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向pH=12的Ca(OH)2中不断加水,稀释Ca(OH)2,使碱性减弱,PH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会小于7,故A错误,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质量不断增大,故B正确,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由于温度不变,故同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产生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酸,故当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也相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3.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A.硝酸、硫酸铁B.硫酸、氯化铁C.盐酸、氯化铁D.盐酸、硫酸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氢氧化铁溶于硝酸,硫酸钡不容,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氢氧化铁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开始没有沉淀,当盐酸完全反应,再滴加氢氧化钡就生成沉淀,图像与事实相符,符合题意。
D、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与事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bg时,溶液中的含HCl、NaCl两种溶质C.滴至cg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dg时,溶液pH>7【答案】B【解析】【详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bg时,溶液中不含HCl,含有反应生成的NaCl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滴至cg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d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一定量 AgNO3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像应该是呈一条水平直线,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
铁过量时,得固体为铁、银、铜,所得滤液所含溶质只为生成的Fe(NO3)2,加铁粉为0的时候,溶质只有AgNO3和Cu(NO3)2两种,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至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B.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C.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 2的情况下产生O 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最终剩余的固体是铜,固体质量不能为0,不符合题意;B. 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 溶液,起始时只有水,水的pH=7,不符合题意;C.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2Mg 2HCl MgCl =H ++↑,322Al+6HCl=2AlCl 3H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6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产生的氢气多,当镁和铝过量时,因为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均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图像正确,符合题意;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 2的情况下产生O 2,有MnO 2的反应速率较快,但过氧化氢溶液完全相同,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也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某同学设计了下表中的三组实验,分别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线表示的是()甲 乙 ①银、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②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③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 氢氧化钠浓溶液 ④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银、锌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一开始就会产生氢气,所以①不能;向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所以②不能;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氯化铵再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所以③能用曲线表示;向生锈的铁钉加稀盐酸,氧化铁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和沉淀产生,铁再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④能用曲线表示;故选B。
8.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A.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B.分别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C.少量硫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D.常温下将足量的Na2CO3、块状CaCO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氨水易挥发,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氨水质量减小;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B. 硝酸钾溶解度所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加热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C. 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2S O SO 点燃,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D. 常温下将足量的Na 2CO 3、块状CaCO 3固体放入少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因为碳酸钠是粉末,碳酸钙是块状的,所以碳酸钠反应速率较快;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可知,每73份质量的氯化氢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加入的盐酸少量,盐酸完全反应,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所以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一样,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一样,符合题意。
故选D 。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向pH=12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加水稀释C .恒温下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人硝酸钾D.向一定量的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铁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则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碳酸钠反应完全后,氯化钠质量不变,再加人稀盐酸,增加了溶剂的质量,则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小。
A错误;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加水稀释,pH变小,但不会小于7。
B错误;C、恒温下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则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当溶液饱和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正确;D、铁与硫酸锌不发生反应,则溶液中没有铁元素。
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②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③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A.1个B.2个C.3个D.4【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应该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少,故原图错误,②由图可知,在图像开始的直线表示反应物未达到反应温度,不反应,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像中的上升直线表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减小,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图像中的第三条直线表示氯酸钾被反应完,反应停止,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原图正确;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即镁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大,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生成的氢气最少,即锌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小,故原图错误;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如果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的时候溶液中有氯化氢,使溶液会呈现酸性,pH值会小于7,随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慢慢的氯化氢在减少,溶液的pH会变大,当二者恰好反应后pH值为7,当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会变为碱性,pH值大于7,因此,曲线中没有纵坐标不变的一段,故原图错误,所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1种,故选A。