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系统总复习资料

信号与系统总复习资料

2 Σ -1 Σ
X(z)
23
z-1
-k
z-1
Y(z)
例:离散系统,输入x(k)=3ε(k)时的零状态 离散系统,输入 时的零状态 响应为y 响应为 zs (k)=2ε(k) –(0.5)kε(k)+(-1.5)k ε(k) 和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 求H(z)和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 和描述系统的差分方程 例:图示系统, 图示系统, 1) 求H(z) ;2)a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3)a=1, x(k)=δ(k)- (0.25)kε(k)时的 zs(k) 。 时的y , δ 时的 x(k)
Σ - a/3 Σ
y(k)
D
- a/4
24
为状态变量, 例:图示电路,若以uc和iL为状态变量,以 图示电路,若以 uL和iR为输出,写出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 为输出,
uL(t) i + - L
+ 1H +
iR(t)
0.5F
us(t)
uc
is(t)
0.5Ω Ω
-
-
例:画出系统的直接型、并联型和串联型 画出系统的直接型、 信流图, 信流图,并写出相应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 程。已知系统函数为
9
例:周期信号 x( t ) = 1 + cos( t − 30° ) ɺ 其傅里叶复系数 Fn = ? 的直流分量F 例:求图示周期信号x(t)的直流分量 0 求图示周期信号 的直流分量 x(t) …
-12 6 0 12

24
t
10
若信号x(t)的带宽为 信号x(2t)的 例:若信号 的带宽为 ω,则信号 若信号 的 带宽为
信号x(-2t+1) 的波形是信号 的波形是信号x(-2t) 的波形 例:信号 信号 如何移动得到的? 如何移动得到的? 5 πt 例: sin [ δ ( t − 3 ) + δ ′( t + 3 )]dt = ? ∫− 2 2
6
如图示, 例:已知x(t)和h(t)如图示,y(t)= x(t)*h(t) 已知 和 如图示 求y(3)。 。 x(t)
us(t)
-
u(t) -
21
例:图示电路,us(t)= ε(t), is(t)= ε(t), 图示电路, , , uc(0-)=1, iL(0-)=1,求全响应 R(t) 。 , ,求全响应i
1H +
iL
+
iR(t)
0.5F
us(t)
uc
is(t)
1Ω Ω
-
-
的零极图分布如图示, 例:给定H(s)的零极图分布如图示,已知 给定 的零极图分布如图示 H(0) = 0.5 ,定性地绘出幅频特性曲线 。 jω
Σ

-1 -5

20
为因果信号, 例:设x(t)为因果信号, 为因果信号 已知x(t)*x'(t)= (1-t)e-tε(t) ,求x(t) 。 已知 为输入, 为输出, 例:图示电路,us(t)为输入, u(t)为输出, 图示电路, 为输入 为输出 求该电路的冲激相应。 求该电路的冲激相应。
1Ω Ω + + 0.5F 0.5H
8
例: 周期信号 f ( t ) = 3 cos t + sin( 5t − 30° ) − 2 cos( 8t − 60° ) 试分别画出此信号的单、双边频谱。 试分别画出此信号的单、双边频谱。 练:P189 3.6 例:周期信号 x( t ) 的傅里叶复系数 π j( n −1 ) 1 2 n = ±1 , ±2 e ɺ = n Fn 0 其他 其周期T=2πs。则该信号三角函数式为何? 其周期 π 。则该信号三角函数式为何?
5
例:p46 1.6 和1.11写函数表达式 写函数表达式 例:p49-50 1.23、1.24 和1.29判别系统线 、 判别系统线 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 连续时间信号x(t)=5 例:连续时间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 为 2(t)为
A.离散信号 B.功率信号 C.随机信号 D.能量信号 A.离散信号 B.功率信号 C.随机信号 D.能量信号
18
例:图示系统,x(t)=e-2tε(t) 时的全响应 图示系统, y (t)=3e-t+3e-2t - 5e-3t 。求y(0-) 和 y'(0-)。 。
2
x(t)
Σ

