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班级:XXXX级食科3班姓名: X X X 学号:XXXXXXXXXXXX 课程论文题目:淀粉酶在食品行业的用途
课程名称:食品酶工程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淀粉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学生:X X X
(食品科技学院XXXX级食科3班,学号XXXXXXXXXXXXX)
摘要:酶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当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酶工程工业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六十年代中期起步,至今短短的三十多年,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酶工业,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味精、淀粉糖、酿造、啤酒、食品、纺织、洗涤剂、有机酸以及医药等行业。
酶制剂的应用,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反过来人们也逐步认识了酶制剂,促进了酶工业自身的发展。
淀粉酶为重要的酶制剂,是酶制剂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
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它用于面包生产中的面团改良;啤酒生产中供糖化及分解未分解的淀粉;婴幼儿食品中用于谷类原料的预处理;酒精生产中用于糖化和分解淀粉;果汁加工中用于淀粉的分解和提高过滤速度。
还广泛用于糖浆制造、饴糖生产、蔬菜加工、粉状糊精生产、葡萄糖制造业中。
在医药工业可用作辅助消化药。
另外,还可用于纺织印染工业。
关键词:淀粉酶食品应用
一、淀粉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面粉的品种和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面粉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近年来陆续开发生产了各类专用面粉,在生产面包、馒头等制作发酵食品的专用面粉时,除面粉的面筋、灰分、粗细度、粉质曲线稳定时间等常规质量指标外,面粉工作者越来越关注面粉的α—淀粉酶活性。
理论与实践表明:面粉的α—淀粉酶活性,直接影响到面粉的发酵力和发酵食品的质量,特别是低糖主食面包。
一般情况下,正常季节收获的小麦加工的面粉中α—淀粉酶的含量普遍不足,国外面粉生产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在生产这类面粉时,添加麦芽粉或真菌α—淀粉酶,用来提高面粉中α—淀粉酶的活性,以改善和提高发酵食品的质量。
麦芽粉是在适当的温度和水分下使大麦或小麦发芽、干燥后加工成粉。
其酶活性较低,添加量为面粉的0.2~0.4%,因粘性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混合均匀较为困难。
而真菌α—淀粉酶是一种高浓度、高活性、易流动的粉末,其酶活性为
麦芽粉的40~50倍,添加量小,操作方便。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大多数欧美国家中,真菌α—淀粉酶已完全代替麦芽粉作为面粉α—淀粉酶的增补剂,广泛地添加在面包专用面粉中。
近年来,在我国面粉生产企业中,真菌α—淀粉酶已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真菌α-淀粉酶对热不稳定,在烘烤的过程中易失活,与葡萄糖淀粉酶可以共同控制产品还原糖的含量,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如颜色等。
α-淀粉酶可降低产品黏度,改善产品的加工性能,最终使产品松软,体积增大。
焙烤过程中,淀粉胶凝,蛋白质变性形成刚性结构并释放水到淀粉凝胶中去。
如果α-淀粉酶活力过高,烘烤过程前期过量淀粉水解,则会导致面包黏性增强,体积较小。
真菌α-淀粉酶在75℃时失活,所以不会产生上述情况,会使面包的货架期延长两倍。
面包制作中,α-淀粉酶的加入、调粉时间及醒发时间会对面包质量及货架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酶的加入会增大面包体积,但加入α-淀粉酶似乎对降低调粉时间和醒发时间无影响。
α-淀粉酶不能水解完整的淀粉颗粒。
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也依赖于β-淀粉酶产生的还原糖,进而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良好的风味和色泽。
面粉中添加α-淀粉酶可调节麦芽糖的生成量,使二氧化碳产生和面团气体保持力相平衡。
添加蛋白酶可促进面筋软化,增加延伸性,减少揉面时间和动力,改善发酵效果。
用蛋白酶强化的面粉制通心粉制通心面条,延伸性好,风味佳。
用β-淀粉酶强化面粉可防止糕点老化。
糕点馅心常以淀粉为填料,添加β-淀粉酶可以改善馅心风味。
糕点制作使用转化酶可使蔗糖水解为转化糖,从而防止糖浆析晶。
面包制作中适当添加脂肪酶可增进面包的香味,这是因为脂肪酶可使乳脂中微量的醇酸或酮酸的甘油酯分解,从而生成δ-内脂或甲酮等香味物质。
来自米曲霉的α-淀粉酶,可在焙烤、淀粉工业、酒精酿造和果汁工业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来自淀粉液化杆菌的α-淀粉酶,可在淀粉、酒精、焙烤制品、酿造生产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来自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可在酿造、酒精、淀粉生产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可在淀粉、焙烤生产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淀粉酶在啤酒行业的用途
