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总论

合同法总论

合同法总论第一讲合同概述一、悬赏广告的性质悬赏广告,性质为单方允诺,而非要约。

完成广告指定的行为,性质为事实行为,而非承诺。

行为人完成指定行为即有权请求悬赏人支付赏金,无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

二、无名合同的效力与法律适用1.适用《合同法》总则中关于合同的一般性规定。

2.参照《合同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有名合同的规定。

三、利他合同的法律关系1.与他人订立合同的一方承担债务,而该方的债权则由第。

人享有。

2.利他合同的订立无需征得该第三人的同意3.如果第三人表示拒绝,则该债权归属于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第二讲合同的订立一、要约(一)要约的对象受要约人既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二)要约与要约邀请1.区分原则内容明确具体的,为要约;否则,为要约邀请。

行为人表示一经接受即愿受约束的,为要约;否则,为要约邀请。

2.法定的要约邀请形式(1)寄送的价目表;(2)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3.商业广告的性质(1)一般的商业广告的性质,按照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原则性区分来界定;(2)商品房广告要构成要约,除了需要具备上述“明确具体"、“愿受约束"的条件之外,还需要一个额外的条件,即“对合同的订立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3)构成要约的商业广告,性质为格式条款;如果发布人未实现其在广告中的允诺,将构成违约(三)要约的撤回与撤销1.要约的撤回条件:要约撤回的意思表示应当先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

后果:撤回要约的意思表示到达受要约人时,发生要约撤回的效力。

2.要约的撤销条件:要约撤销的意思表示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木,但应、'先于承诺到达要约人,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

后果: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到达受要约人时原则上生要约撤销的效力。

例外:A.受要约人已经作出承诺;B.要约人在要约中明示不得撤销;C.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已经作了准备履约工作。

二、承诺(一)承诺的主体:受要约人1.要约人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的情况下,任何人均可作出承诺;2.要约人向特定人发出要约的情况下,只有特定的受要约人方可作出承诺。

(二)承诺期间1.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受要约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2.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承诺期间为合理期限。

(三)承诺迟到1.迟发迟到: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以外,为新要约。

2.早发迟到: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以外,该承诺有效(四)承诺变更1.实质性变更:承诺通知为新要约。

2.非实质性变更: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注释:通知承诺可撤回,履约承诺不可撤回承诺不能撤销三、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一)合同成立的时间1.诺成、不要式合同:承诺生效的时间为合同成立的时间2.实践合同:交付标的物的时间为合同成立的时间。

3.要式合同:法定或约定的形式要件具备的时间为合同成立的时间(二)合同成立的地点1.当事人约定合同签订地的,从其约定;即使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仍以当事人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

2.当事人没有约定合同签订地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方。

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四、格式条款(公开就算,爱看不看)1.不当免责条款无效。

2.正当免责条款。

提供一方应当承担提示注意义务与说明义务。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如不能证明自己尽到提示注意义务与说明义务,相对人有权诉请法院,对相关的正当免责条款予以撤销。

3.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通常解释规则,即首先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不利解释规则,即通常解释不能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非格式条款优先解释规则,即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第三讲合同内容的确定一、合同的解释方法1.文义解释,指将按照一般社会观念对争议词句的最通常的理解作为该词句含义的合同解释方法。

2.体系解释,又称整体解释,是指根据当事人明确约定的条款,推导出当事人未约定或未明确约定的条款的合同解释方法。

3.目的解释,是指将当事人订立该合同所欲追求的目的,作为合同解释方法。

4.习惯、惯例解释,是指将交易习惯、交易惯例,作为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依据的合同解释方法。

(1)作为合同解释依据的习惯、惯例,须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且合同双方须知道或应当知道。

(2)对于交易习惯,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5 诚实信用原则解释,是指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来确定当事人未约定或未明确约定的内容的合同解释方法。

二、法律对合同内容的规定(一)对合同标的质量的规定1.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2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对合同价格的规定1.合同的标的按照市场确定价格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合同履行时发生正常商业风险的,仍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合同履行时发生情事变更的,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合同的标的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格的按照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格履行;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在迟延履行期内政府价格调整的按照对违约方不利的价格履行;注释1:迟延履行时按照不利价格注释2:政府定价的商品按照履行时的价格执行(三)对履行地点的规定1.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

