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金业绩评价

基金业绩评价

第十五章基金业绩评价第一节基金业绩评价概述一、基金业绩评价的目的1.基金业绩评价是指基金评价机构或评价人对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及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开展评级、评奖或单一指标排名等。

2.对基金管理人而言,由于信息披露或者品牌宣传等外部需求,基金公司需要对所管理的基金进行业绩评价。

同时,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投资风格不同,通过基金业绩评价有助于帮助基金公司更好地量化分析基金经理的业绩水平,为投资目标匹配、投资计划实施与内部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3.对基金投资者而言,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如保全资本、跑赢通货膨胀、获取较高的绝对收益、获取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等,通过基金业绩评价,投资者可以辨识具有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经理,并通过跟踪基金策略理性选择与其投资目标相适应、反映相应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进行投资。

【单选】基金业绩评价的意义在于()。

A.防止基金公司内幕交易B.为托管人的监督提供参考C.帮助基金公司进行信息披露D.为投资者选择与其投资目标相适应、反映相应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进行投资『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对基金投资者而言,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标是多样化的,如保全资本、跑赢通货膨胀、获取较高的绝对收益、获取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等,通过基金业绩评价,投资者可以辨识具有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经理,并通过跟踪基金策略理性选择与其投资目标相适应、反映相应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进行投资。

二、基金业绩评价的原则基金业绩评价应遵循如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基金业绩评价应公平对待所有评价对象,具有确定、一致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体系和评价程序,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客观准确,输入可量化,结果可重复,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2)可比性原则,即基金业绩评价应将同类基金的风险收益交换效率进行比较,或者对同等风险(同等收益)的基金收益率(风险)进行比较,因为不同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单纯地比较基金收益率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3)长期性原则,即基金业绩评价应注重对基金的长期评价。

三、基金业绩评价应考虑的因素(一)基金管理规模1.基金存在一些固定成本,如研究费用和信息获得费用等。

与小规模基金相比,规模较大的基金的平均成本更低。

同时,规模较大的基金可以有效地减少非系统性风险。

2.但是基金规模过大,对可选择的投资对象、被投资股票的流动性等都有不利影响。

3.基金管理规模的大小影响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基金业绩,因而基金业绩评价需考虑基金管理规模,分析比较规模加权的基金收益率。

(二)时间区间同一基金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表现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不同基金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收益、风险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基金业绩评价时需要考虑时间区间。

(三)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单选】关于基金业绩评价需考虑的因素,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规模较大的基金的平均成本更低B.基金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收益、风险可以比较C.基金业绩评价重在评价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的能力D.基金规模过大,对可选择的投资对象、被投资股票的流动性等都有不利影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项,同一基金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表现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不同基金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收益、风险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基金业绩评价时需要考虑时间区间。

第二节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一、绝对收益收益率计算是基金业绩评价的第一步。

绝对收益是证券或投资组合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所获得的回报,测量的是证券或证券投资组合的增值或贬值,常用百分比来表示收益率。

(一)持有区间收益率1.持有区间所获得的收益通常来源于两部分:资产回报和收入回报。

2.资产回报是指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增加/减少;资产回报率=(期末资产价格-期初资产价格)/期初资产价格×100%3.收入回报包括分红、利息等。

收入回报率=期间收入/期初资产价格×100%4.持有期收益率=资产回报率+收入回报率例:假设某投资者在2015年12月31日,买入1股A公司股票,价格为100元,2016年12月31日,A公司发放3元分红,同时其股价为105元。

那么该区间内:(1)资产回报率=(105-100)/100×100%=5%(2)收入回报率=3/100×100%=3%(3)总持有区间的收益率=5%+3%=8%【单选】下列关于持有区间收益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有区间所获得的收益通常来源于资产回报和收入回报B.持有区间收益率=(期末资产价格-期初资产价格+期间收入)/期初资产价格×100%C.持有区间收益率的组成中,收入回报是指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增加/减少D.收入回报率=期间收入/期初资产价格×1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C项,持有区间所获得的收益通常来源于两部分:资产回报和收入回报。

资产回报是指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增加/减少;而收入回报包括分红、利息等。

(1)基金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的证券,每个证券发放红利或利息的时间都不一样;(2)基金的投资者在区间内会有申购和赎回,带来更多的资金进出。

2.时间加权收益率是将收益率计算区间分为子区间,每个子区间以现金流发生时间划分,将每个区间的收益率以几何平均的方式相连接。

3.这样基金的申购、赎回与分红等资金进出不影响收益率的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基金净值增长率计算的规定,也是本章第五节将要讨论的全球投资业绩标准(GIPS)的基本要求之一。

