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

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

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1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3cu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

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

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3cu+8HNo3==3cu2+2No↑十4X方案二:2cu+o2△2cuocuo+2HNo3==cu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

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

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①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在学习酸的性质时,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等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稀硫酸。

是什么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不同。

于是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①cl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③cl能促进铝和盐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盐酸的反应。

为验证猜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针对探究过程回答问题:(3)若将第二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原因是19.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

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①用取白醋(密度近似为/mL),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稀释。

②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

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反思】(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参考答案13、14.实验一:(1)氧气(或o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2co3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生成物中没有Na2co3(2)碱;2Na2o2+2H2o===4NaoH+o2↑(3)Ac(4)①新鲜的西红柿②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含量会减少。

因此,我们要尽量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16.H2oBc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锥形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两面性方案二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17.气泡成分:co2理由: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步骤: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我的结论:气体是co2 低温原因: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

防潮原因: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18.酸根离子(或阴离子)(1)Na、cl、So42;(2)①;(3)不能,由于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溶液中H浓度,实验条件发生了变化。

19.【实验步骤】①量筒【交流反思】(1)无影响,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

(2)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酚酞,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时,说明完全中和。

(或在白醋中先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说明完全中和。

)【数据处理】解: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45mL5mL)×/mL×%=设12g白醋中含醋酸的质量为xcH3cooH+NaoH=cH3cooNa+H2o6040:x=40:=60×÷40=则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100%=%12g答:该白醋中醋酸含量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篇二: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典型例题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B?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c?该物质肯定是单质D?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单质。

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

故D正确而B、c不一定正确。

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故A也不全面。

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为原子时,n的数值为;该粒子为阳离子时,n的数值为;该粒子为阴离子时,n的数值为。

解析:该粒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8,则为中性原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大于18,应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如果该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18,应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

因此,要清楚原子与阴、阳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

答案:18;大于18;小于18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问:?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程式是?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

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

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2。

而能产生co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

由②知,残渣全部溶于酸,因铁、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残渣不可能是铜,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铁与盐酸产生的氢气可燃,故肯定有炭粉与氧化铁。

而碳酸钙有否则无法确定,只能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作用产生co2的反应来确认。

答案:?1?氧化铜?2?炭粉和氧化铁;3c+Fe2o33co↑+2Fe,Fe+2Hcl=Fecl2+H2↑?3?碳酸钙;取样品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4.某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B?块状是银白色?,同时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向黑色粉末B中加入稀盐酸后,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D的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E。

?1?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BcDE。

?2?试写出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的化学方程式: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推断题,选好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突破口是红色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说明该氧化物A应是Fe2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