2 给付货币或其他动产标的的(1)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2)给付动产标的的,在履行义务一方(交付动产标的一方)所在地履行。

注释:买卖关系、钱货关系在卖方(四)对履行方式、履行费用的规定1.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2 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五)对履行期限的规定1.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

2 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三、合同内容的确定与合同的成立1. “姓名或名称”“标的”“数量”为合同的三项基本要素,不具备上述三项合同的基本要素的,合同不成立;具备上述项基本要素,合同原则上即可成立。

合同项基本要素以外的其他内容,纵然当事人未约定,也可以通过合同的解释以及法律的直接规定来加以完善。

在要式合同或者实践合同的情况下,即便具备了上述合同项基本要素,在要式合同的形式具备之前或者实践合同交付标的物之前,合同依然不能成立。

第四讲合同的履行一、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一)认定1.一个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互负债务的,为双务合同。

2.只有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才有履行抗辩权。

3.双务合同的抗辩权,为等价抗辩权。

(二)类型1.同时履行抗辩权(1)同时履行抗辩权为当事人双方所享有;(2)双方当事人均能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故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没有违约责任可言。

2 先履行抗辩权(1)先履行抗辩权为后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一方所享有;(2)后履行一方在享有先履行抗辩权的同时,还有权请求先履行一方承担现实违约责任。

3.不安抗辩权(1)不安抗辩权为先履行一方当事人所享有;(2)后履行一方在合理期间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先履行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对方的预期违约责任。

注释:多段履行(三段或三段以上)俩俩结合,分先后(不安抗辩权、先履抗辩权)二、债务的提前履行与部分履行(一)债务的提前履行1.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拒绝,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2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注释:债权人拒绝,提前履行不算交付,所有权不转移,风险不转移,但是要尽到管理义务,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二)债务的部分履行1.合同约定了债务应一次性全部履行,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拒绝,但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2 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三、第三人代为履行与代为受领(一)第三人的法律地位1.代为履行的第三人并非债务人,代为受领的第三人也并非债权人。

注释:第三人是行为人、不是当事人2.在债权人、债务人因代为履行、代为受领而产生争议的案件中,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可以将第三人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不得依职权将其列为被告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第三人行为构成代为履行、代为受领,需明确“代为履行、代为受领”的意思。

(二)第三人代为履行中违约责任的承担1.经债务人同意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的,应当对第三人的履行行为负责。

2.未经债务人同意的第三人代为履行如果第三人为“正常履行",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债务人应当承受;如果第三人为“不正常履行",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债务人不应当承受。

(三)代为履行第三人的追偿权1.第三人代为履行后,有权对其履行及其费用向债务人追偿。

2 例外(1)如果第三人的债务履行不正确,并不能因此导致消灭债权债务的后果时,其对于债务人不得享有追偿权;(2)代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如果向债务人表明放弃、自偿权的,追偿权归于消灭。

第五讲合同的解除一、一般法定解除权的事由(一)不可抗力1.基于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合同解除权,为合同双方当事人所享有。

2.在发生不可抗力之前,债务人已经构成违约的,因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解除的,债务人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注释:不可抗力导致履行不能(二)拒绝履行1.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表明其将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拒绝履行的表示,可以明示,也可以默示3.债权人因此解除合同的,有权追究债务人的预期违约责任。

(三)迟延履行1.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债权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间仍不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注释:①主要债务而不是次要债务。

②合理期间催告③商品房买卖中卖方迟延交房,买方迟延交钱,经对方当事人催告三个月仍不履行,对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权人基于迟延履行而解除合同的,不影响债务人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现实违约责任)的承担。

(四)根本违约1.根本违约,合同并未发生履行不能,只是债权人的合同目的仍无法实现。

2 债权人基于根本违约而解除合同的,不影响债务人违约责任的承担。

注释:根本违约于主要义务还是次要义务无关,在于合同的目的能不能实现。

(五)情事变更1.情事变更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重大变化。

其所导致的结果,是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构成情事变更,当事人既有权解除合同,又有权变更合同;但须以诉讼的方式为之。

注释1:约定解除(附条件附期限、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权)注释2:约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期限的区别解除权解除和自动解除的区别注释3:情事变更和正常风险的区别注释4:合同的标的有俩项或者以上的时候,对一部分享有解除权,会导致其他部分履行在也没有意义了,整个可以解除(六)特别法定解除法定,在分则中规定的,实用相应的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