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建设机电管理制度汇编(试行版)新井建设指挥部二O一O年十一月机电检查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处参与机电检查活动的人员(包括施工单位机电管理人员)。
二、职责所有参与机电检查活动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命令、决定、通知、通报等;积极参加全矿安全质量大检查,对全矿范围内的机电设备的完好状况、供电系统完好状况、三大保护及机电质量标准化状况进行检查,并负责对所查隐患进行复查、落实与考核。
三、检查组织形式1、所有检查人员必须参加矿机电部组织的质量标准化检查、专项检查、跟班检查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
2、各施工单位、包机人员的日常检查自行安排。
3、施工单位机电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四、考核实施办法1、机电部每周安排相关人员下井深入现场进行检查,按照“三必到、三走到”规定,确保每个生产头面接受全面检查。
2、施工队机电管理人员每次下井检查头面电气设备检查覆盖率100%,并开盖抽检,所包范围内发生的二次隐患从严考核。
3、检查人员检查后必须及时与施工队五定,五定表上要写清每台被检查对象(包括完好设备和不完好设备;备用设备按在用设备对待)的名称、用途。
4、擅自不参加检查或因本人原因未按时五定者,每次罚款50元。
5、各施工单位跟班机电负责人、专(兼)职防爆检查员必须坚持电气设备周检制度,对所查问题做到落实考核到位、责任到人,并制定相应范围措施。
6、开盖检查主要内容:(1)电气安全方面:腔体内是否有杂物、防潮剂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接线是否符合标准、整定值是否合格、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接触器是否完好且三相同步、熔断器熔丝是否合格、有无保护失效或甩保护现象;(2)机械传动方面:减速箱油脂、油质是否合格,传动机构及其部件磨损状况是否符合规定,传动介质(如难燃液、乳化液等)是否符合规定。
7、设施检查主要内容:(1)电缆悬挂是否符合规定,电缆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消防设施、油脂及油桶存放、设备外露机械传动部位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传动箱是否有渗漏现象,电气设备及小型电器是否遭受淋水、控制设备的防爆闭锁装置、接地保护装置、高压连接器温度、各种标志牌填写及张贴情况;供电系统图、设备布置图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现场记录执行情况。
(2)安装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把好电气设备领用的检查验收关,不完好设备不得领用,电气防爆检查员负责电气设备入井防爆完好检查,并开签发《防爆合格证》。
8、检修后或新到设备在入井和安装前属防爆电气设备的按防爆标准检查,其他设备按完好标准检查。
不达标准不得入井、安装、投运,否则罚款500元。
9、检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认真检查,如因检查不认真而未查出问题,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检查人员责任。
考核办法按事故大小罚检查人50——500元(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不在此范围)。
电气防爆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公司电气设备防爆管理,保证防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无失爆,杜绝因电气失爆而引发的重大事故,确保矿建生产安全秩序的持续稳定。
特制订本制度:一、防爆电气(器)设备的选用与验收1、防爆电气(包括小型电器、电缆)的选用,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规定标准执行,必须选用有“防爆设备生产许可证”厂商提供的产品。
2、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必须有“MA”标志。
3、新到货和检修后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按照《GB3836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并由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其防爆性能。
合格后签发《防爆合格证》,不合格不得入井。
4、新到货和检修后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程》对设备进行试验,不合格不得入井。
5、监测监控设备和通讯设备,必须由防爆检查员对设备进行防爆性能检查,签发“防爆合格证”后方可入井。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入井与安装1、防爆电气设备入井时,必须由施工单位专职(兼职)防爆检查员对防爆性能进行检查,不符合防爆标准要求的严禁入井。
2、施工单位在领取防爆电气设备时,必须检查“防爆合格证”,无“防爆合格证”不得入井。
3、施工单位在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完好状况,确保设备完好,无失爆,否则不得安装使用。
4、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潞安矿业集团公司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有关规定。
三、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1、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潞安矿业集团公司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
2、对防爆电气设备外观防爆性能检查,施工单位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覆盖率100%;机电部按照“三必到、三走到”的规定组织检查。
3、施工单位对查出的问题,要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机电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通知分管人员与施工单位“三定”,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复查。
不按时整改罚施工单位200元,机电部分管人员不落实罚50元。
4、对防爆电气设备内部防爆性能要定期检查,严禁带电开盖检查。
否则罚款2000元。
5、防爆电气设备失爆每处罚款1000元。
6、施工单位要针对不同设备的用途,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检查覆盖率100%。
7、防爆电气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进行维护,实行日检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并有检查记录。