-4 -3

Σ
y(t)
19
例:图示系统,x(t)=5+5cos3t ,求系统的稳 图示系统, 态响应。 态响应。 y(t) x(t)
1
7.卷积计算:利用性质; 卷积计算:利用性质; 卷积计算 8.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频谱:单双边频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频谱: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频谱 频谱特点; 谱,频谱特点; 9.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微分性、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微分性、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时移性、卷积定理、调制原理、 时移性、卷积定理、调制原理、对称性等 10.无失真传输系统:无失真传输条件; 无失真传输系统:无失真传输条件; 无失真传输系统 11.时域取样定理:奈奎斯特取样率; 时域取样定理:奈奎斯特取样率; 时域取样定理 12.系统的频域分析:调制解调系统、稳态 系统的频域分析:调制解调系统、 系统的频域分析 响应求解; 响应求解;
−∞ ∞
2
H(ω)
0 2π π
-2π π
ω
14
某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为 例:某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 输出方程为 某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 y′ + 2 y = 3 f ′ + f
A.求H(s) 求 B.求h(t) 求 C.画s域模拟框图 画 域模拟框图 D.画信流图 画信流图 E.讨论系统的稳定性 讨论系统的稳定性
4
24.z域分析; 域分析; 域分析 25.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26.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 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 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 27.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28.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与判 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与判 则;
1 -1 0 1
ω
12
例: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 求系统的输出y(t)。(稳态响应) 求系统的输出 。(稳态响应) 。(稳态响应 例:P196~ P199 调制解调系统 例:x(t)的最高上限频率 m=3kHz,则根据 的最高上限频率f 的最高上限频率 , 时域取样定理, 时域取样定理,无失真恢复的最低取 样率f 样率 smin= ?,这个频率的倒数称为? ,这个频率的倒数称为? 的奈奎斯特取样率为? 例:信号x(t)=g0.1(t)的奈奎斯特取样率为 信号 的奈奎斯特取样率为 例:P198 3.55-3.57
F.画零极图 画零极图 G.定性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定性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15
求其像函数X(s) 。 例: x(t) 如图 , 求其像函数 x(t)
1
e -2t
π
0

t
-1
s + 1 −2 s 例: F ( s ) = e ↔ f(t )=? s
例:P267 4.12和4.13 求初值和终值 和
16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判别;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判别;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判别 2.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 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 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 3.信号的折叠、时移和尺度变换; 信号的折叠、时移和尺度变换; 信号的折叠 4.系统的描述:输入-输出方程、时域模拟 系统的描述:输入 输出方程 输出方程、 系统的描述 框图、变换域模拟框图、冲激(单位函数) 框图、变换域模拟框图、冲激(单位函数) 响应、系统函数、状态方程; 响应、系统函数、状态方程; 5.冲激函数的性质; 冲激函数的性质; 冲激函数的性质 6.冲激响应求解; 冲激响应求解; 冲激响应求解
22
-2 -1
0
σ
例:离散信号x(k)= 3kε(k) ,其z变换的收 离散信号 变换的收 敛域为? 敛域为? 例: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y(k)+y(k-1)-2y(k-2)= 3x(k-1) , x(k)=3ε(k) , 求yzs (k) 。 例:求使图示系统稳定的k的取值范围。 的取值范围。 求使图示系统稳定的 的取值范围
3
18.信号流图:梅森公式求H(s)、利用信号 信号流图:梅森公式求 信号流图 、 流图写状态方程; 流图写状态方程; 19.差分运算; 差分运算; 差分运算 20.求单位函数响应; 求单位函数响应; 求单位函数响应 21.卷积和计算:图解法、不进位乘法、公 卷积和计算:图解法、不进位乘法、 卷积和计算 式法; 式法; 22.z变换:移序性、比例性、时域卷积定理、 变换:移序性、比例性、时域卷积定理、 变换 序列和、初值定理、终值定理; 序列和、初值定理、终值定理; 23.z反变换:利用性质、部分分式展开法 反变换:利用性质、 反变换
13
2 − jω H(ω ) = 2 + jω
,输入x(t)=cos2t 。 输入
例:周期信号 fT ( t ) = ∑ g2 ( t − 4n )的频谱FT ( jω ) = ?
−∞

例: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ω) 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激励为周期冲激序列 求系统的输出y(t)。 。 f ( t ) = ∑ δ ( t − 2n ) 。求系统的输出
A. 2
ω
B. 0.5
ω
C.
ω
D. (
ω)2
求信号x(t)的有效带宽 例:求信号 的有效带宽 ω=? 求信号 ? x(t)
1 -2 0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