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说课讲解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说课讲解

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经常感到比较匆忙——拿到题目立即开讲评析,一道
题讲完,立即开始下一道题。数学课难道仅仅就是讲几道 题目吗?这就促使我
们去思考:数学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
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 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诊
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问还有一个
有效的功能 ,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上,不妨放
慢节奏,多提问以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也许少安排几道题反而更能促进学生得
到更好的发展。那么,怎样提问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呢?这就需要
我们对有效提问的要素作出一定的思考。
我们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问题未经设计,不假思索, 简单问答。教师
过多地提出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 等问题。每讲一两句便
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或是采用一问一答的
形式,一条条地进行描述, 以一系列练习的方式机械地回忆简单事实,问题的思
维含量不高, 低水平的认知问题较多,无法激起学生们的积极参与。(2 )所提的
问题没有掌握好 度,要么太难,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作答;要么太易,学生不
用思考直接就可以做得出来。(3)提出问题后,没有等待时间或等待时间短 ,尤
其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连题意都没有理解,就进行讲解, 学生的思维还在理解题
意,无心听老师的讲解。(4 )提出问题后,只关心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不注
重数学思想与多种方法,实现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
师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经过精心设 计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
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 不一样的提问方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
教学效果。为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问之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
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
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
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
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
鼻子走,学生只要简单地回答“是”与“否”,还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比如,
这篇课文是关于谁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你从文章里读到了哪些信息,等
等。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在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实际上教师通过问题牵引让
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既定的轨道。 在获取学生的回答方面,开放式的、以思考
为中心的问题比封闭式的、缺乏空间的问题更有效。开放式的问题,既要能够囊
括教学内容,又要能够明确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对
问题的导向作用,以便能够在提问过程中收放自如。开放式问题的措辞和语调要
表明问题的意向,如问题主干的设置上可以运用“什么”、“为什么”、“怎么”和
“以什么方式”这样的词,取代“能不能”、“会不会”这类的限定词语,为学生
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创造机会。
二、问之有度,增强学生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一是必须做到“适度”,我发
现课堂提问中,学生的不作答与教师问的问题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问题太难,学
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了,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易适
度的提问,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学生打好基础知识关。二是
必须做到“广度”,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
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
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
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三、问之有等,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个班集中,几十名学生是有差异的,
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当部分学生审题尚未完成,教师就匆
匆忙忙进入下一环节,这部分学生咋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所以,出示问题后,教
师不妨放慢教学进程,经常性地问学生:“题意明白了吗?”、“你有哪些想法
呢?”、“你是怎么想到的?”、“还有其他想法吗?”。这种问题在课堂上往往造
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达到三种状态:“想猜”、“敢猜”、
“能猜”。由于要猜测,学生感兴趣,情绪兴奋——想猜;由于是猜测,学生能
放开胆量,要冒险——敢猜;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是信口开河——能
猜。而在猜测以后的思维和情感状态处于急切盼望证实,将使得证实猜测的过程
变得极为重要。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都大大增强。学生在教师
的提问激励下,依据直觉,以猜激疑,以疑促试,从试中发现科学规律。通过这
样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当然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而且,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
的猜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教育学生不应当以儿童的发展的昨
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教学中,如果提问只是利用学生的现有知
识和能力的水平,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发展就会受
到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现
有水平有充分的了解,提问内容应该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结
合现实生活展开分析或批判性思考。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
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
总之,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言,课堂提问的方法也是
多种多样,需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其要注重提问的实效,教学的
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
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也更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