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成本费用管理的任务。
(一)正确执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准确及时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促使集团公司人、财、物的合理使用。
(三)综合反映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成果,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四)提高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完善成本费用管理体制。
第三条成本费用管理的原则。
(一)成本费用最低化原则。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及时分析、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目标,通过各种成本费用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力争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达到成本费用最低化目标。
(二)全面成本费用管理原则。
为了达到成本费用最低化的目的,集团公司实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面成本费用管理体制。
(三)成本费用责任制原则。
为了实行全面成本费用管理,集团公司推行分级、归口的成本费用责任制。
(四)成本费用科学化管理原则。
在成本费用管理中广泛应用系统科学、可行性研究、决策分析、目标管理、价值工程、数学方法等技术,实现成本费用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第四条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在成本费用管理中,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的各级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和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理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工作。
(二)加强会计监督。
各级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要对成本费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对违反国家和集团公司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支出一律不予办理。
(三)保证成本费用核算质量,正确、及时核算成本费用,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切成本费用的核算资料,如:凭证、账簿、报表等,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四)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不准乱挤、乱摊、乱计成本。
(五)开展成本费用分析,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费用计划。
(六)进行成本费用的预测,建立目标责任体系。
(七)组织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实行归口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
第二章职能机构及职责第五条成本费用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成本费用管理上实行集团公司、直属子(分)公司、车间三级管理体制。
(一)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二)集团公司直属子(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内部核算单位,是集团公司成本费用核算和管理的中心。
(四)子(分)公司所属车间、班组是集团公司的基层组织,实行内部直接成本核算。
第六条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根据集团公司经济体制和成本费用的构成特点,为保证集团公司目标总成本的实现,必须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建立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实行分级归口分责任部门的成本费用管理。
第七条实行各级领导成本管理责任制。
(一)总裁(总经理,经理)成本管理职责1.遵守财经纪律,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经营决策。
2.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建立各级成本管理制度,督促经营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下达到各有关单位,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并建立严格的控制考核制度。
3.组织与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努力增产节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成各自的成本费用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负全部责任。
(二)总会计师(经营副总经理、副经理)制定并落实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严格执行财经法规,检查各职能部门、子(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调整经营策略的建议,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负直接责任。
(三)总工程师协助总裁(总经理,经理)在生产技术方面推行新工艺、新技术,合理集中生产,搞好挖潜改造,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对其经济效益负责。
(四)其他副总裁(副总经理、副经理)要充分关注成本费用控制问题,对成本费用控制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负有相应责任。
(五)车间、部门领导负责落实上级下达的成本费用指标,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成本费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六)班组是执行成本计划的基层单位,班组长必须保证矿井或车间下达的月度成本计划的完成,并与工资分配直接挂钩。
第八条实行部门成本管理责任制。
集团公司成本费用管理,在实行分级、归口管理的同时,还按成本费用构成的主要内容,如材料、工资、电力、费用等分解为单项成本,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实行单项成本包干办法,以保证成本费用计划的实现。
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是:(一)经营管理部门1.组织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并负责汇集、平衡、协助领导落实。
2.负责生产、劳动、物资各项消耗定额的制订下达,使各项消耗定额保持平均先进水平,促进生产的发展和消耗的降低。
3.负责检查、考核、分析相关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
4.负责对相关成本费用进行预测,不断提出新的管理目标。
(二)财务部门1.负责制定有关成本管理制度。
2.参与制定各项费用定额、储备定额。
3.参与制定内部计划价格和产品建议价格。
4.负责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标准成本指标的制定5.负责成本分析,参与成本预测、监督和考核。
6.负责成本的综合业务核算,监督生产费用开支,进行成本控制。
7.组织和指导子(分)公司开展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不断总结和推广降低成本方面的先进经验。
