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学实验专题练习1、(06全国)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
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⑵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试剂的目的B 饱和NaHCO3溶液CD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2、(96年全国)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烧瓶C的作用是;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3、(99年全国)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A. 在E处增加CaCl2干燥管B.在下处增加CaCl2燥管C.在E和F两处增加CaCl2干燥管D.不必增加干燥管(3)将插入溶液的管子丁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皿),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bL,该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________________。
猛呼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疏酸接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偏高、偏低可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5)步骤⑦的目的是(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5、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Mg x(OH)y(CO3)z]。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某项实验。
(1)碱式碳酸镁[Mg x(OH)y(CO3)z]中x的值为(用含y和z的代数式表示)。
(2)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对判断A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困难,为解决此问题,只要对B进行改装。
B应改为内装有(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为。
(3)用经改装的装置,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最终得出的测定结果仍有误差,原因一是反应生成的气体未完全被B和C充分吸收,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填编号)解决上述问题,连接的位置应在;原因二是,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填编号)解决上述问题,连接的位置应在。
(4)下列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数据中,可用于计算碱式碳酸镁组成的是。
a.m(MgO)、m(H2O)、V(CO2) b.m(样品)、m(H2O)、m(CO2)c.m(MgO)、m(H2O)、m(CO2) d.m(样品)、m(H2O)、V(CO2)(5)本实验的目的是。
6.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 CO2 + H2O = NH4HCO3;NH4HCO3 + NaCl = NaHCO3↓+ NH4Cl ;2NaHCO3Na2CO3 + CO2↑+ H2O⑴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⑵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管通入气体,再从管中通入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⑶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7.(2007)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碳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
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 和H2。
(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盛浓H 2SO 4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盛NaOH 溶液的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 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g —ab —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 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 2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2007山东)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 、b 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CuO ,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CO ,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填代号)。
能验证CO氧化产物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CO 和CO 2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Na 2O 2,按A →E →D →B →H 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O 2,并用O 2氧化乙醇。
此时,活塞a 应________,活塞b 应_________,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___________(填代号),m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NaOH 固体,E 内放置铂铑合金网,按A →G →E →D 装置顺序制取干燥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装置A 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B CD 水和沸石i 浓H 2SO 4澄清石灰水f②实验中观察到E 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__性。
9.(2007天津)二氯化二硫(S 2Cl 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
为在实验室合成S 2Cl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①将干燥的氯气在110 ℃~140 ℃与硫反应,即可得S 2Cl 2粗品。
②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2)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D 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A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加热E 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 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S 2Cl 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S 2Cl 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