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论文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初探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摆
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职责。

我认为: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
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校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等公共场所书写宣传创新的标语,介绍有创新精神的人物和事迹,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

二、引导学生的开放思维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的方向变了,就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
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

总之,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解疑、敢于创新、自觉探究的习惯。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

教师就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做到自信、自主、自强、自励,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难而进、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喜爱钻研,不满足于已有知识和解答的心理素质以及思考问题时力求深入、全面、缜密的习惯。

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和教师,敢于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去积极探索,去追求真知。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

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找出传统意义上“好生”的弱点,还能够发现所谓的“差生”的闪光点,更要允许那些奇才、怪才、偏才和狂才的存在。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视角出发,以高度的智慧和敏锐,因材施教,科学点化,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在现代化教学中一个真正的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

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实践,可以获得创新能力。

李时珍尝百草而著出世界药典《本草纲目》。

居里夫人经过四年若干次的实验,才提炼了镭。

现在,我们在中小学科技课中看到,学生对参加科技创作活动的兴趣远远超过背课文和公式。

有些学生在野外活动或校内文体活动中,显示了很强的组织创造力。

我们提倡因人而异,就是希望在实践中让各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断涌现。

今天我们的中小学一定要开设第二课堂,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多给学生动手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汉成.《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2.陈钱林.《尊重教育新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赵家骥.《创造教育论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