8.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对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进行修订。
(三)生产技术部门1.负责落实年、季、月的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组织合理调度,实现安全、均衡生产。
2.制定生产定额,提高工时利用率,减少停工、窝工浪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3.改革生产工艺过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协助销售部门对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进行盘点。
4.监督执行各种物资消耗、能源消耗定额,降低产品成本。
5.积极开展产品的加工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综合效益。
6.组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流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安全生产、降低产品成本,制订科学的技术组织管理措施。
(四)机电动力部门1.负责全部设备的管理。
按设备管理的规定,建立设备台账,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设备利用定额,详细登记每台设备的记录,实行牌板管理和动态管理。
2.编制设备更新、运转、维修、保养等计划,使各项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降低待修、节约维修保养费用。
3.制订动力消耗定额,加强用电管理,严格计量考核,消灭大马拉小车和空负荷运转现象,做好避峰填谷和转供电的收费工作,减少损失,节约用电。
4.制订各项配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参与编制配件采购计划,监督考核配件的验收、保管,逐步降低配件消耗,减少资金占用。
(五)人力资源和劳资社保部门1.组织编制劳动工资计划,制订劳动定额和劳动保护措施,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
2.优化劳动力结构,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
3.严格工资计划管理,明确工资开支范围,不得乱增开支渠道,控制工资总额。
4.编制劳动保护费用计划,节约劳动保护费用支出。
(六)物资供应部门1.负责材料成本的落实,树立供管结合,以管为主的思想,加强各种材料消耗的管理,在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消耗,节约材料成本。
2.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和各种物资的储备定额,严格按定额控制进货,合理储备。
3.合理优化物资的采购和运输渠道,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4.制订物资消耗定额,逐步扩大定额范围,严格按定额或限额发料。
5.组织回收复用,建立交旧领新、丢失赔偿等制度。
6.加强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七)销售部门1.编制销售计划,掌握市场动态,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新品种,做到产品适销对路。
2.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优质品率,提高经济效益。
3.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进行盘点。
4.负责货款回收,努力降低应收账款,降低销售费用。
(八)车间1.根据子(分)公司批准或下达的成本计划,编制各自生产消耗计划,并将生产消耗计划分解落实到所属班组,以保证子(分)公司成本费用和内部成本计划的完成。
2.根据子(分)公司有关成本核算的规定,正确及时地进行车间成本核算和成本报表的编制。
3.分析和检查生产消耗计划和班组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成本升降原因,不断采取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寻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4.组织班组成本管理,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定期进行生产消耗分析。
(九)班组1.根据车间下达的任务、计划和要求,结合班组生产特点,落实班组经济核算,将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工时利用与原材料、工具消耗等指标分解落实。
2.大力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组织员工监督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促进产量、质量、工时利用等指标的提高。
3.定期检查与总结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原因,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找差距,订措施,改进班组生产管理工作。
(十)其他部门都要围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本职工作,节约费用支出,为完成成本费用计划而努力。
第三章成本预测第九条成本预测是指根据成本特性、各种经济技术条件的相关数据和情况,结合发展前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集团公司(子、分公司)未来期间的一定产品,项目或方案的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进行预计和测算。
搞好成本预测,对集团公司(子、分公司)掌握未来成本发展变化方向,加强成本管理,妥善安排资金,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十条成本预测的步骤。
(一)确定预测对象和目标。
(二)收集、整理成本预测资料。
(三)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成本预测。
(四)分析、修正预测结果,提出最优方案。
第十一条成本预测的方法。
成本预测的方法一般分为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两大类。
预测时应根据预测对象的特点和预测的目的来选用,要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和定性预测方法并相互进行检验,做出必要的修正,最终确定成本预测值。
第十二条目标成本的预测。
目标成本是按集团公司(子、分公司)事先确定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成本管理工作达到的成本水平。
目标成本的预测是在综合考虑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新产品的数量、单价、税金和利润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成本预测。
通常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倒算法来确定产品目标成本。
其计算公司如下:目标总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税金-目标销售利润第四章成本计划第十三条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集团公司(子、分公司)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
是集团公司(子、分公司)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十四条成本计划的编制原则。
(一)应以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为基础,并有具体的操作作保证。
(二)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注意成本计划与成本核算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