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远洋案例分析

中国远洋案例分析


二、谨慎处理公开市场的资本运作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目前政府鼓励的民间资本募 集资金,在受益于资金来源渠道拓宽及资金获取量增加的同 时,公司也要承担对等的义务和责任,包括融资成本和被市 场监督的成本,这就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保持持续稳定的经营业绩和优秀的公司治理,树立良 好的口碑和正面的企业形象,才能与投资者互利共赢,达成 与市场良性循环的常态。
3.2.4 航油价格上涨等导致成本上升
2008年底以来的国际国内油价变化:
3.2.5 公司管理层的判断失误,盲目扩张
• 悲情2008: 2007年至2008年间,是航运业的黄金时期,2007年10月,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度突破11000点 干散货市场的爆发性增长,令中国远洋的管理层失去了对 市场的审慎判断。开始采取大规模扩张的政策: A.在船舶日租金的极高点,中国远洋签下200多条干散 货船的中长期租入合同。 B. 扩充船队,干散货业务从 2007 年的 419 艘(自有 202 艘,租入船217艘)到2008年的443艘(自有210艘,租入233 艘),导致后来船队臃肿,运力过剩。 C. 做多 FFA 远期合约。 2008 年, FFA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 失是52亿元,2008年航运业的行情掩盖了这一损失。
3.亏损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的措施
3.1 最近几年经营业绩
年份 2008 2009 2010 676096 2011 2012 1083036 -754129 净利润 (万元) -955916 1044886
净利润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1年净 利润亏损 104.49亿
2012年净 利润亏损 95.59亿
2013年3月29 日,中国远洋 股票被迫转为 中国A股市场 ST股
2013年4月10日,又 因“不符合恒生AH 指数系列”,被踢 出恒生AH成分股及 恒生A股500强指数
3.2.2 国际航运运价持续下跌
• 国际航运业运价“晴雨表”——BDI(波罗的海指数) 由几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Spot Rate)加权计算而成 ,反映的是即期市场的行情,因此,运费价格的高低会影 响到指数的涨跌 BDI越高 ,航运的价格就越高。 11440点 • 最近几年的BDI指数变化: 2008年5月
2.中国远洋巨亏事件——造就“A股巨亏王”
在2009年巨亏75.41亿元后,2010年中国远洋盈利 67.6亿元。但2011年亏损104.49亿元,2012年亏损 95.59亿元,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被称为“A股史上最 大亏损上市央企”,成为*ST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几年间,中国远洋的股价一路下跌,从高位时的每 股68.4元(2007年)跌落至每股3.44元(截止2013年5 月13日)。 2008年盈利上百亿的中国远洋,2011年、2012年却 连续两年亏损高达约二百亿元。从“盈利王”到“亏损 王”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III.
IV.
人物评价: 下属对他的印象是客气能干,业界评价也是经验丰富,管理能力突出。
中远的公司战略——“两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由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
比较激进的经营策略:
市场好的时候就大手笔造船、租船,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大手 笔削减船只 市场变化比较快的年份,亏损就比较多
简介
公司的业务架构
中国远洋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 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及集装箱租赁服务。
中国远洋年历表 中国远洋历年重大事件
于2000年3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编号: 1919) 200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 601919) 2007年7月,中国远洋控股股东中远集团荣登《财富》世 界500强 2009,2010两年入围“2009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全明星榜”,2009年巨亏75.41亿元,2010年中国盈利67.6 亿元 2011年,中国远洋亏损104.49亿元,成为“A股亏损王”, 被上交所实行风险警示 2011年下半年,中国远洋涉嫌拖欠租船费,两个月被扣三船 2012年,中国远洋亏损96亿元,并因连续两年亏损而“戴 帽”,成为年报披露后首家将被“*ST”的央企 2013年亏损仍在继续,中国远洋抛售资产获微利2.35亿元 实现扭亏,缓解被退市的风险,2014年艰难盈利3.63亿元
3.2.1 国际航运市场低迷
• 当时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处于经济周期 的下行。
• 对铁矿石(下游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煤炭(下行用电量 增幅回落)、水泥等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加上国际铁 矿巨头大量组建自有船球干散货市场为例
措施1、”断臂求生”
2013年,中远变卖资产 实属无奈之举,2014年3 月28日,中国远洋发布 2013年财报,该年归属 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35 亿元,实现扭亏。这次 关键的“扭亏”终于令 中国远洋避免了暂停退 市的尴尬。不过,中国 远洋扭亏的背后,是持 续一整年的资产抛售。
2.减少租约,裁减船队
公司管理层与公司战略
