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文档资料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文档资料
一、DVT的诊断
1.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 (1)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 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 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 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 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 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 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 ,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
二、PTE的诊断 1. PTE 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肺血管 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 态。基本有四个临床症候群。
危险分层:
预防VTE首先应该将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并采取分组预防的策略,分层的标准主要 包括:年龄、疾病性质和患者自身的因素 等。
影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因素主 要包括为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以及患者 自身的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对患者进行危 险分层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危险分度 低度危险
中度危险
疾病性质
(5)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2.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
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师经验等做 如下选择: (1)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 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 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 据。该方法为无创检查,应做为筛查的首选手段。 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在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 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
(2)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率均较高 ,亦系无创检查,适用于对病人的筛选、监测。
(3)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RDV):利用核素在下肢 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 诊断 DVT 有价值的无创检查。
(4)螺旋CT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 DVT 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 况。
Homan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让患者下肢伸 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 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 部疼痛,为阳性。
Neuhof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
(4)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 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 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 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 又有回流障碍。
(5)静脉造影(venography):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 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
(6)阻抗体积描记测定(IPG):
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 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 到基线水平被用做是静脉可变性指数。IPG检测 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 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 ,费用较低。
危险因素及分层
大多数住院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VTE 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通常混和存在。 对于住院病人应常规进行VTE危险因素的 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VTE危险因素:
内部因素
高龄 肥胖 吸烟 遗传性或获得性血 栓形成倾向
外部因素
手术 创伤(大的或下肢创伤) 中心静脉插管 静脉曲张 妊娠及产后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 卧床、瘫痪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激素、化疗或放疗) 既往VTE病史 急性内科疾病 心脏或呼吸衰竭 肠道感染性疾病 肾病综合征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极高度危险
疾病性质
其他危险因素
大型妇科手术、良性疾病
有
择期脊柱手术有
恶性肿瘤扩大手术
无
髋或膝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
择期脊柱手术(多个危险因素)
严重创伤
脊柱损伤
膝关节镜(时间长、复杂)
有
VTE的诊断
约 50% ~ 80% 的DVT可无临床表现,由于可并 发致命性PTE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其危害 极大,及时发现和治疗都有赖于对疾病状态的早期 发现和正确诊断。
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使VTE的诊断简化 ,检出率提高。但致死性PE可以是疾病的 首发表现。此外,高龄是VTE及其并发症 的危险因素,老龄人口的增加必将导致未 来该疾病的致死和致残率增加。肺栓塞一 旦发生后果严重,静脉血栓栓塞应该重在 预防。
前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 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PE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院内死亡病因,预 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 略。大块PE发生前通常没有先兆,因此这 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住院期间 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 本没有考虑到PE的可能。
(7)血浆D-二聚体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
(>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大于500 μg/L,故如D-二聚体<500 μg/L可以除外诊断。由 于在手术后短期内病人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对 于DVT的诊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 前DVT高危病人的筛查。同时,它对静脉血栓栓塞 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很 多可产生纤维蛋白的情况时,D-二聚体也可大于 500 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阳性亦不能据此诊断 DVT或PTE。另外,该项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 者特异性也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非骨科小手术 单纯下肢损伤 良性妇科疾病小手术≤30分钟 经尿道手术或其它低危泌尿外科手 术 膝关节镜
非骨科小手术 血管外科大手术 大型、开放性泌尿科手术 大型神经外科手术 非大型普外科手术(40-60岁) 创伤、烧伤有 大型普外科手术(<40岁) 大型妇科手术、良性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其他危险因素 无
有
无
危险分度 高度危险
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 静脉血栓(DVT)(PE),由于二者在发病机制 上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已将二者作为统一 的疾病。
前言
VTE很常见,在美国和欧洲发病率为千 分之一,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并与死亡危 险增加有关,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早期 死亡率均很高,分别为3.8%和38.9%。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