey,brown,black 等,在看看、玩玩、说说中非常有情趣地完成了教学。
结合不同的内容,用实物、挂图、幻灯、录像等各种教具,用提问、讲故事、问答、游戏等各种活动方式,构筑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感到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中进行交际活动。
这不仅使学生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英语知识的带有色彩的记忆印象,而且能产生交际的成功感,形成积极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方法激励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学习有了成绩就增加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形成越学越爱学、越学越灵活多样、越学成绩越好的良性循环。
学习方法有很多,对小学生学习英语最为有用的是:创造和比较。
1. 创造。
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采用
多种教学方法,敢于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启发学生,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
2. 比较。
所谓比较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英汉语种的异同点。
在讲解英
语句子,启发学生与相类似的汉语句子进行比较分析,很容易发现都是经过词序组织句子,找到相似之处,就可以将汉语规则移植到英语上,从而降低难度,提
高学习兴趣。
从教学角度来讲,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把英语知识强塞给学生,而主要是通过听听说说、认认读读、唱唱跳跳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为增加教学活跃性,我尝试了一些做法:①围绕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讲授,并进行多种的问答练习。
②根据课文内容,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游戏。
四、强化激励
小学英语一般都是从中年级开设,孩子们年龄大都在10 ~13 岁之间。
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外语学习上有明显的优势。
但也要注意他们由于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化初期,不稳定性增强,易于感情用事,使外语学习的波动性较大。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必须运用行为主义激励论,进行强化激励。
1. 反馈。
这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习反馈,及时反应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通常是通过考查、考试、作业、提问和学生交谈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使学生看到自己进步和提高,以便成为学习的新动力。
2. 奖励。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积极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它是一种正强化。
对小学生而言,奖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口头表扬、发小红旗、集体鼓掌等,无论哪种形式只要适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奖励的反面是惩罚与批评,它是一种负强化。
对于这种学生尽量少用惩罚与批评,即使要用,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千万不要采取讽刺挖苦的办法,以致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