啤酒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味﹐营养成分丰富的饮料﹐它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菸酸﹐泛酸以及矿物质等。
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
啤酒生产过程是一个产酶、用酶及灭酶的过程,啤酒酿造中的很多工艺条件都是依据酶的特性来决定的。
将现代酶技术与传统啤酒酿造技术相结合,不仅对稳定和提高啤酒质量有益,而且对降低生产成本、弥补麦芽质量缺陷、增加花色品种、增加效益都大有好处。
酶制剂种类很多,功效不一,使用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也不一样,目前啤酒生产常用酶制剂有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复合酶、α-乙酰乳酸脱羧酶、溶菌酶等。
啤酒制作中的α-淀粉酶,只可作用于淀粉分子内任意α-键,且从分子链的内部进行,故又称内淀粉酶,属于内切酶。
在水溶液中α-淀粉酶能使淀粉分子迅速液化,产生较小分子的糊精,故也被称为液化酶。
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分解产物为6~7个葡萄糖单位的短链糊精及少量的麦芽糖和葡萄糖,糊精还可以进一步水解。
按理论最终产物为87%的α-麦芽糖和13%的葡萄糖。
α-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只能任意水解α-1,4键,但不能分解α-1,6键也不能绕过α-1,6键。
作用接近α-1,6键时速度放慢,其分解产物为α-界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常用的α-淀粉酶有耐高温α-淀粉酶, 真菌α-淀粉酶。
啤酒生产中常用的耐高温α-淀粉酶一般由地衣芽孢杆菌产生,pH在5.0~7.0内较稳定,尤以pH=6.0为佳,作用淀粉的最适温度为90℃。
中温α-淀粉酶也应用到啤酒生产中。
单独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比单独使用中温α-淀粉酶麦芽糊精收率高,透光率也较大,但黏度较高,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则可互相弥补不足,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啤酒生产中,α-淀粉酶它会分解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又在酵母本身分泌的麦芽糖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供酵母利用,从而可提高麦芽汁的可发酵性。
而且在糖化过程中,糊化时应用α-淀粉酶,其用量应控制在6单位/克大米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加量太大,则容易在糖化过程中造成α、β-淀粉酶比例失调,麦汁中非还原糖含量高,造成发酵度低,最终使啤酒口感不爽,有甜腻味。
三、淀粉酶在柠檬酸中的用途
高温α-淀粉酶是诸多酶类中的普通一员,近年来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淀粉制糖的诸多行业,特别是我国柠檬酸行业应用最多。
耐高温α-淀粉酶的通性,即它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它和其他催化剂相比,具有专一性、高效率和反应条件温和特点,同时酶本身又是蛋白质,它具有蛋白质一般通用性,如紫外线、热、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盐及酸碱变性剂等也会使酶失活。
耐高温α一淀粉酶的作用底物是淀粉,它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在淀粉分子内部任意切割α-1,4键,而使淀粉迅速降解,失去粘性,变成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等,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之为淀粉的液化。
淀粉液化能否合格,是柠檬酸行业的一个重要技术关键。
近年来,耐高温α-淀粉酶问世,绝大多数柠檬酸厂立即以耐高温α-淀粉酶取代中温淀粉酶,其理由是,因为以薯干粉为原料大容量发酵,投料时间长,升温慢,特别是当遇蒸汽不足时,升温更缓,料液pH逐步下降,当酶加入后,底物pH已降至中温α-淀粉酶的适应pH以外,使中温α-淀粉酶由于淀粉酶失活,液化难以彻底而影响发酵。
耐高温α-淀粉酶由于适应pH范围宽就不受影响,即使底物pH降至pH5,液化仍能正常进行,不影响发酵失活。
因此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按柠檬酸行业的常规操作,就可以保证液化彻底,发酵成功。
四、结论
α-淀粉酶已经成为工业应用中最为重要的酶之一,并且大量的微生物可以用以高效生产淀粉酶,但是酶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仍然局限于几种特定的真菌和细菌中。
对于高效的α-淀粉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可以通过对现有酶的化学改良或者通白质工艺改良得到。
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α-淀粉酶在制药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然,食品和淀粉工业仍然是主要市场,α-淀粉酶在这些领域的需求仍然是最大的。
参考文献:
[1] 王文君. 食品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七章酶.第226页
[2] 徐彩凤. 酶工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36页
[3] 郭勇、郑穗平. 酶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12页
[4] 罗贵明. 酶工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