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共50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标准答案:A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标准答案:D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标准答案:C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A.因果联系B.偶然联系C.非因果联系D.间接联系.标准答案:C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
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
"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
"这说明() (2分)A.人是万物的尺度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标准答案:B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标准答案:A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标准答案:C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A.唯物主义时空观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标准答案:C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标准答案:B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A.庸俗唯物主义B.二元论C.客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标准答案:A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标准答案:B12.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2分)A.正确的原则B.人们的主观愿望C.领导者的意图D.客观存在的事实.标准答案:D13.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2分)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标准答案:D14. 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①冰——水——汽;②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③团结——批评——团结;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自发结合——近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2分)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标准答案:B15. 事物的本质是()(2分)A.相对稳定的B.易逝多变的C.丰富生动的D.不可捉摸的.标准答案:A16. 实践的过程是(2分)A.主体客体化的过程B.客体主体化的过程C.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相统一的过程D.客体主体保持不变的过程.标准答案:C17.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2分)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标准答案:D18. 下列各项决定和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的因素有①个人自身的主观条件②个人的命运③个人所遇到的机遇④社会发展状况⑤社会实践形式(2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标准答案:C19.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①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的条件和范围③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④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⑤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2分)A.①③④B.②⑤C.①②④D.①②④⑤.标准答案:B20.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①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②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③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④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⑤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2分)A.①⑤B.②⑤C.③④⑤D.③④.标准答案:D21.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2分)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标准答案:A22.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2分)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内涵.标准答案:D23. 下列关于评价性的认识表述错误的是(2分)A.以获得“善”和“美”为目的的认识B.其认识的对象是客体C.是对人或事物其意义的某种评价D.其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标准答案:B2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2分)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标准答案:C2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说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遵循了:()(2分)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B.生产力具有加速发展的原理C.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来源.标准答案:D2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属于:()(2分)A.意识的B.物质的C.物质和意识的统一D.既不是物质的,又不是意识的.标准答案:B27.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2分)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标准答案:B28.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2分)A.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B.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C.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D.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标准答案:B29.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2分)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标准答案:C3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和壮大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说明:()(2分)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上层建筑被经济基础所决定.标准答案:C31. 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这说明改革()(2分)A.具有社会性B.具有普遍性C.具有现实性D.具有历史性.标准答案:B32. 在生产力的要素系统中,其中最活跃、占有最主导地位的要素是:()(2分)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标准答案:C33.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这两大类型是:()(2分)A.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B.个体生产的所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所有制C.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标准答案:D34.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2分)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经济利益C.人的价值追求D.人的政治立场.标准答案:A35. 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2分)A.按相反方向变化B.按相同方向变化C.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按正比例关系变化.标准答案:A36. 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是因为(2分)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标准答案:A37.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2分)A.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标准答案:A38. 商品价格的变化是(2分)A.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B.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C.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无关D.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无关.标准答案:A39. 商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可以获得(2分)A.相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标准答案:C40. 资本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是()①不是物,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②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③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④具有增殖性和运动性;⑤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运动(2分)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标准答案:C41.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2分)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标准答案:A42.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2分)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标准答案:D43.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2分)A.商品二因素原理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二重性原理.标准答案:D4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因为()①农业向社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②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③农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④农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⑤农业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标准答案:D45.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2分)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标准答案:A46. 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行的基本原则是()①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③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④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原则(2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标准答案:C4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2分)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标准答案:B48.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2分)A.滞胀和危机B.发展与停滞C.危机与繁荣D.复苏与萧条.标准答案:B49.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 (2分)A.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C.掌握了宣传机器D.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标准答案:B50. 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2分)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标准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