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磁中考题集锦经典一、电与磁选择题1.一矩形线圈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刚通电时在磁场作用下扭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现将该线圈放在图乙所示的蹄形螺线管间,a、b为螺线管与电源的接口.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四次操作:①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②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③a接正极b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④b接正极a接负极,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是()A. ①和③B. ②和④C. ①和④D. ②和③【答案】D【解析】【解答】解:①若乙图中a接正极b接负极,根据安培定则知蹄形螺线管左端为S极,与甲图的磁场方向相反,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故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反;②若乙b接正极a接负极,根据安培定则知蹄形螺线管左端为N极,与甲图的磁场方向相同,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同的电流,故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③若乙a接正极b接负极,根据安培定则知蹄形螺线管左端为S极,与甲图的磁场方向相反,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故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同;④若乙b接正极a接负极,根据安培定则知蹄形螺线管左端为N极,与甲图的磁场方向相同,线圈中通与图甲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故线圈刚通电时扭转方向与图甲所示的扭转方向相反;综合分析②③,故D正确.故选D.【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磁场对电流(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据此制成了电动机;(3)通电导体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2.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 动力F1的力臂B. 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 平面镜成像D. 磁体的磁场【答案】 A【解析】【解答】解:A、反向延长得出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故A错.B、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故B正确;C、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用虚线画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正确;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回到S极,故D正确.故选A.【分析】(1)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回到S极.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平面镜成像的画法以及磁感线的方向,属于基础题目.3.某同学学习磁现象后,画出了以下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已知磁铁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从N极指向S极,而图中是从S极指向N极,A不符合题意;B、已知两磁铁都为N极,磁感线的方向从N极指向S极,B不符合题意;C、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左端为N极,C符合题意;D、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右端为N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从N极指向S极.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4.如图所示是发电机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经过的四个位置,电路中有感应电流的是()A. 甲和乙B. 丙和丁C. 甲和丙D. 乙和丁【答案】 D【解析】【解答】甲图和丙图中,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时,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ABC不符合题意;乙图中a导线向下切割磁感线,而丁图a导线向上切割磁感线,两图中a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明确产生感应电路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
5.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导线电阻不计),由图可知:()A. 当开关S接a点时,仪表指针向右偏转B. 当开关S接a点接滑片P向下移动时,仪表示数变小C. 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开关S由a点换到b点,仪表示数变大D. 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仪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仪表指针向左偏转,故A错误;B、当开关S接a点接滑片P向下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指针偏转变大,仪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C、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开关S由a点换到b点,线圈匝数增加,磁性增强,排斥力增大,指针偏转变大,仪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D、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改变,仪表指针偏转方向改变,故D 错误.故选C.【分析】(1)由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仪表指针向的偏转;、(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化,判断仪表示数变化;(3)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4)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磁场方向有关.6.下列关于磁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弱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C.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D.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不能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答案】B【解析】【解答】解:A、磁场中的磁感线密集的地方说明该处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故A错误;B、发电机即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此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C、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C错误;D、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在磁场中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电磁感应现象,其前提条件是施加运动,结果是产生电流.(3)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不重合.(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有关.7.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利用灵敏电流计可以准确测量电流值B. 乙图: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 丙图:比较两次实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D. 丁图:用吸管像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乒乓球靠拢【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甲图灵敏电流计没有刻度值,利用灵敏电流计可以大致反映电流的大小,故A错误;B、图中是两个N极相互靠近,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B错误;C、丙图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不能比较两次实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C错误;D、用吸管像两乒乓球中间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边流速小,压强大,压着乒乓球向中间靠拢,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利用灵敏电流计可以大致反映感应电流的大小;(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4)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8.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 麦克斯韦B. 赫兹C. 奥斯特D. 法拉第【答案】 C【解析】【分析】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在导体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解答】1820年,奥斯特意外地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作用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也就是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故选C.【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9.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及其所做的实验表述不正确的是()A. 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B.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 焦耳最先准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答案】 C【解析】【解答】解:A、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p0=1.013×105Pa,故A正确;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是第一个发现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联系的人,故B正确;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故C不正确;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找出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D正确.故选:C.【分析】(1)世界上第一个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3)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4)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焦耳定律.本题考查我们对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其贡献的了解和掌握,属于物理学常识,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常识知识的积累.10.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特性是电阻在磁场中会急剧减小,且磁场越强电阻越小,闭合开关S2后,下列四种情况相比较,指示灯最亮的是()A. S1断开,滑片P在图示位置B. S1闭合,滑片P在图示位置C. 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右端D. 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左端【答案】D【解析】【解答】解:A、S1断开时,电磁铁无磁性,由题意可知GMR的电阻最大,由I= 可知,右侧电路中电流最小,由P=I2R可知,指示灯的实际功率最小,指示灯最暗,故A错误;BCD、闭合S1时,GMR所处的位置由无磁场变为有磁场,GMR的阻值减小;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左端时,左侧电路的电阻最小,由I= 可知,左侧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磁铁磁性最强,则GMR的电阻最小,右侧电路中电流最大,由P=I2R可知,指示灯的实际功率最大,指示灯最亮,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闭合S2时,指示灯与GMR串联,电压表测GMR两端的电压,闭合S1时,电磁铁有磁性,根据GMR与磁性之间的关系判断其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P=I2R可知指示灯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11.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B. 平面镜成像 C. 动力F1的力臂 D.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故A正确;B、此图描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像对称,故B正确;C、力臂应该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如图,故C错误;D、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磁感线从N极到S极,D正确.故选C.【分析】A、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对称)判断.C、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D、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先判断出螺线管的N、S极.12.笔记本电脑发热会影响使用寿命.如图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通过导线与电脑连接时,五个风扇就转动起来,从而帮助电脑散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风扇转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 风扇之间一定串联C. 风扇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 电脑是通过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来散热的【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原理制成的,不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架上的五个风扇虽然能同时工作,但它们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其中的某个风扇坏了,其它风扇能正常工作,因此是并联的,故B错误;C、电风扇主要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C错误;D、电脑散热时,热量由电脑转移到空气中,是通过热传递来散热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原理制成的;(2)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各电路元件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各电路元件能独立工作,据此分析答题;(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消耗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13.信用卡刷卡时其磁条经过刷卡机的缝隙线圈出会产生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