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章程【模板】(2)

XX大学章程【模板】(2)

《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草案)》起草说明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雪铭(2015年4月22日)各位代表:下午好,下面我代表学校对《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草案)》作起草说明。

大学章程是对大学宗旨、架构、体制及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范的自律性基本文件,是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

辽宁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为总依据,按照辽宁省教育厅的总体工作部署,履行相应工作程序,形成《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草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指导思想辽宁师范大学章程制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依法依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体现和保护学校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制度成果,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着重完善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办学特色。

二、起草原则(一)依法起草。

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保证章程合法合理。

(二)民主公开。

章程制定工作坚持将民主理念贯彻始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学生参与章程制定的积极性,同时也注重吸纳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合理意见与建议。

同时明确教职工、学生的重大事项知情权、民主管理参与权等内容,使师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合法权利有效落实。

(三)推进改革。

通过认真梳理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找到当前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章程建设切实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

(四)彰显特色。

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办学与发展的历史,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反映学校办学特色。

三、起草过程章程制定工作分四个阶段:(一)学习宣传和制定工作方案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1.2014年3月10日,学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章程制定相关工作;学校将章程制定工作列入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多次举办专题会议学习《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等十余项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

2.根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2014年7月9日,学校印发《<辽宁师范大学章程>制定工作方案》(辽师大校发[2014]40号),并通过校园网面向全校教职工、学生公开;成立了大学章程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小组成员;成立了大学章程起草工作组,副校长李雪铭任组长,成员为牵头部门(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学校各职能部处和学院负责人、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法律人士、校友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共51人。

(二)章程调研起草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1. 2014年7月-2014年9月,学校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调研了教育部已核准的47所部属高校章程和辽宁省大学章程试点院校章程制定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拟定《辽宁师范大学章程》的框架结构,并就章程制定过程中涉及学校顶层设计的相关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2.2014年9月-2014年12月,学校章程起草工作组分成19个小组,按职责进行分工调研、起草,并就章程涉及的重点内容分别召开讨论会。

12月8日,学校召开关于章程中“学术委员会”相关内容的讨论会,全校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独立建制的各研究中心主任参会,会议对涉及学术委员会的10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2月9日,学校召开关于章程中“学科建设”“发展定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关内容的讨论会,邀请我校知名教授、涵盖文理学科的代表学院院长等参会,分管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对8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研讨;12月6日-12月15日,学校先后组织近百名教师对涉及教职工切身权责、利益方面内容进行研讨;12月11日,学校召开关于教学管理相关内容的讨论会;12月30日,学校分别组织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召开关于章程中“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等相关内容的讨论会。

此外,学校还注重听取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教职工、离退休人员的意见与建议。

3.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章程起草工作组形成《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讨论稿)》。

(三)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1.2015年1月4日,学校召开党委会研究论证《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讨论稿)》制定相关工作和文本相关内容。

1月5日,学校将《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讨论稿)》及其《起草说明》《关于对我校章程(讨论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印发到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征求全校教职工、学生意见。

1月7日,学校党委中心组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学校章程征求意见相关工作。

2. 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学校共征求意见与建议164条,经与法律法规和我校实际情况认真比对,其中35条予以采纳;与此同时,学校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大学章程相关条款,尤其针对学校建设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办学理念等顶层设计问题及公开征求的意见进行反复论证;学校还重点咨询了高等教育学、法学、语言学方面相关专家意见,文本先后修改30余稿,最后形成《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草案)》。

四、章程框架、内容及起草依据学校依照《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中对高校章程应载明内容的规定,拟定章程的基本框架。

章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正文共分8章,分别为“总则”“治理结构”“教职工”“学生”“校友”“投入与保障”“学校标识与校庆日”“附则”。

(一)序言、总则部分:明确了章程制定的总依据和意义;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载明了历史沿革、校训、办学理念、建设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中英文校名和学校住所、学校举办者、学校性质、教育形式、学科布局等;依据《高等教育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14]2号),明确了学校依法依规行使自主权的基本内容和学校运行的基本制度。

(二)治理结构部分:本章分为“学校党委、学校纪委”“校长”“学术组织”“教学、科研、服务机构”“民主管理与监督组织”共5节,依据是《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4]55号)、《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学位条例》《教师法》《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教育部32号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全国学联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修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青办联发[2014]3号)、《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教育部令第37号),明确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形式、相关职责。

(三)教职工、学生、校友部分:对学校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依据《高等教育法》第五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教学[2005]5号)。

(四)投入与保障部分:明确了学校经费来源、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保障等内容,依据是《高等教育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教改办[2014]2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辽宁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施行办法》(辽教办[2008]74号)、《辽宁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1号)。

(五)学校标识与校庆日、附则部分:明确了学校标识校徽、校旗的形式及释义,确定了校歌和校庆日,说明了章程制定、修改的程序,生效日及解释权等事项。

五、章程主要特点(一)学校逐条审定各项条款的合法性,充分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现依法治校的建章精神。

(二)章程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明确了“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定位和“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明确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核心地位,对党委职责、校长职责、纪委职责进行了说明。

(四)明确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分章分节理顺了学校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明晰了界限,体现了学校党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的平衡。

(五)规范学校教职工、学生、校友等多元主体的权利及义务。

同志们,下面我再把代表们在讨论过程中比较关心的几项内容作具体说明:1、关于学校“建设目标”的释义我校以“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作为建设目标。

首先,建设目标既要符合实际,又应突出学校的努力方向,因此“有特色”“高水平”是基础定位——“教师教育特色”体现我校师范教育的历史沿革,“高水平”是指国内先进、国际知名;其次,由于在国际上没有“师范大学”这一高校类型,为了顺应国际惯例,结合我校现有的专业门类中非师范专业已占到70%以上的现状,因此学校的努力方向是办“综合性”大学。

2、关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释义我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与学校办学目标是契合的。

科学精神即知识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质疑和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即健康人格基础上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追求;实践能力即技能训练基础上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

具备这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方为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明确要求,同时也与我校建设目标中的“高水平”相对应。

3、关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释义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质量至上”。

大学办学理念是对大学如何运作所形成的理性认识、价值追求。

“如何运作”,本质上即是学校办学要“依靠谁”和“为了谁”,高等学校四大基本职能的实现都要依靠教职工,都要为了广大的学生,所以应“以人为本”;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就是质量,因此要秉承“质量至上”。

4、关于学校校歌的确定由傅东缨作词、秦咏诚作曲的《辽宁师范大学校歌》在学校建校四十周年校庆、五十周年校庆时一直沿用,具备传承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明确作为校歌使用。

5、关于学校校庆日的确定1951年9月24日,东北人民政府《关于按规制发师专印信函》中载明: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旅大市文教局制发“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印”,以此为依据,将学校校庆日确定为9月24日。

各位代表,以上就是我代表学校对《辽宁师范大学章程(草案)》所作的起草说明,请各位审议。

谢谢大家。

关于《辽宁师范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讨论稿)》的说明(六届二次教代会2015年4月22日)各位代表,同志们!高校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制度至关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