例:股票基金在2014年12月31日,其净值为1亿元,到2015年12月31日,净值变为1.2亿元。

4月15日,有客户申购了2 000万元,在9月1日,基金进行了1 000万元的分红。

该基金的时间加权收益率是多少?某基金2015年度收益率计算表时间加权收益率公式及计算:R=(1+R1)×(1+R2)×(1+R3)-1=(1-5%)×(1+21.7%)×(1-7.7%)-1=6.7%【单选】某养老基金资产组合的年初值为50万美元,前6个月的收益率为15%,下半年发起人又投入50万美元,年底资产总值为118万美元,则其时间加权收益率为()。

A.9.77%B.15.00%C.18.00%D.26.2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前6个月的收益率为15%;后6个月的收益率=[118-50-50×(1+15%)]/[50+50×(1+15%)]=9.77%;时间加权收益率=(1+15%)×(1+9.77%)-1=26.23%。

(三)平均收益率1.平均收益率一般可分为算术平均收益率和几何平均收益率。

2.算术平均收益率即计算各期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3.几何平均收益率,计算公式为:(1+R G)n=(1+R1)(1+R2)···(1+R n)例:已知某基金近三年来累计收益率为26%,那么应用几何平均收益率计算的该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应为:4.时间加权收益率说明的是1元投资在n期内所获得的总收益率,而几何平均收益率是计算15.一般来说,算术平均收益率要大于几何平均收益率,两者之差随收益率波动加剧而增大。

几何平均收益率克服了算术平均收益率会出现的上偏倾向。

例如,某基金的份额净值在第一年年初时为1元,到了年底基金份额净值达到2元,但时隔一年,在第二年年末又跌回到了1元。

假定这期间基金没有分红,则此时第一年的收益率为:R1=(2-1)/1×100%=100%,第二年的收益率则为:R2=(1-2)/2×100%=-50%。

则算术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平均收益率为:(100%-50%)/2=25%;按照几何平均收益率计算,则平均收益率为:(四)基金收益率的计算1.期末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期末基金资产净值/期末基金单位总份额2.利用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计算收益率,只需考虑分红。

3.假定红利发放后立即对本基金进行再投资,且红利以除息前一日的单位净值为计算基准立即进行再投资,分别计算每次分红期间的分段收益率,考察期间的时间加权收益率可由分段收益率连乘得到。

4.计算公式为:R1表示第一次分红前的收益率;R2表示第一次分红后到第二次分红前的收益率,R n依此类推;NAV0表示期初份额净值,NAV1,…,NAV n-1分别表示各期除息日前一日的份额净值;NAV n表示期末份额净值;D1,D2,…,D n分别表示各期份额分红。

例:假设某基金在2015年12月3日的单位净值为1.4848元,2016年9月1日的单位净值为1.7886元。

期间该基金曾于2016年2月28日每份额派发红利0.275元。

该基金2016年2月27日(除息日前一天)的单位净值为1.8976元,则该基金在这段时间内的时间加权收益率为:【单选】时间加权收益率的计算公式的前提假定是()。

A.红利发放后立即存入银行B.红利发放后立即以无风险利率投资C.红利发放后立即对本基金进行再投资D.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假定红利发放后立即对本基金进行再投资,且红利以除息前一日的单位净值为计算基准立即进行再投资,分别计算每次分红期间的分段收益率,考察期间的时间加权收益率可由分段收益率连乘得到。

【单选】绝对收益的计算指标不包括()。

A.持有区间收益率B.时间加权收益率C.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D.平均收益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绝对收益的计算有如下指标:①持有区间收益率;②现金流和时间加权收益率;二、相对收益基金的相对收益,又叫超额收益,代表一定时间区间内,基金收益超出业绩比较基准的部分。

广义来说,相对收益的概念也涵盖了主动收益、阿尔法收益等。

相对收益可以采用算术法与几何法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其中,ER a代表算术法计算的相对收益;ERg代表几何法计算的相对收益;R p为基金收益;R b为基准收益。

假定某基金收益为7%,基准收益为5%,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超额收益分别为2%和1.9%。

算术法计算相对收益较为直观,应用也更广泛。

三、风险调整后收益(一)夏普比率1.夏普比率(S p )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于1966年根据CAPM提出的经风险调整的业绩测度指标。

2.此比率是用某一时期内投资组合平均超额收益除以这个时期收益的标准差,用公式可表示为:S p表示夏普比率;表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表示平均无风险收益率;σp表示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

3.其中基金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应用平均值的原因,是在测度期间内两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由于分母使用的是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所以可知夏普比率是经总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

夏普比率数值越大,表示单位总风险下超额收益率越高。

5.由于夏普比率计算过程中并未涉及业绩比较基准,而是选用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因此是对绝对收益率的风险调整分析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