“船长”魏家福—功臣还是罪人 1998年11月就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 2013年7月1日,卸 任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留下巨额亏损的中远洋。 曾获得由《劳氏日报》和《亚洲海运》联合颁发的年度 “海运名人大奖”,由美国长滩港授予的“港口领航人”大 奖,由中国管理界媒体评选的“最具价值经理人”奖,由巴 拿马政府颁发的“巴拿马海运卓越大奖”,由比利时国王授 予的“莱奥波德二世国王勋章”。 2005年12月,魏家福总裁评为“2005CCTV中国年度经济 人物”,并被美国《商务周刊》评选为2005年度全球航运和 物流业行业领袖人物。2009年12月23日晚获评“十年商业领 袖”。 带领中国远洋先后于2005年、2007年在H股、A股上市, 漂亮的业绩以及一系列完美的资本运作,让上市旗舰及资本 平台这两大闪光点在中国远洋身上异常夺目
• 业务量的下降、运费的降低及汇率上升等因素必 然会导致主营业务下降 • 中国远洋最近几年的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收入(亿元)
1400 1200 1000 800 981.3 806.28 557.34 1149.68
600
400 200 0
689.08 720.57
营业总收入(亿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中国远洋2012年提前终止了一些租入船舶合同,这些 合同的冲减成本达到13.5亿元,这一冲减规模略大于2011 年水平,2011年中国远洋花了11亿元左右裁减高价租入 船。2013年中远继续裁减高价租入船队规模,与2012年 相比,2013年干散货船舶的租金成本继续减少30亿元。
3.减薪控制成本
在业绩低迷情况下,减薪成为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 中国远洋一名内部人士称,“个别岗位的薪酬降幅超过七 成,有些人只拿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这些大幅减薪酬的 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
外部环境恶化: 1、国际航运市场低迷,运力过剩,供求失衡。 2、贸易环境恶化,运价持续下跌。 3、汇率因素。 4、由于油价等因素,航运成本上升。 内部因素 5、管理层对市场的走向判断失误,盲目扩张,对风险防范 意识不足。 6、公司业务结构的单一化 7、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的落后与腐败现象的发生。
809点 2013年5月
3.2.3 汇率因素
远洋航运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航运企业的海外业务通常占比较大 目前海外远洋运输通常以美元结算,国内航运公司的的外币报 表在年末要折算为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必然会导 致公司报表上反映的收入减少 以2012年为例:
市场低迷、运价下降、汇率等对收入的影响
Thank You!
3.2.8 内部管理体制的落后与腐败现象的发生
中远系近来曝光的腐败案件: 1. 2011年,中远集团下属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原副总经 理宋军被控涉嫌贪污、受贿和妨害作证三项罪名 2. 2012年,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原总经理徐惠兴被控受贿 240余万元 3. 2013年7月12日,中远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大连远洋运输 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孟庆林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 4. 2013年11月7日晚间,*ST远洋发布公告证实徐敏杰已于 7日被相关部门调查,同时宣布公司董事徐敏杰因个人原 因已辞去董事职务,该辞任即当日生效。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但是,中国远洋的亏损相比于其同行,亏损更多。 说明除了外界环境因数以外,中国远洋的内部的管理 因素也是其出现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
那么中远巨额亏损的主 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3.2 中国远洋亏损原因
徐敏杰——中远内部腐败问题的一个引子
I. II. 1980年加入中远集团,2007年1月被任命为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副 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2011年起徐敏杰任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2年,担任 *ST远洋执行董事、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远洋物 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集集团副董事长等职。 2013年11月7日晚间中国远洋公告表示,公司于2013年11月7日接 到控股股东中远集团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徐敏杰正接受相关部门调 查。 仅2007年上半年,他一口气就签下了海南、福州以及江都三地码头 的合作协议,继续扩张中远太平洋的泊位网络。中远太平洋从马士 基、和记黄埔[0.81%]等竞争对手那里,抢到了35年的特许使用权, 从而把中远集团的触角延伸到世界航运的最关键基地之一地中海域
4. 总结和建议
一、掌握业务扩张的步伐和力度,关注规模、效益、发 展质量和风险匹配 中国远洋亏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公司对市场的估 计过于乐观,尤其是对经济周期的整体把握不准,过多 的资本投入超出自身能力掌控的范畴,同时又缺乏周期 性的对冲行业来平衡业绩波动,经营风险敞口较大。经 营业绩也说明某些国有企业在决策和运营中或多或少存 在“野蛮生长,粗放经营”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