对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失爆,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必须立即更换,上井处理,不得隐瞒使用。
8、施工单位要对防爆电气设备实行台账、编号管理。
9、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不得带电作业,不得带电搬迁,修理过程要专人监护,否则罚款2000元/次。
井下电缆管理细则为了加强电缆管理,保证电缆合理使用,适应五里堠矿井复杂地质条件的要求,现制定电缆管理细则如下:1、各施工队选用电缆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七条之规定。
2、入井电缆必须是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3、电缆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绝缘试验合格证、型号、规格、长度、电压等级,绝缘材料、护套应符合要求,资料应齐全使用台帐。
4、电缆外观不应有砸伤、压扁、外护套龟裂等现象。
如有压扁、损伤、外护套龟裂等严禁入井。
5、电缆入井前应严格按照《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程》对电缆做绝缘性能试验,并有试验报告,不合格不得入井。
6、电缆入井前必须做不延燃性能试验,并有试验报告,不合格不准入井。
7、严禁铝包电缆,油浸纸绝缘电缆入井。
8、电缆敷设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八条的规定进行敷设。
9、电缆敷设时,必须注意各种电缆之间的空间位置和间距,必须注意和风筒、瓦斯抽放管、风管、排水管之间的空间位置和间距,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九条之规定执行。
10井下敷设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
11、井筒中敷设的电缆不得有接头,如果井筒太深无法实现整根电缆敷设时,可在井筒中设置中间接线盒,接线盒放在托架上,并做好接线盒的局部接地。
12、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一定强度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
13、电缆的连接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二条和潞安矿业(集团)防爆电气设备检查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14、各电缆运行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电缆定期巡回检查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必须有巡检周期,巡检内容和巡检人,并填写好相应的巡回检查表。
15、电缆自查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必须立即处理,机电部检查的问题属失爆的按《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规定处罚,属不完好的按“三定”的时间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
坚决杜绝电缆着火、电缆放炮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如有发生,必须从严、从重严肃处理。
电力电缆安全防范及敷设规定根据潞安集团公司潞供电字[2009]287号文件精神,结合五里堠煤矿基建期间实际情况,特制定五里堠煤矿电力电缆安全防范措施及敷设规定如下:第一条、各施工单位在地面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必须经工程、机电部门相关人员核实开挖地点,履行开工手续后,方可开挖。
第二条、在有直埋电缆附近处开挖施工的规定:1、在有直埋电缆附近处开挖施工,必须经机电部供电负责人审核、签字、并且对可能危及到的电缆停电,制定好安全措施,安排责任人现场安全监护;工程结束后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和防护措施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
2、因客观条件不能停电的,施工队必须编写相应的带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相关业务部门及处领导审批后,方可作业,并有责任人现场监督落实。
第三条、矿井主供电源回路,主供通风电源回路使用的电缆,必须敷设在永久性电缆沟内,并且根据电缆的施工要求加以安装固定。
电缆沟内应设有积水井,并根据积水情况及时抽排。
第四条、电力电缆敷设的规定:<一>下列地点电缆应穿入管内:1、电缆引入及引出建筑物、隧道、沟道处;2、电缆穿过楼板及墙壁;3、引电杆上或沿墙敷设的电缆地面2米的一段;4、室内电缆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室外电缆穿越道路及室内行人容易接近的电缆距地面2米高的一段。
<二>电缆直埋地下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对地面和建筑物的最小净距:【1】直埋电缆的埋直深度(由地面至电缆外皮)0.7米;【2】电缆外皮至地下建筑物的基础0.6米。
2、电缆与地下管道间接近和交叉的最小净距:【1】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时的净距为2米;【2】电缆与热力管道交叉时净距为0.5米;【3】电缆与其它管道接近或交叉时的净距为0.5米。
<三>永久电缆沟与管沟之间的规定:永久电缆沟与永久热力管沟、其他管沟交叉时不得平交,应采用立体交叉方式把电缆沟与其它管沟分开,并且电缆沟处于其它管沟下方,隔层用防水材料做好防水处理,电缆沟容易积水的地方应设积水井。
<四>应在下列各处埋设地面标志牌以表示电缆走向:【1】所有拐弯处;【2】建筑物入口处;【3】电缆线路与铁路,公路交叉处两侧;【4】安装电缆的中间接头处;【5】直线段每隔100米处。
上述规定适应于临时设施施工和永久设施施工。
提升运行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提升设备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原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管好、用好、维修好提升设备,使提升设备台台完好,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
3、绞车房司机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司机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无司机证立即停止作业并处罚款500元,未持证上岗的罚款300元。
4、司机应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标准》,并认真填写记录,中途不得脱岗、串岗和班中睡觉。
中途脱岗、串岗和班中睡觉的罚款100元。
5、各绞车房必须装设《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装置,每班进行试验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