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大国崛起
三、英国发展史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通过,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如
、
②通过,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
③通过,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
一、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
↑↑↑↑↑↑↑1640年 16世纪60年代 18世纪 1914— 1939—二战目前—1688年—1860年后半期 1918年 1945 后
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1688年)
1.根本原因:
2.经过:①导火线:②开始标志:
③领导阶级及代表人物:
④高潮:⑤结束:
3.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目的、意义)
4.特点:
5.影响:①国内:
②国际:
三、英国的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成为“”的主要经营者。
它先后打败、、。
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2.英国通过公司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侵略。
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使中国沦为社会。
3.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是。
当今印、巴纷争激烈,根源是:
祸根。
四、英国的经济
1.18世纪60—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
19世纪20世纪初进入到阶段。
3.二战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
五、英国崛起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 殖民扩张,拥有广泛的殖民地。
六、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1.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与、形成。
2.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主要在西线作战。
3.二战前:参加阴谋,外交上推行
①表现:纵容德国侵略;纵容德国侵略。
使得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4.二战初,宣而不战,194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组成,1944年参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参加
,加速了反法西斯的胜利进程。
七、国际关系
1.一战后,1919年参加,瓜分德国殖民地;1921年—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签署《》,操纵国联。
2.二战后,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加入;并加入。
八、科学和思想成就:
(1)文学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集中体现了__________精神,代表作有、
(2)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是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3)科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出版了《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__________、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九、英国崛起又衰落给我们的启示:
①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③要重视制度上创新。
④不要搞霸权、不要搞扩张。
否则,霸极必衰。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陈华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
2.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
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请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飞梭
C.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D.骡机
3.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B.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C.封建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4.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俄、德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5.在欧美早起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最大的区别在于()
A.强调自由平等
B.限制君主的权利
C.保护私有财产
D.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6.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世界上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7.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想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的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
B.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C.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他是丘吉尔的政敌
8.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
D.促进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二、材料解析题
9.材料一: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
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
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材料三:奕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精纯,子药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立。
材料四: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什么条约?
(3)根据材料三,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什么?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中国为什么必须收回香港?
(5)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
10.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她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而20世纪初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1)材料中涉及到了英国历史上那四件重大事件?
(2)标志着“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3)前两个事件具有怎样的关系?
(4)为什么“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