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总论相关资料

合同法总论相关资料

❖ 合同自由原则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应当是在 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之下的自由。
14
❖ 2.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在民法中被奉为帝王原则
❖ 3.平等原则:关注的是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 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体现了合同法所调整的 民事关系的本质特征,即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
规则的合同。
8
❖ 6、以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对待给付 关系。
有偿合同:存在对待给付关系,大部分合同。 (获得利益)
无偿合同:没有对待给付关系,赠与合同。 (同时是单务合同)
❖ 7、以合同成立的形式为标准 书面合同:采用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有形地
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 口头合同:以语言等形式订立的合同。
❖ 合同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 书。
4
(二)合同的种类 ❖ 典型合同15种:
买卖合同;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 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 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 居间合同等。
5
在法律上,合同分类一般为:
❖ 1、以合同的成立以是否需要支付标的物或完成 其他给付行为为标准。
诺成合同:合同经双方当事人要约承诺并签字盖章 后即为生效,如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
实践合同:合同虽经双方当事人要约、承诺还不能 生效,还需当事人交付一定的实物或者完成其 他的约定行为后方能生效,如保管合同,运输 合同等。
6
❖ 2、以合同的成立以是否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 标准。
❖ 合同是一种协议。合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协议, 用来约定当事人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Βιβλιοθήκη 合同与一般的协议有着本质区别:
❖ 合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签订的协议, 一个当事人不可能形成合同。
❖ 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签订的,是当事人的意见表示一致的产物。
❖ 合同是能够引起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发生 变更或终止的法律事实。
主合同:可以独立的存在、不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 其存在条件的合同。
从合同:不具有独立性而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存在 前提的合同,担保合同为典型。
❖ 5、以合同名称是否由法律专门确定为标准。
有名合同:又称典型合同,法律为其确定了专门的
名称和规则的合同。
(15种合同)
无名合同:法律没有确定一定的名称和专门的具体
12
❖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和守 法在内的所有合同法律制度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指 导原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还可以作为确立行为准则的基础 和司法审判的依据。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内容和功能,我国《合同法》 的基本原则可确定为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 则和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前提,是合同的基石。 平等原则体现的是机会的平等,权利的平等而非合
同结果的平等。
15
第2节 合同的订立
❖ 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 合同的主要条款 ❖ 合同订立的程序
16
为了保证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国 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订立合同时,必须遵循一 定的原则;否则,将会导致合同的无效。
13
❖ 1.合同自由原则:是由合同法调整对象所决定的。 在我国,合同自由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 发展而逐渐确立的。
合同自由原则的内容在合同法上的体现主要在于合 同法的任意性规范的特点,体现为:
(1)缔约自由 (2)选择相对人自由 (3)确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4)变更、解除合同的自由 (5)订立形式自由
9
二、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一合同法典。 ❖ 广义:指所有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即不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包括 其他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法规。 ❖ 还可表示为:合同法是调整以经济协作形式体现 的商品流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保障社会化大生产。 社会化大生产以生产、供应、销售、运输等各个环
节来实现,市场经济下合同是最佳的法律形式。
11
❖ 3.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合同法规订了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违约
责任等一系列制度,确定了基本的交易秩序,是 经济高效运行的前提。 ❖ 4.保障对外经济关系的顺利进行。 按照国际商业惯例,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 关系来确定和运行,只有具备完善的合同法律制 度,才能吸引和确保对外经济关系。
10
❖ (二)合同法的功能与作用
合同是古老的法律形式,合同法是现代国家确认并 保护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商品交易关系的一种法律 制度,对国家经济生活有重要意义。
❖ 1、确定并保障当事人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权利与义 务关系的实现。
当事人经济利益地实现,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的, 进而达到鼓励交易,促进经济的发展。
18
❖ 自然人:具备相应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法 人:合法主体。 法人内部单位和机构无权对
外订立合同,直接参与经济关系; 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
❖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 第三节 合同的履行 ❖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与解除 ❖ 第五节 合同的的无效和撤销
1
第1节 合同法概述
❖ 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 合同法概述
2
一、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 (一)合同的概念
❖ 合同(亦称契约),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 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的协议。
17
一、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合格原则
主体合格原则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订立 合同的法定资格。
根据合同法规定,主体合格原则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的内容:
❖ 1、当事人具备合法资格。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 组织(公民、合伙人、个体商户、农村承包户)
要式合同: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合同。 不要求合同: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合同。 ❖ 3、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互负给付义务为标准。 单务合同:仅有一方当事人负给付义务,如借用合
同,赠与合同等。 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有对待给付义务,如买
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7
❖ 4、以合同之间的主从关系为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